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成语故事之三疲于奔命吴国和

吴文化成语故事之三“疲于奔命”

——吴国和楚国相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子重、子反和申公巫臣都是楚国楚庄王时的重要的大臣。巫臣得罪了子重,后来又得罪了子反,逃到了和楚国争霸的晋国。子反、子重对巫臣十分怨恨。等到楚共王即位,子反、子重依仗楚共王的支持,对在楚国的巫臣家族进行报复。子重,子反杀了巫臣的族人,并且瓜分他们的家产。巫臣知道了后,又伤心又愤狠,他从晋国写信给子反、子重两个人,说:“你们用邪恶贪婪事奉国君,杀了很多无罪的人,我一定要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这时候,楚国一方面和晋国在争夺霸主地位,一方面又和他东面的邻国吴国矛盾。楚国欺负弱小的吴国,抢占它的土地和财产,引起吴国的反抗。

王寿梦二年(前),巫臣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向晋景公献策,用吴国来骚扰和打击楚国,他请求出使到吴国去,执行此策略。晋景公允许了。巫臣到吴国得到了吴王寿梦的赏识,于是巫臣就使吴国和晋国通好。他带领了楚国的三十辆兵车到吴国做教练,留下十五辆给吴国。还送给吴国射手和御者,教吴国人使用兵车,教他们安排战阵,教他们进攻楚国。巫臣又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那里,让他在吴国做外交官。

吴国开始进攻楚国、进攻巢国、进攻徐国,子重奉命奔驰迎战、救援。吴军又进入州来,子重从郑国奉命赶去救援。子重、子反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之中七次奉命奔驰以抵御吴军。但吴军越战越勇,蛮夷属于楚国的,吴国全部加以占取,因此吴国开始强大,吴国和中原诸国相通交往。

以上史实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记载。在《左传·成公七年》也有记述,其中有写道巫臣所说的:“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后来就成为一句有名的成语“疲于奔命”。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