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受宫刑的原因是不是就只因为“沮贰师”与“诬上”呢?还不是,还有更长远、更为汉武帝难以说出的原因,这就是司马迁的写《史记》。《史记》中有许多进步的,但是不能为当时所容的观点,如肯定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同情汉朝酷吏统治下爆发的农民起义,不为汉朝统治者歌功颂德,敢于褫(chǐ)去他们借以吓人的神圣外衣等。
司马迁剧照司马迁有一种“不虚美、不隐恶”,敢于坚持实理,敢于秉笔直书的精神,他批判了汉帝国的黑暗面,揭穿了当时那些“圣君贤相”们的种种隐私,表现了他对当时那种儒学装点下的酷吏政治的反感,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不能被汉武帝以及他所宠用的那些将相们所容的。
司马迁话剧剧照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怒削而去之,后坐举李陵降匈奴,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卫宏《汉书旧仪注》也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文字略同,可能即来自《西京杂记》。《三国志·王肃传》也有记载:“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已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后汉书·班彪传》载班彪《史记后传略论》曾说:“其论述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这意思说白了就是司马迁这个太耿直,不虚伪,不会“办事”等等,这些都是汉、魏时人的看法,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原来所谓李陵事件,只不过是被汉武帝抓住的一个借口而已。所谓“沮贰师”与“诬上”,还只是碰到了汉武帝的部分问题,而写《史记》则是涉及到了汉朝统治集团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机会碰巧了,宿怨新愆一齐发作,于是最高统治者就下了毒手。
汉武帝剧照不过话又说回来,汉武帝第一次既然怒不可遏地处司马迁以严刑,为什么又要让他当中书令呢?中书令任职于宫中,它虽然不像班固所说的那么“尊宠任职”,但也绝不像司马迁自己所说的是“为扫除之隶”。他为皇帝掌管文书,起草诏令,位置还是相当重要的。汉武帝为什么偏要把一个被他惩罚了的人放在身边,难道他就不就心什么吗?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一、强大的封建帝国正处于极盛时期,统治巩固,不怕一个小文人造反;
二、司马迁两世史官,负有一定声名,处以宫刑,警告他要老实点,再示优遇,可以显示雄主的旷大之怀;
三、司马迁富有才华,可供驱使,受过宫刑,正合出入禁苑,两者兼备的人正自难找;
四、放在身边,便于监督考察,这恐怕又是汉武帝为其他一切孱弱皇帝所永远不可企及的一种“雄才大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