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熬过的千山万水

牢外一声吆喝:“想好了吗?”“想好了,我选择腐刑。”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他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烛照千古。他既能高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豪迈地走来,也能低吟“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悲壮地远去。他史学渊博,爱国爱民,后半生卷在政治旋涡中。他遭受迫害,精神受到严重摧残,但始终坚定、执著地完成使命。他目光如炬,深邃犀利,《史记》超越时代,穿透历史,高瞻远瞩,令人感佩不已。他是梁启超笔下的“史界造物主”,他是郭沫若笔下的“文章旷代雄”,他是翦伯赞笔下的“开山祖师”。他就是司马迁(公元前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司马迁的世界,感受他的千山万水。一、司马迁的一生10岁,司马迁随父亲来到长安,拜师孔子的后人,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加之名师指导,小小的年纪,就显露出史学的天赋。父亲司马谈对他寄予了厚望。这个时候,正是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良好的教育与伟大的时代,是司马迁的幸运。20岁,司马迁开始全国漫游,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为写《史记》做实地考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35岁,公元前年,父亲病重,将修史重任交给了司马迁,司马迁俯首流涕,临危受命,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46岁,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便勃然大怒,将司马迁下了监狱。在酷吏的折磨下,司马迁几乎断送了性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想到未完成的使命,司马迁忍辱负重,接受腐刑。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身遭大难时写出来的,我一定能完成毕生的使命!这是一股多么伟大的勇气!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自我鼓励!忍着不死,只是因为大事未完!目的只有一个,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司马迁在酷刑下活了下来,并坚定信念,誓要完成此书。50岁,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遇赦出狱,任中书令。依然奋笔疾书,笔耕不辍。公元前91年,历经18年,《史记》终于完成。《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95年)共多年的历史,篇,52万余字。《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汉代杨雄是赞扬司马迁实录精神的第一人。清代章学诚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没有《史记》,上古到秦的这段历史就永远谈不上可考与研究。没有《史记》,长平之战、巨鹿之战、背水一战、诸吕之变、汉匈系列战等等口碑之战,都不会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没有《史记》,整个汉初波云诡谲的历史,根本不会流传到今天。历史是会说话的,有的人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司马迁穷尽毕生精力做了一件事,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故事惊人的相似,医院顾方舟——脊髓灰质炎之父,舍己幼,为人之幼。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载着新中国的孩子,度过病毒的劫难。二、顾方舟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他暗下决心,克服千难万险也要完成任务。年,脊髓灰质炎病毒被成功分离出来,除去艰苦的试验条件外,采用死病毒疫苗还是减毒活病毒疫苗,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顾方舟分析,若用死疫苗,虽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国内无力生产;若用活疫苗,成本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得回国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根据我国国情,只能走活疫苗路线。顾方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国不能走死疫苗技术路线,要走活疫苗技术路线。年12月,顾方舟亲试疫苗顾方舟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过去后,顾方舟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不过,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望着已经进展至此的科研,顾方舟咬了咬牙,决定舍子试疫苗,拿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做试验。试验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年12月,首批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敏锐地意识到,为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怎样才能制造出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年,顾方舟和研究团队一起成功改进剂型,将脊灰疫苗做成一枚枚固体糖丸。糖丸,就完全是顾方舟等人的原创,是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中国版本。这种剂型的改进,是中国消灭脊灰之路的独特创举。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自此之后,糖丸疫苗陪伴了几代中国人。年,时年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年1月,顾方舟在生命最后留下两句话:“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妻子李以莞给他的挽联上写的是:“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这样评价顾方舟,他是协和医学院的顾方舟,是医科院的顾方舟,是国家的顾方舟,是人类的顾方舟。他的功劳和成就,确实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子孙。结语:一个人真性真情地喜欢一件事,打磨一件事,那这件事亦会慢慢演变成我们的事业。人生面对无数的选择,与其在不断的选择中蹉跎人生,还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瞄准目标不动摇,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好一件事。一生只做一件事,承载住岁月的磨难,孤独而勇敢地坚持着。司马迁,顾方舟,一生一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