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在历史上绝对是个英雄,看《史记·项羽本纪》,感觉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一定真替项羽着急,他一时坚定,一时游移;一时雷霆手段,一时妇人之仁;一时信任无比,一时又反复多疑……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里,字数并不算多,但是有三个关键点,能看出他为项羽惋惜,各位看出来了吗?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叔父项梁曾为此发怒,项羽则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史记·项羽本纪》)。看,根据《史记》里的记载,项羽小时候,应该是个不太爱学习,多少有点好高骛远的小孩儿,他想学的是能抵挡万人的本领。就是这个小孩,当大秦始皇帝率队浩浩荡荡地游会稽、渡浙江之时,项羽竟有此语:“彼可取而代也。”这声音,回荡在秦时萧瑟的风里,也沉睡在历史深处。今天再来听这句话,想想乌江畔自刎的英雄,竟有几分悲凉。“那个人,我可以代替他。”这句话略显狂妄,但是并不夸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道:“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秦末天下众诸侯中,如此雷霆万钧,威风八面,唯项羽一人而已。此时他年仅二十五岁。项羽的高光时刻开始了,如果他是一只股票,应该一路走高,直到多个涨停。然而,顺着历史的脉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性格立体的英雄。在破秦以后,有人劝他:“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而项羽面对已成废墟的大秦王宫,想到这个不可一世号称万世之基的大秦帝国,从称帝到灭亡,也只有十五年时间,就在一片呼啸中灰飞烟灭,遂不容分辩地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第一个死穴,人生第一个大机遇来临而不善把握。司马迁笔下的项羽,说取得富贵如果不能回到故乡,就像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里出游,没人能看到。这个回答,怎么看都有点端着金饭碗当痰盂的感觉。他终于轻飘飘地错过了他毕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当然,司马迁给项羽找了不称王的理由:年轻的项羽还是派人请示怀王,怀王当然希望按照之前的约定行事,所以项王尊称楚怀王为义帝。他对众将说,义帝虽然没有功劳,也应该分给他土地,尊他为王。众将都说好,由此看来,项羽此时并没有一统天下自己做皇帝,而是崇尚先秦的诸侯分封,于是便封了十八个诸侯王。他自立为西楚霸王,辖九郡,定都彭城。项羽和范增怀疑刘邦有取天下之心。给刘邦封了汉王,也分了土地,只不过分的是巴、蜀二郡,那里道路奇险,秦朝放逐的人都居住在蜀地。西楚霸王的封号透出了帝王的霸气,项羽应该是想当皇帝的,但是他并没有取楚怀王而代之,小小年纪想代替始皇帝的人,却在破秦以后,把帝位让给了楚怀王。在历史的细节里,有项羽的纠结。第二个死穴,缺乏审时度势后的果断。鸿门宴上项羽对待刘邦,这一段读起来,真替项羽着急。想必司马迁写《史记·项羽本纪》时也急得要死要活。被后人熟知的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抓住机会杀掉刘邦,以至于刘邦佯装酒醉直接跑回营地。有人说,鸿门宴上项羽的表现自大且有妇人之仁。这个,在冷兵器时代是不容易有的稀有品质。项梁曾派遣项羽攻打襄城,襄城坚守,怎么攻也攻不下来。攻克之后,项羽把襄城守军全部活埋。生杀掠夺的霸王之气,哪里能看出妇人之仁?诸侯争霸中,当章邯派人求见项羽,希望和项羽订立和约。项羽由于军粮缺少,接收了合约。项羽于是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之中。到了新安,诸侯军中的将士从前服徭役或戍边役路过秦地,秦军官兵待他们非常苛虐,现在秦军投降诸侯,诸侯军官兵乘战胜之威,反过来报复秦军的官兵。这样,许多秦军官兵不免在私下议论,担心入关破秦后,留在关中的父母妻儿会被全部杀死。当属下向项羽报告这个情况时,项羽不想让这些秦军官兵带来后患,下令楚军连夜在新安城南坑杀秦兵二十多万。这雷霆手段,和鸿门宴上迟迟不动手杀刘邦的项羽判若两人。第三个死穴,信人也疑,气走了范增。汉王三年,项王多次出兵侵夺汉军甬道。汉军粮食缺乏,心存恐惧,请求与项羽讲和。两军对峙,项羽想杀了刘邦的父母和妻子,范增劝他,像刘邦这样的人,不会因为父母和妻子妥协,项羽才作罢。刘邦要求割荥阳以西为汉王之地。项王准备同意讲和。历阳侯范增说:“汉兵很容易打败的,如今放手而不把汉军消灭,将来必定后悔。”项王听取范增的建议,急围荥阳。汉王刘邦被围,为此深深忧虑,就采纳陈平的计谋,离间项王和范增。项王派使者来,汉王派人准备丰盛的宴席招待。在捧着佳肴进献的时候,细看使者,忽假装惊讶,说:“我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想不到竟然是项王的使者。”于是更换宴席,改以粗食让项王的使者食用。使者回去,把这情形报告项王,项王就怀疑范增与汉王有私情,渐渐夺去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对项王说:“天下大局已定,君王可以自己处理了。希望大王准我退休,赐我骸骨能够回到故里。”项王批准了。范增启程回家,没到彭城,中途背发毒疮而死。看到这,各位是不是和笔者一样,快气吐血了?建立割据势力后,战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兼并与掠夺不断升级。汉高祖四年(公元前年),楚汉表面上握手言和,相约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为楚。项羽于是归还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再一次引兵东归。直到刘邦以分割领地为条件,又一次诱使韩信、彭越与刘邦大军从四面合围项羽于垓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英雄末路。项羽已无回天之力,拼命突围到了乌江边。乌江亭长已为他备好了一只小船,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再重整旗鼓。项羽不想渡江了,他曾带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如果没有一人返回,即使江东父老怜爱他,他已经没有面目再见他们。这样一位英雄,既是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绝代英雄,又是一位性情暴戾,关键时优柔寡断,只知动用武力而不深谙机谋的匹夫。如果他当初称帝,如果他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如果他没有气走范增……哪个“如果”都没有成立,凡是死穴,终究是死穴。项羽没有把握住这三个关键点,历史只能是现在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