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这是《商颂.长发》所记载的一段文字,在这里就提到了禹。《商颂》是商周时期的诗歌。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开创者,禹的存在一直是考古及文化界争论的话题,对禹的考证非常重要,之所以如此,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很大关系。禹又叫大禹,那么“禹”是什么意思呢?
图1民国时期的年,当时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禹”是一种虫子。文中原文一段“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他认为禹应该是一种有力量的蜥蜴。
对于他的言论,立马在文化界引起一片谴责,禹在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如果禹是一条虫子,等于贬低了一个伟大民族。为此,顾颉刚编写的相关中国史教材也被禁用。到了年,当时公认的文坛巨匠鲁迅用其特有的春秋笔法特意写了《理水》,将顾颉刚“禹是一条虫子”的观念讽刺了一番,“鸟头先生”成为了顾颉刚的一个额外标签。尽管顾颉刚后来又放弃了自己的这个观点,但是他的名声还是受了一定影响。
图2中华文字甲骨文,据科学考证最早的年代是距今约年左右的商代,而再之前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即使有,也是人们的代代口口相传。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禹”这个字,但并不能以此断定肯定没有“禹”字,因为甲骨文的文字并不齐全,是一定程度收集起来文字,并且有些甲骨文上出现的文字到现在仍然无法破解,最早的“禹”字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
中国的文字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逐渐发展而成直到今天这个样子,西周时期金文上最原始的“禹”字,人们普遍理解其为一种虫子,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就形成了现在“禹”字的基础形态。
图3到了西汉时期,开始抓文化建设,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禹”进行了定义,“禹”,虫也,我们可以看出“禹”字有虫字旁,上面加一撇,一条虫子是也。哈,这就是我们民国时期所谓的著名历史学家对“禹”的定义,看来还是没有超越西汉时期的许慎啊。其实顾先生说传说中的大禹是一条虫子,他应该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把古人的字面复制到今天,再重申下,那是一条虫子,他毕竟是著名文化人,他的本意或许应该是说:大禹这个人,在古代历史上应该是不存在的,他纯粹就是一种传说。他或许认为,古代西周金文上出现的禹字,本身就是一种虫子,因为这种虫子看上去较为有力量,自西周开始就被人们神化了,其后就出现了大禹这个神化了的人物。而我们传统文化,自春秋时期就对“禹”这个人物却是有过详细的描述,并且大禹这个人物,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实在是太过重要,与他有关的典故也非常多,如果否定大禹的存在,基本上等同于否定中华文明的渊源。
图4“禹”的争论点主要是这个人物存在不存在,本文也是探讨这个问题。禹”这个文字,虽然在《说文解字》里是虫子,但是“禹”实际上公认的意思就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代表一个人-大禹,“禹”就是大禹的简称,禹与舜一般是连在一起的。
前面提到中国的甲骨文最早也只有年历史,而相传大禹出现的年代约在年前,因此在文字上是无法找到关于大禹存在的文字记录,但这并不妨碍大禹存在的客观事实,中国文字的历史虽然只有年,但并不能说,年前中国人并不存在,并不能说中国文字出现以后中国人才出现,并不能说年前没有中国人,道理是一样的。
年5月,随州发掘出曾侯宝夫人之墓,出土一组青铜编钟,编钟上的铭文出现“禹”与“夏”。年出土的距今年的西周青铜器遂公盨,上面铭文明确记载“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叔夷钟中出现的“剪伐夏后”。
图5我们现在对于商代之前的历史多是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获得,商代肯定不会是从天上突然间掉下来的一个朝代,商代的历史存续为年左右,这是公认的。而西周时期出现的文物一次次的指向,商代之前存在着一个夏代,而夏代的创始人正是大禹。
