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点很微小的工作,把散落在《史记》各处的刘邦说的话统计了一番,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发现,刘邦很少自称朕,甚至很少自称寡人,这或许跟他出身于平民有关,又或许跟他性格洒脱有关,那么,他平常都如何称呼自己呢?
①我。
在《史记》中留下的不到句话中,涉及到自称时,刘邦竟然有20多次自称「我」的时候,如果我没有统计错,刘邦应当是前后共26次以「我」自称,典型如「则幸分我一杯羹」、「多多益善,何为我为擒?」
统计发现,刘邦自称「我」时,既有跟敌方交谈时以「我」称己方或自身时,也有跟下属、亲信、爱人等交流时称自己的时候,还有自言自语时,也会用到「我」来称呼自己。
②吾。
这应当是刘邦最常用到的自称词了,在我所搜罗的数据中,一共出现了53次之多,是「我」的2倍。
典型的如「吾翁即若翁」、「吾宁斗志,不能斗力」、「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跟「我」类似,刘邦自称「吾」时,也涉及到跟敌方、跟自己人或自言自语等三个主要场合,但与「我」不同的是,刘邦自称「吾」,指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果用「我」,还有可能是「我们」、「咱们」的意思。
③臣。
刘邦以「臣」自称时,统共只出现三次,一次是鸿门宴前,项伯来访;一次是鸿门宴开始时,刘邦向项羽表忠心;一次是刘邦在宫中摆酒,和太上皇对话。
原本,刘邦和项羽是并肩作战的同僚,他不应当自称「臣」,但为了取得项伯和项羽的信任,他只能委曲求全,自称「臣」,这个「臣」,绝非真心实意的。
刘邦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并未能很好地处理跟父亲的关系。
按理说,他父亲始终是他父亲,他在他父亲面前,始终是小辈,所以他五日一朝父亲,一点错都没有,但做儿子的他,是大汉天子,而他的父亲,是大汉臣民,君王朝见臣民,怎么看怎么不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入了「太上皇」的称呼。
④朕。
刘邦自称「朕」时,比自称「臣」的次数还少,一共也才两次,都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皇帝身份。
一次是在洛阳南宫,和群臣探讨天下兴亡道理时,刘邦先开腔,为了表示郑重,他先说了一句「列侯无敢隐朕」,通过「朕」的自称,来使讨论显得庄重。
一次是回到故乡,和父老乡亲谈到免税免徭役的时候,用「朕」来自称,来表明他认真的态度,而非一句无谓的戏言,他说,「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连用两个「朕」字,更显示出他对此事的重视。
⑤寡人。
刘邦自称「寡人」,只有一次,而且不是平常交流,而是书面,即他为义帝发丧后,发使告诉其他诸侯,他刘邦要起兵诛杀项羽时,他之所以用「寡人」自称,主要是为了突出他汉王的身份,显得正式。
⑥某。
统共出现两次,都是跟他父亲刘太公对话时使用的。
⑦而公、乃公。
「而」通「尔」,是第二人称,如李白诗「与尔同销万古愁」。
「乃」也通常做第二人称用,如路由诗「家祭无忘告乃翁」。
「公」一般是对别人的敬称,如龚自珍诗「我劝天公重抖擞」,即以「公」来称呼天,以示对天的尊敬。若是用「公」来自称,则是在开伦理的玩笑了,指自己高别人一到两辈,如果硬要翻译,则是「你爸爸我……」、「你爷爷我……」的意思。
整部《史记》中,刘邦一共用了两次「而公」、一次「乃公」,使用对象分别是郦食其(背地里)、刘盈(刘盈未必在场)和陆贾(当面),对陆贾使用「乃公」时,直接遭到了陆贾的回怼。
看来,即便你贵为皇帝,随便开伦理的玩笑,也会被怼的,所以呢,刘邦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做人呢,还是不要随便开伦理的玩笑。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外戚世家》、《史记·楚元王世家》、《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黥布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张丞相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史记·万石张叔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