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

司马光(~)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其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元人胡三省评价“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可谓至公至允之语。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谥文正,仅从“实”、“迂”、“正”三个字,就会对他的秉性人格有个大概的了解与认识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史家,司马光理应对历史事件、人物毫无隐讳地秉笔直书。司马迁《史记》有谤书之评,司马光《资治通鉴》却没有,这是因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使用了许多的春秋笔法。

如何忠实地记述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生平,是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弑兄杀弟逼父的李世民给宋代史家留下了一个大难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是如何应对这些难题的呢?

做为史学家,司马光在既尊重事实,追求客观真实的同时还有遵循“为尊者讳”的著史原则。司马迁著《史记》被处宫刑后,史家间就形成了默契——对于在历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不但不能曝光他们的一些所谓污点,还要多从正面记载和评价其历史功绩,自觉自愿地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写的虽然是死人,却是给活人看的,饱读史书的司马光自然比任何人都明白其中厉害。

首先,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的“玄武门事变”如何记载和解释,就是司马光无法回避的事情。司马光不敢公然指责唐太宗抢班夺权,也不能埋怨唐高祖昏庸无能。斟酌再三,他写了一段饶有意味的文字:“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

既不是李世民的错,也不是李渊的错,那错的只能是李建成这个倒霉鬼了。为了自圆其说,司马光在祭出了“立嫡以长”礼法的同时又提出了“功”的标准: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出自传统礼法,这没有错;李世民也获得太子身份,则是因为劳苦功高。

表面上看,司马光的解释天衣无缝,但是他却刻意回避了李世民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太子之位的,不注重过程,只重结果,许多历史著名人物都是这样做事的,司马光也不能免俗。

其实,在李渊和李世民之外找一个替罪羊来承担“玄武门事变”的责任,是宋代史家的一致认识。司马光率先将过错归咎于李建成,其他人只好另辟蹊径,一番搜检后,名臣杜如晦成了责任人,述其状云:“究其兄弟之争,始由如晦与建成家人争道有隙,稔成其祸。至于同气被诛,高祖见逼,其事皆出于如晦。”

其次,李渊、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如何处理,又令司马光大感头疼。李渊的儿子孙子被另一个儿子残忍杀害,李渊会无动于衷吗?这个问题,吃瓜群众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但在司马光看来,李渊李世民父子间绝不能发生冲突,这可是事涉君臣父子间的伦常大问题。所以,后人看到《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就变成了:事变发生后,李渊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悲愤,甚至立即当众表态说,世民接班是我的夙愿。

李二则伏在父亲脚前痛哭流涕,好一幅父慈子孝的温馨画面。这样的画面,在时隔一百多年后,李隆基、李亨父子间又发生了一回。

尼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只能感慨历史真的会重现!

明君李世民做的没屁眼事情,事隔数百年后司马光不得不替他粉饰。《资治通鉴》中故意出现一些看似错乱的的编排,其实就是老实人动了心思。不知司马光捻断了多少根白胡子,才完成了兼顾李世民“圣君”的形象和历史的真实性的文字。

司马君实在《进资治通鉴表》中告诉神宗:“……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讲得的确是实情,这种给皇帝擦干净屁股上屎的事情太劳神费力了。幸亏司马光没有写赵宋一朝的历史,否则老头非得愁死不可。

既然读历史,《资治通鉴》一定是绕不开的一本书!

作为中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地位极高。

从北宋到清朝,《资治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的必学课本,

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

因为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还有对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既分析人物的品德善恶,又评述管理政策得失,

“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讲操作”,一看就会!

据说朱元璋就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

康熙、乾隆也从这本书学习治国之道,还亲笔写下读书笔记流传后世。

今天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都出自《资治通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整部《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展现了16个朝代年的历史,

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代君臣成败之事等方方面面,

可以说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

现代人读《资治通鉴》,除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其中的管理智慧,提升领导力。

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有点吃力的,因此小编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版《资治通鉴》。

清代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读资治通鉴,就像看高人下棋。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棋谱。我们看多了,自会下棋了。

《资治通鉴》正是一盘智慧的棋局,打开你的历史视野,开悟你的思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