“禹”字是按虫子来造的,为何用在了人名上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距今到年前,算是上古时期,那时不似现在现代社会,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的理解非常浅薄,世界可谓一片洪荒,各种动物是当时人类最直接接触的现实,那时的人类用植物或是动物取名是非常普遍的,现在日本还有许多人名直接引用动物或是植物名,如小林,龟什么的,欧美人名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中国现在也有人引用动物名,如虎、龙等等。
关于夏代的时间,我们到目前为止无法掌握准确的数字,但史前时期大洪水,与大禹治水是不谋而合的。科学考证,距今年左右曾经出现过史前惊天大洪水,《圣经》中对于那场洪水有记载,而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传说中也广泛流传,分散世界各地的古文明竟然不约而同的都对那场洪水有相似的描述,着实令人称奇。
图6西方有《圣经》,中国《淮南子》对那场洪水的描述是发生在舜帝时代,“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那场洪水与共工有关,共工就是水神,人面蛇身,简直就是个妖怪,但却具有伟力,书中还提到相柳,相柳九个脑袋,也是蛇身,这二者都是水神的图腾,他们合力在人间制造滔天洪水,大禹治水本质上就是制服这两个对手。
同时古人还迷信,战胜了敌人,吃掉对方,就拥有了对方的能力,如果消灭了对手,往往会将对方的图腾占为己有。因此治水成功的那位猛士在征服了蛇身共工后,就将蛇做为了自己的象征,”大禹“这个带有虫子的名字就被后人传扬开来。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先有舜时的洪水,再有大禹之父鲧的治水,鲧治水不成功,被舜所杀,《山海经》中记载鲧是被天帝所杀,《左传》中鲧是被尧所杀,无论鲧是怎么死的,在鲧死后,他的儿子大禹被舜认命为治水的领袖。禹为什么又被称为大禹,这应该与禹这个人本身的特点有关。
图7在传说中,为了开山疏导洪水,大禹曾经变成力大无比的巨熊,传说归传说,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真实的夏代开国帝王应该身材极其高大雄健,尽管传说并不可信,但从史前人类的行为来说,没有强壮的体格根本无法承受治水之艰巨使命。
在《旧约》中记载,先古时期人类的寿命均很长,动辄数百岁,中国的尧舜禹的寿命据无法考核的数字分析应该在岁上下,按现在人看法,这些人堪称神人。大禹在治水成功的同时,也亲自用双脚勘测了全国的土地,在治水成功后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并用青铜铸造了九鼎。
《史记》记载九鼎为大禹收九州之金铸就,九鼎铸成之日也就代表着夏代的正式建立,华夏文明正式被确立下来。之前的三皇五帝,更多地流于传说,虽然大禹其人到目前也是存在于传说中,但是关于九鼎的故事却是频频为正规的史料所记载,并且明确指出九鼎的铸造者就是大禹。
图8在西周的金文上,我们第一次看到禹与夏,并且有关于夏代的记载。周是消灭商之后兴起的,对于商之前夏的存在来说,没有必要去捏造。
在大禹之前的尧舜时代,仍然是部族推举制的原始公有社会结构,中华大地上并不存在国家这一观念。大禹在治水成功后,获得民众的坚决拥护,大禹建立了夏,按咱们中国现在的历史传统也可以称其为夏朝或是夏代,因为夏的面积包括了九个大洲,因此已经初步具备了天下或是朝代、国家的概念。
大禹建立的这个夏,其统治者从原本尧舜时代的推举制变成了血缘世袭制,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代。大禹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主体民族的形成,我们现在称呼自己是华夏民族,这种叫法根本上来自于大禹始建的这个夏代,华的意思是华丽之意,同时华还有盛装之意,表示衣着服装华丽,夏的意思是繁盛,盛大,夏开天辟地划分出九个州,这个“九州”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中华的代称。
图9结语:
所以说,大禹是非常伟大的,开创了一个民族,划定了一个大国,开化了一个世界,有人说禹是个虫子,虽然历史过于久远,我们目前无法找到按西式科学可做证明的证据,但从民族感来说既不符合历史,也不见得正确。我们相信伟大民族必然蕴藏伟大传说,甚至与那个传说有着不解之缘,同时伟大民族具有伟大开拓精神,这是不假的。
参考文献:《尚书》《帝王世纪》《山海经》》《随巢子》《淮南子精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