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姬是个怎样的人

低调是她的本色,善良是她的底色,她用不争,挣来了母仪天下的幸福结局。在刘邦的后宫,她是一个另类。

这个女人叫薄姬,是刘邦最不受宠的姬妾,却在日后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太皇太后。

她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兼具了母亲的温柔,和父亲的严厉。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大汉帝国拥有了一位宽厚仁慈的皇帝,汉文帝。

然而,她虽不争,却也不是任人拿捏。

生气的时候,她会当众往儿子头上扔头巾;硬气的时候,她也会看着亲弟弟被赐死,却没有多说一句。

清静无为是她,积极争取也是她,无论哪一面,善良都是她的底色。

面对天子预言,宠辱不惊,但在关键时刻,也能抓住机遇

薄姬的身世不算差,她的母亲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父亲是吴郡人薄生。薄生和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和弟弟薄昭。

但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薄生就过世了,母亲魏媪就带着孩子们回老家。当时,秦末起义,原魏王后裔魏豹称王,母亲就利用家族关系,把薄姬送进了魏豹的后宫。

入宫后,母亲魏媪带着薄姬去做了一件改变历史的事情。

魏媪找到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女相师许负,看面相。许负见到薄姬,大惊道:此女必生天子!

《史记·卷四十九》: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闻言,母女俩很开心,回去就告诉了魏豹,魏豹手舞足蹈,狂喜:“我的女人会生天子,那我不就是太上皇。”

于是,魏豹做了一个要命的决定,他撕毁了与刘邦的联盟协议,转头与项羽联手。

刘邦勃然大怒,派出大将曹参收拾了魏豹,魏豹大败,魏国的土地就此称了汉王刘邦的土地。

而魏豹后宫中的女人,则被赶到了汉王的织室干苦力。从后宫得宠的姬妾,到纺织女工,薄姬没有太崩溃的情绪,而是淡定地继续过日子。

如果不出意外,薄姬可能一辈子都会在织室,可命运偏爱她。

一个普通的下午,刘邦来到了织室溜达,一眼相中了清新脱俗的薄姬,把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但刘邦的后宫早就美女如云,薄姬的竞争力并不强,一年多了,都没得到刘邦的宠幸。

幸运的是,薄姬有人脉。

刘邦后宫中的管夫人和赵子儿,是薄姬发小,她们曾相约,将来谁先富贵都不要忘了其他人。

一天,这两个女人随口说着这件事,刘邦却听进去了。当天晚上,刘邦就来到了薄姬房内,薄姬很意外,但她很懂得适时表现自己。

她娇羞得对刘邦说:“妾昨晚梦到一条苍龙盘旋在我的肚子上。”

刘邦大喜:“这是贵征啊,我这就来成全你。”说完,俩人亲密无间,度过了浪漫的一晚。

《史记·卷四十九》: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

不过,刘邦终究是不爱薄姬的。

这一晚后,薄姬就被抛在了后宫,基本见不到刘邦。但命运始终站在薄姬这一边,她怀了龙种,当年底,就生下了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与世无争,躲过灾祸,偏远代国,阖家欢乐

虽然生下了龙子,但没有改变薄姬不受宠的事实。最好的证明,就是儿子刘恒的封地,实在不怎么样。

她的儿子刘恒,在8岁时被封王代王,代地处于汉朝的边境,常有匈奴人出入,而且资源也不丰富。

后来刘邦从异姓诸侯王中,夺过了梁地、淮地、燕地,每个都比代地强,可刘邦从不给刘恒换个封地。

究其原因是,刘邦几乎不去找薄姬,自然也想不起薄姬的儿子。

《史记·卷四十九》:其後薄姬希见高祖。

但祸兮福所倚,正是因为刘邦毫不宠爱薄姬,才让薄姬有了后来的福气。

刘邦驾崩后,他的后宫惨遭发妻吕后的毒手,被刘邦生前宠幸过的姬妾,全部被吕后残害。

受宠越多,伤害越大,比如刘邦最爱的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其他被刘邦宠幸多次的姬妾,则被吕后关进了冷宫。

而薄姬的经历,吕后也了解,她认为薄姬和自己一样失宠,于是就放过了薄姬,让她和儿子回代国。

《史记·卷四十九》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到了代国当太后,薄姬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在这里,有儿子,有弟弟,还有母亲,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虽然偏远了一点,但反而远离长安的血雨腥风,实在是因祸得福。

言传身教,培养出一代明君

公元前年,吕后下世,吕氏一族被灭。远在代国的刘恒收到一封密报,里头说:请代王前往长安,登基为帝!

