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简称为湘,湘的本义是什么脑洞

我们都知道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南人杰地灵,无论是美味的湘菜还是一代贤臣曾国藩创立的湘军,都闻名遐迩。但湘的本义并不是湖南,而是湘水、湘江。

湘水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湘水的文化内涵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屈原的文学创作。《楚辞》当中与湘水有关的题目就有两个,分别是《湘君》《湘夫人》,两篇相互对应,记叙了湘君帝舜和湘夫人娥皇女英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神话传说,据说舜帝南行,因为不测逝于苍梧,娥皇女英没有随行,听说消息后悲痛欲绝,相携至洞庭湖抱头痛哭,并且为了亡夫,义无反顾地跳下湘水,成为了湘水中的神灵。这个神话慢慢演变,就成了舜帝化为湘君,而娥皇女英成为湘夫人。

此神话在许多资料都有记载,如《礼记·檀弓上》中:“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山海经·中山经》中:“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湘水主要流经湖南,屈原是楚国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湖北一带,湘水距此很近,因此舜帝在楚国的威望也很高。并且舜帝死于苍梧,葬于九嶷,这是湘水的起源地,二妃的故事以洞庭、湘水为背景,也就难怪屈原花费大量笔墨去写湘君和湘夫人的凄美爱情了。

除了神话传说,湘水在正史中也有很多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出游到湘山祠,遇到大风,不能通过。于是秦始皇问随行的学官,湘山祠是供奉哪位神灵的,学官说供奉的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妻子。秦始皇听后勃然大怒,命令三千刑徒把湘山的树砍了个精光,原本蓊郁的湘山变得光秃秃的。

秦始皇为何这么生气,正史当中没有记载,但我们不难理解,秦始皇到湘山已经是因为另一条路不同,绕道而行,反而遭遇大风浪。

此地湘山祠,他也许怀疑湘君故意兴起风浪和自己过不去,又听说湘君和尧舜二帝有关,这位千古一帝肯定更气不过,发怒也就是理所当然了。不过他的怒气也更能印证湘水的文化价值。

湘水本身就风景秀美,有美丽的传说,在屈原、始皇帝之后,其文学价值更高,后世文人墨客也喜欢引它入诗词。例如李白脍炙人口的《行路难三首(其三)》中就有一句“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伍子胥是吴国大臣,吴王听说伍子胥怨恨自己,下令杀了他,并且将他投到吴江水里面。屈原看到国破家亡,悲痛欲绝,自投汨罗江。

两个人的人生都充满悲剧色彩,屈原本身又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人物,因此很受后世文人推崇,湘水的文化内涵也就随着他更加广为流传。

历朝历代的文人来到湖南,来到洞庭湖,大都要吟咏一番湘水的大好风光,例如元朝文人唐珙那句脍炙人口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就描写了自己醺醺然之中,醉卧于洞庭之上的景象。

同时他湘君一夜白发来表现洞庭秋景的萧瑟,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触动,构思和下笔都是绝妙,可见湘波的秀美为我国文化做出的卓绝贡献。

“湘”由本义湘水、湘江演化为湖南的简称,也是颇有渊源的。湘水是洞庭湖九流之一,同时是湖南最重要的河流。

以湘江河源在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境内的潇水为准,湘江流经湖南省内的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岳阳市六个市,可以说湘江是从南到北贯穿了湖南省,而且湘江流域是湖南省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水平最高、文化发展最繁荣的地区。久而久之,“湘”自然就演变成了湖南的简称,成为湖南的代表。

所以,说湘江哺育了湖南人民,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名副其实。虽然“湘”字从本义湘水、湘江演变为湖南的简称经历了一些时间,但它和湖南其实一直浑然一体,从未分割开。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