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的四大辩论和三大辩手八卦史记1

北京哪些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李大嘴大嘴读史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因为校址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展开的。稷下学宫最兴盛的时候,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荀子更是三次出任校长(祭酒)。

齐威王对稷下学宫很是支持,封了76位学者为“上大夫”,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任职而论国事”。

在稷下学宫,来自诸子百家的学者聚集一堂,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有四大辩论。

1、王霸之辩

关于由乱到治是实行王道还是霸道的问题。

孟子观点:重王道,轻霸道。

荀子观点:王霸兼容,以王道为本。

管仲学派观点:王霸并举,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义利之辩

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孟子观点:义大于利,“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得兼”。

荀子观点:先义后利,“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管仲学派观点:义利并重“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

3、天人之辩

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

孟子观点:天道最大,天人合一,唯心主义。

荀子观点:天行有常,人是天下最珍贵的,唯物主义。

管仲学派观点:天人相交相用,互相影响,唯物主义。

4、人性善恶之辩

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观点: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的。

告子观点: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荀子观点:性恶论,人性是恶的,这种恶的人性,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注重对“人性”的改造,就可以做出善的行为。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内容还很多,比如攻伐寝兵之辩、名实之辩、世界本原之辩等。

在稷下学宫,集合了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等一大批学者。

这些人当中,有的专注于学术研究,有的把学术和政治结合在一起,还有的则务虚谈玄,斗嘴诡辩,将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到尽致。

第三类人当中最能说的有三个人,堪称稷下学宫“三大辩手”。

——田骈,齐国人,人称“天口骈”,道家人物。

——儿说,宋国人,人称“齐貌辩”,名家学者。

——邹衍,齐国人,人称“谈天衍”,阴阳家代表人物。

其实,大嘴觉得,学以致用才是最有价值,为辩而辩,很容易误入歧途,也没啥用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