已经做了15年代王的刘恒,已经23岁了,他不敢置信,赶紧问母亲薄姬,薄姬也不敢相信,干脆找人算一卦。

卦象是大吉!可刘恒还是不信,便让舅舅薄昭先去京城探路,薄昭回来说,千真万确,功臣集团推举你当新帝。

刘恒这才放心,风尘仆仆地去了京城。就这样,刘恒当上了皇帝,是为汉文帝。薄姬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相师许负的预言成真了!

《史记·卷四十九》:大臣议立後,疾外家吕氏彊,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

薄姬走上了母仪天下的人生顶峰,可当了太后的她,依旧低调如常,不干政,但也有例外的一回。

公元前年,薄姬当着群臣的面,扯下头巾,往刘恒身上扔,厉声责问刘恒:“绛侯当初手持重兵都没有谋反,现在住在一个小县城,还会谋反吗?”

《史记卷五十七》: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刘恒一下清醒了,安抚母亲道:“母后教训的是,儿臣已经查清楚了,绛侯无罪,马上放了他。”

原来,绛侯周勃因在家中,让仆人穿戴了甲胄,被人诬告要谋反。刘恒一怒之下,把周勃关进大牢。最后,是弟弟薄昭知道消息后,才告诉薄姬。

薄姬虽然低调,但她拎得清真相,当初,刘恒能坐上皇位,周勃可是大力推举的,周勃对他们娘俩有恩。所以,温柔如她,才会对刘恒发火。

这是薄姬鲜有的一次“干政”,严格来说,也不算干政,只是用母亲的身份,提醒皇帝儿子不要过河拆桥。

但薄姬最让人尊重的,还不是她义救周勃这件事,而是亲弟弟薄昭,被自己儿子赐死的事情。

社稷为重,不包庇娘家人

公元前年,汉文帝赐亲舅舅薄昭毒酒,薄昭不肯喝,汉文帝使出了绝招。他命一群大臣,穿上丧服,跪在薄昭家门口哭丧。

大臣们嚎得很卖力:“薄昭啊,你犯了罪,你如果还有良知,就自行了断吧!”

薄昭闻言,知道自己的亲外甥是真狠了心,便拿出一把剑自刎了。

《资治通鉴·卷十四》: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薄昭的罪,是随意处死了一名皇帝的使者,这的确是死罪。但薄昭毕竟是亲舅舅呀,汉文帝还是下手了。

那么,薄姬求情了吗?求肯定是求了,但她一定没有道德绑架儿子,让儿子放过自己的亲弟弟。不然,史书上一定会留下记载。

在正史中,薄昭被赐死,薄姬是什么反应并没有记录。我想,她虽然很心痛,但她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如果薄昭用外戚的势力,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那么薄家岂不是要变成第二个吕家!

功德圆满,子孙兴旺,后世颂扬

薄姬虽然情缘薄,但她的福气特别厚,尤其是子孙福。

汉文帝在她的教育下,践行黄老之术,休养生息,让百姓从战乱中得以恢复。而且,汉文帝也是大孝子的代表。

据《二十四孝》记载,有一年,薄姬生病,刘恒衣不解带,每次先替母亲试药后,才喂给母亲。这样一做,便是3年。

不仅刘恒孝顺,年后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尊敬她。刘秀是刘恒的孙子刘发一脉,他即位后,追尊薄姬为高皇后。

《后汉书·卷一下》: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

最后

薄姬的前半生是辛苦的,也是从容的,她没有因为生天子的预言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不受宠而自怨自艾。

当刘邦一时兴起来找她,她抓住机会,说出了苍龙缠身的美梦。

而后,她开始践行黄老思想,让烦躁的心安静下来,与儿子刘恒相依为命,在代国有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薄姬的后半生,当上了太后,后来又当了两年太皇太后,她依旧没有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去干预朝政。

她把智慧藏在低调中,把善良融在清静无为里,就这样用不争,挣到了一切。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