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秦帝国》到《三国演义》,从《大明王朝》到《雍正王朝》,对于影视作品,大家的常规印象是,中国导演总喜欢拍历史题材的作品。仿佛我们只能以历史剧来反映当下、思考当下。我们为什么总爱回望历史呢?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一部部历史典籍之于中国文化体系的意义,就像《圣经》之于西方文明的意义。
中国人的“圣经”,非《史记》莫属。从古至今,无数社会精英、文化名家都对它推崇备至
小编今天就来说说在《史记》中这五大名言警句。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能做好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能对一件事讲得十分透彻有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理论和实践有时是脱节的。比如说一位好作家不一定掌握写作理论,一位理论丰富的批评家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一位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把别人教好。所以,在做事情时,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擅长的部分做到最好,正所谓“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
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
兵家常说:做大事,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因眼前小利迷了双眼,乱了方向。一时的牺牲,一处的放弃,并不是全盘皆输,而是赢来最终成功的可能。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轻飘的羽毛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堆很轻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
众人的言论十分强大,足以混淆视听;毁谤发生多次,足以将一个人毁灭。人言可畏,强大的舆论能美化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判断,舆论不一定可靠,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在你没有全面和充分了解时,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人言苦口良药,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一个人能不能正确地分辨好话和奉承话,能否正确听好话,产生的结果迥然不同,大家都熟知“逆耳之言利于行”的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从不中听的话里汲取对工作、对自身修养有益的成分。
对于别人的称赞、表扬,一定要头脑清醒,切不可陶醉其中、妄自尊大、沾沾自喜,从而不能正确估价自己。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大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学习和体悟的人,都会知道历代先贤们对于德的重视和强调。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们在入世的同时,绝不能放松自身品德的修炼,宁可德高而位卑,也不要德低而位尊。就好比一张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分量,但非得给它放上50斤的重量,那这个桌子怎么样?
当然以上只是《史记》说明的一小部分,《史记》一整套四本书只要元。对很多朋友来说,元可能只能买两张电影票应付一顿饭。娱乐之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但在这里,买一套书可以让你受益终生,提高的你对历史的了解,而且老少皆宜,为什么不呢?
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