所在的位置: 史记 >> 史记简介 >>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点绛唇宋谢逸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交节。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半的意思。过去秋季常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处仲秋,所谓平分秋色是也。秋分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能够感到浓浓的秋意,要注意适时地增加衣物,避免着凉了。秋分三候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一候雷始收声。秋分正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雷是阳气的代表,雷始收声意味着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开始变冷,蛰居的小虫子们开始用泥土封闭自己的洞穴,以抵御寒气的侵袭。三候水始涸。进入秋季,北方地区降水开始明显减少。而秋分之后,南方地区在迎来最后一波台风降雨之后,也开始逐渐进入少雨季节。秋分习俗秋分时节,流传有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候南极、放风筝、竖鸡蛋等民俗。其中,最隆重的当属秋祭月这一传统习俗。秋祭月在古代,二分二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古有“秋暮夕月”之说,这里的夕月,就是祭拜月神。秋分时节,设下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如今的中秋节,实际上就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除了祭月之外,在古代的乡村社会,在秋分这一天还会设立秋社,祭祀土地神。吃秋菜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在岭南地区,秋分时节就有着“吃秋菜”的习俗。所谓的秋菜,实际上是一种岭南地区生长的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细长嫩绿,大概有巴掌长短。逢秋分这天,当地人会去采摘秋菜,回家后和鱼片一起熬成汤,称为“秋汤”。岭南地区有句民谚:“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送秋牛每到秋分,一些善言唱的民间艺人就会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唱些与丰收有关的吉祥话,并送上“秋牛图”。其图是把二开的红纸或者黄纸上,写上二十四节气,并画上农夫牛耕的画面。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候南极古代还有着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史记·历书》有“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的说法。在北半球,南极星一年之内只有秋分前后才能见到一次。古代统治者认为南极星的出现是一种祥瑞,意味着天下太平。所以皇帝们会在秋分这天的早晨,带领文武百官去南郊迎接南极星,逐渐就形成了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有很多地方都会做“竖鸡蛋”试验。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不少人会趁着好天气,走出家门,放飞风筝。秋分养生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此时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使肌体保持“阴平阳秘”。在饮食上,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精神调养方面,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如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练健身操等。免责声明:1、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