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动人的故事

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tslf/170706/5522612.html

“《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状况,表达了对跨越阶级的爱情的抒歌。其古越语发音在汉代刘向《说苑》中有记载。”

《越人歌》是中国第一首译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句歌辞大家是比较熟悉,经常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歌曲也有不少。

原歌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白话意思是今天是什么样夜晚,我架着小舟在河上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能和王子一起同船泛舟。承蒙王子看得起,没有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心绪纷乱不止,因为能结识王子。山上的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着你但你却不知道。

故事说是春秋时期,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译文就是上文“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子皙听完翻译后十分感动,于是走上前,拥抱了那位划船人,并把绣花被盖到那人身上(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原汁原味的越语歌词是这样的:

滥兮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看起来像不像乱码,这是《说苑·善说篇》中的记载。

鄂君子皙父亲是楚共王,楚国的祖先是帝颛顼的后代。《史记·楚世家》记载楚灵王十二年春(公元前年),子比趁兄灵王在外,趁机杀了留守的太子禄,自立为王,弟弟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但没多久后两人被弃疾诓骗灵王回来了导致政变失败,弃疾即位为王,也就是楚平王。

子皙是楚国的王孙贵族,于越人而言是自己所居地的封君。两人彼此身份悬殊,划船人当面对着自己的封君倾吐爱慕之意,这也说明他是个性率真的人,鄂君子皙也不分身份贵贱没有嫌弃他,而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有这样的精神难能可贵。

同样唐代白居易在《琵琶行》里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是江州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地位与歌女出生的商人妇差别很大,他却能够俯下身来与之平视,说我们都是一样的人,这何尝不是理想人格的体现。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有人将《越人歌》解读为恋爱之情,而我更愿意以上层与基层视角来解读,视它为理想人格形态的体现,因为这才是被传颂成千年佳话的最好理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