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出自《史记》中的乐毅列传,讲述的是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乐毅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军队一举破齐的故事。乐毅是乐羊的后代,乐羊曾在魏文侯驾前当将军,因为有功,魏文侯把灵寿邑封给了他。从此,乐羊的子孙后代也就在那里住了下来。乐毅很能干,喜好兵法,在赵国做官。后来赵国发生了沙丘宫事变,乐毅便离开了赵国到了魏国。又听说燕昭王到处招募贤士人才,乐毅便以魏昭王使者的身份到了燕国了,并留在了燕国。燕昭王封他为亚卿。这时齐国的很强大,先后打败了楚国和赵、魏联军,接着又联合韩、魏两国进攻秦国,又帮着赵国灭掉了中山国和宋国,把齐国的地盘扩大了一千多里。但是齐湣王骄傲自大,齐国的百姓都无法忍受他的统治。这时候燕昭王就问乐毅,能不能趁势攻打齐国。乐毅说:“现在齐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实力强大,单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攻打它,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您一定想要伐齐,最好是和赵国、魏国、楚国联合起来。”于是燕昭王就派乐毅去联合赵惠文王,同时又派人分别到楚国、魏国、秦国,劝说三国参加联盟。由于当时各国都被齐国攻打过,所以都愿意和燕国联合起来对付齐国。燕昭王立即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帅全国军队,赵惠文王把赵国的相印也授予了乐毅。于是乐毅一并统领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开始讨伐齐国,不久联军就在济水以西打败了齐军的主力。后来其他几国的军队都相继撤回去了,只有乐毅带领的燕军则渡过济水继续向东追杀,一直打到了齐国的首都临菑。燕昭王十分高兴,他亲自到济水边上慰劳部队,犒赏士兵,并把昌国封给乐毅做领地,称乐毅为昌国君。让乐毅留下来继续攻取齐国。乐毅在齐国继续作战五年,攻下的城池共有七十多座,就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城邑了。这时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燕惠王继位。燕惠王当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不满。等到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知道了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派人到燕国施行反间计,他们挑拨说:“齐国就剩下两座城了,为什么不能及早地攻下来呢?这是乐毅故意留下的,使他有理由继续留在齐国,等机会做齐王。”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了,再听了齐国的这种挑拨,于是立即派了骑劫前去替换乐毅。乐毅怕回国被杀,于是就投奔了赵国。赵国把观津封给了乐毅,称他为望诸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