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孙子兵法》的著名格言。而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无疑也是让人耳熟能详的事,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模仿他们的时候,却是相反的结局呢?比如文禄庆长之役的时候,朝鲜将领申砬也用背水一战用来对抗日军,但基本上全军覆没。那么,为什么只有项羽和韩信置之死地而后生呢?难道《孙子兵法》的这句话,只有超级战术家才能实现吗?
▲项羽破釜沉舟
提起巨鹿之战,大家都会想起项羽以一敌十,大破秦军40万。这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胜利都不过。不过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吗?首先,我们要明白秦军40万说法出自何处?按《汉纪》作者苟悦记载:宋义与项羽等将领有五万军队,抵抗秦军三将军。当项羽与王离大战的时候,秦军有四十万精兵。可《汉纪》基本上是现抄《史记·项羽本纪》。而史记原文并没有留下秦军军队数量的记载。而按照《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项羽过河之后是先打败章邯保护粮道的部队,之后进攻王离,并且诸侯联军也参与作战。所以,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显然不是四五万楚军破四十万秦军。第一,楚军外还有联军,第二,秦军未必真有四十万,而且项羽一开始面对的也只是章邯保护粮道的部队。
▲点击看大图
历史记载虽然没有章邯军具体数量的记载,但当时刘邦从另一路进攻关中,引起了章邯的警惕。可由于章邯军队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军队筑甬道负责运粮给王离,其他军队作为预备队在棘原用来支援运粮的军队,所以章邯命令王离分兵去进攻刘邦。这从侧面证明了章邯军数量并不多,无法再次分兵了。
如果从会战层面分析的话,项羽先派前锋部队过河数次击败甬道秦军,成功引诱章邯在棘原的军队过来,同时诸侯军阻击王离军,使得项羽军可以安心的对抗章邯,并将其击败。之后楚军和诸侯军围攻王离。所以项羽的过河和破釜沉舟,是转折点,但不是过河就赢了。之所以会产生项羽过河之后直接赢了的错觉,是因为《项羽本纪》记载,过河之后,九战擒王离。但按照《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击败秦军和俘虏王离,双方相差一个月。所以双方还进行了长时间的对抗,最后在诸侯联军的配合之下,项羽才最终击败秦军。这也是项羽之后大封诸侯的原因。
所以,项羽破釜沉舟之所以能成功,主要两个原因:一是队友没有像《项羽本纪》里写得那么没用,而是帮助项羽抵消了秦军大量的战斗力量;二是章邯军队一分为二,兵力不集中,给项羽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还有个重要角色,在《项羽本纪》里没出场,那就是刘邦。当时刘邦军从砀郡出发,收编陈胜和项梁的败军,击败了黄河南岸的秦军。刘邦掌握了黄河天险后,两次攻打昌邑,使得负责保卫秦军运输线的章邯军把布防的重点放在了南边,对着白马津的方向,而忽略平原津一线防御,同时也吸引了秦军王离部的兵力。所以,虽然楚军本身本身兵力是四五万,但他们面对的并不是几十万的秦军整体,而且此战中,刘邦和其他诸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信背水
说完了项羽,接下来说一下韩信。韩信背水一战的故事大家也都非常熟悉。按照通常说法,韩信背水列阵,之后赵国派数量在他的之上的军队攻打他,韩信由于背水的原因,抗住了赵国的进攻,之后早已埋伏好的汉军骑兵在交战的时候,偷袭赵军军营。赵军一看大营被占,士气低落,韩信乘机进攻大败赵军。但这一段出自《史记·淮阴候韩信》,单看这一段,确实会认为攻赵全是韩信的功劳,但是根据《史记·傅靳剻成列传》可以看出,攻赵之战刘邦也参与,并且连战连胜打下赵国很多地方,赵国首都都被刘邦攻下。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刘邦搞了声东击西,让韩信吸引赵军的同时,自己率领一部进攻赵国其他地区。
所以从战役层面上看,刘邦在赵国连战连胜。赵国调集大量援军用来防御刘邦,但是仍然抵挡不住,最后只有命令防御韩信的赵军出击,以便其击败韩信,以便来回援赵国。这是背水一战之前的大背景,而韩信巧妙利用赵军急于出战的心理,成功引诱并击败了赵军。所以韩信背水一战,其实和项羽差不多。
▲结语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项羽韩信的置之死地,其实是通过友军的奋战与配合,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战略态势和可乘之机。双方的实力差距,可以通过优秀的指挥能力和旺盛的士气来弥补,所以才会有项羽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一战。但如果没有友军的奋战与配合,就算有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做士气加成,就算有项羽和韩信的超强指挥,也未必能击败敌人。但我们也不能说《史记》故意抹杀刘邦的功劳。毕竟个人传记下的一场宏大战役,其视角很可能是片面的,无法反映整场战役的全貌。单看一个人的传记,其他战场主角的作用和事迹很容易被读者漠视,享受从男主角沦为男配角的待遇……
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孙子也只是建议置之死地,激发士气,而不是真的去寻死……至于抗日援朝期间的朝鲜将领申砬,选择了不利于骑兵冲锋的地形,以数千军队面对两倍日军,周围还没有其他友军配合。这种双方实力差距太大,靠置之死地提升士气这样的手段,是无法弥补的。毕竟精神原子弹,也只是精神层面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微漫烟叶,任何媒体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