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专门讨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古体小说”,即主要著录于子部小说类的非白话小说,力避西人观念影响下的现代小说观念,从“古体小说”这一中国传统文类出发,考察古人相关认识的变化,对其特性和内涵的框定及流变,还原历史实相,颇多创新之处。
目录
序/巩本栋
厘清古代小说观念,完善小说研究标准(代绪论)
第一章层累的迷雾
——小说起源辨正
第一节神话非小说之起源
第二节诸子寓言非小说之起源
第三节先秦小说的面貌与特征
第二章错位中的生长
——秦汉时期小说学的初建
第一节“小道”与“可观”之辞
——汉代小说学的建立
第二节子史的错位与游移
——小说观念形成初期的再思考
第三章新变的萌发
——魏晋时期的小说发展
第一节“俳优小说”
——小说称谓的第一次泛化
第二节实录与虚构
——史书的创新与小说的坚守
第四章禁锢与破窠
——南北朝时期的小说流变
第一节南北朝时期小说观念
第二节刘宋时期对魏晋小说观念的接受
——以《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小说为例
第三节以史证小说的尝试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
第四节萧齐时期文论中的小说观念
——《文心雕龙》小说观念辨析
第五节禁锢与破窠
——阮孝绪《七录》小说观念的二重性
第六节《文选》不录小说辨
第七节重论殷芸《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杂传对小说文体流变的影响
第五章巨变前夜的沉寂
——唐人小说观念的最终确立与衍化
第一节《隋书·经籍志》与唐人小说观念的最终确立
第二节援子入史的误读与误判
——刘知幾《史通》“小说”辨
第三节唐人注疏与小说认知
——以《史记》“索隐”“正义”和《文选》李善注为例
第四节后《隋书·经籍志》时期的唐代小说观念
第五节唐人小说观念在域外的传播
——以《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为例
第六章叙事之花的绽放
——宋人对汉唐小说观念的突破
第一节宋人对唐人小说之学的重建
第二节唐传奇名实辨
第三节宋人对小说观念的接受
——以杜诗赵次公注引小说为例
第四节宋代小说指称的进一步泛化与研究方法
——“牛郎织女”非殷芸《小说》佚文考
第七章明清古体小说观念的学术旨归
第一节明代古体小说观念的持续开拓
——以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为例
第二节清代古体小说观念的汉唐之风
——以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例
结论与馀论
附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小说书考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
巩本栋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步伐,中国学术乃至整个东亚学术都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学科越分越细,文学研究的观念越来越清晰,文学的抒情、虚构和形象性等特点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这给文学研究带来的进步是十分重大的。
《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然而,当西学体系的“纯文学”取代了“杂文学”,西学的方法取代了传统学术的方法,中国文学原本具有的特点被有意无意地遮蔽起来,很多作品从文学中被排除出去,文学研究的领域也愈益缩小了。
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也不例外,贯穿着一部小说史的,似乎就只是魏晋的志怪、志人,唐代的传奇,宋元话本和明清的章回小说。这当然不完全符合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的实际。如何回到中国语境下的古代文学研究,当然也包括回到中国语境下的小说史研究,实已成为当下中国古代文学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郝敬博士的这部书,可以说正是一部从小说观念的演变入手、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努力推动中国小说史研究回归中国语境的力作。
所谓回归中国语境,就古代小说研究而言,就是要从小说创作发展的实际而不是从现代西方的小说概念出发,重新检讨现存全部小说文献,从而更准确地描述和探索小说发展演进的脉络及其主客观原因,归纳和总结小说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外延的变化,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小说史研究体系。
回归中国语境,此书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清晰的古代小说观念的发展路线。作者认为,汉代是小说观念形成的初期,班固在刘向、刘歆《七略》基础上撰成的《汉书·艺文志》,创建了古小说的初步理论体系。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在这个体系中,以言说理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小道”是核心的判定标准,而其创作的来源、传播方式等,又是后代小说创作文学性的萌芽。
魏晋南北朝和唐代,虽然杂传和传奇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南朝梁殷芸把杂传编入小说的做法、唐人对汉代以来小说传播方式的认可,都意义重大,但在观念上大致还是延续了汉代以来对小说的传统认识,记事、记言类小说的著录,在《隋书·经籍志》中仍占主体地位。
小说观念的历史性变革出现在北宋,《崇文总目》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小说的类别和数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就是叙事性的杂传和传奇被归入小说范畴,由此开启了传统小说观念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
而明人胡应麟一方面将唐宋人的小说观念加以细化,另一方面又把小说的范围不断扩大了。至清代纪昀才又厘定明人在观念上的一些误区,把小说分为杂事、异闻和琐语三类,有意识地将已经漫衍无归的小说观念正本清源,重又回向汉唐小说观念。这似乎很保守,然实际上却为古体小说与通俗小说在近代的区分从理论上作了准备。
回归中国语境,此书又对中国小说史上的许多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