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之秦穆公争霸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d/260588/
穆公派军攻打晋国后,增加了十二个属国,拓展了千里疆土,终于在西戎称霸。晋献公灭亡了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俘之后,作为陪嫁的仆人来到秦国。来到秦国之后不久,百里奚找了个机会出逃,跑到了宛,可是在楚国边境被捉到了。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德有才,想要拿重金赎回他。担心楚国人不答应,就派人对楚国说:“我国的陪嫁奴仆百里奚现在到了楚国,我们请求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楚国人答应了,把百里奚交回了秦国。当时,百里奚已经有七十多岁了。穆公亲自从牢房中把他释放出来,和他讨论国家大事。百里奚辞谢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还有资格谈这个!”穆公说:“虞国国君正因为不重用你,才导致亡国。亡国可不是你的罪过啊!”穆公坚决地向他请教,两人聊了三天,穆公非常高兴,让他掌管国家大权。百里奚又推辞说:“我的才能不及我的朋友蹇叔,蹇叔德才兼备,却不被世人所知。我在游历齐国的时候,曾经穷困得沿街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当时我想在齐国追随齐君,是蹇叔制止了我,因此我才得以避免卷入齐国的内乱,去了周朝。周天子想要重用我,是蹇叔劝阻了我,使我离去,才免于被杀。我侍奉虞君,蹇叔又劝止我,我虽然知道虞君不会重用我,但为了钱财和爵禄,还是留了下来。我两次采纳他的意见,都逃脱了灾难,一次没有听从他,就遭遇了亡国的大难。这些事,足以说明蹇叔的贤能。”穆公听了,马上派人送厚礼去迎请蹇叔,任他为上大夫。秋天,穆公亲自率军攻打晋国,在河曲大战。当时,晋国骊姬正在内乱,太子申生死在了新城,公子重耳、夷吾从晋国逃亡,跑到了国外。过了几年,齐桓公在葵丘会集诸侯,成了盟主。晋献公去世前,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国君,可是奚齐被大臣里克所杀。大臣荀息于是另立卓子为国君,里克就又杀死了卓子和荀息。这时候,夷吾派人到秦国求援,请求秦国帮他回国。穆公答应了他的请求,派百里奚带兵护送夷吾回晋国。夷吾感激,向秦国人许诺说:“如果我能成为晋国国君,就割八座城邑奉献给秦国。”可是,等他回到晋国,被拥立为国君之后,却派丕郑到秦国去推脱,想违背前约,不给秦国城邑,并且杀死了里克。丕郑得知后非常害怕,就给秦穆公出主意说:“晋国人不欢迎夷吾做国君,而是希望重耳能回国做国君。现在呢,夷吾违背了与秦国订立的盟约,都是吕甥、郁芮的计策。希望您用重利把这两位大臣迅速召来,他们来到秦国后,就马上扣留他们,这样,再护送重耳回晋国就方便了。”穆公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人和丕郑回到晋国,召唤那两人。可是吕甥、郤芮察觉到丕郑的阴谋,就让夷吾杀了丕郑。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到了秦国,劝穆公说:“晋国国君无道,百姓叛离,可以借这个机会去攻打他。”穆公说:“假如晋国百姓真的反叛晋君,那么他怎么可能诛杀他的大臣呢?能够诛杀他的大臣,说明他还是能够顺应民心。”秦穆公表面上不听从他的建议,而暗地里却重用丕豹。晋国遭遇旱灾,到秦国借粮。丕豹对穆公说,不要借粮食给晋国,应该趁它发生饥荒去攻伐它。穆公犹豫,就向大夫公孙支咨询,公孙支说:“灾年和丰年变换无常,谁都可能遭到旱灾,应该借给它。”又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夷吾是得罪了您,可是晋国的百姓没有得罪您啊!”于是,穆公采用百里奚和公孙支的建议,还是把粮食借给了晋国。用船载漕运和车载陆运,运粮的车船络绎不绝。后来,秦国发生饥荒,去晋国借粮。晋国国君召来群臣,一起商量这件事。虢射说:“趁着他们闹饥荒,尽快去攻打它,肯定可以获胜!”晋君表示同意,马上发动军队,准备攻打秦国。秦穆公也准备迎战。任命丕豹为将军,亲自统兵,反击晋军。九月,和晋惠公夷吾展开大会战。晋君脱离主力部队,和秦军争夺战利品,在回归途中,马陷到了泥沼里。秦穆公率军追击晋惠公,不但没有捉住他,反而被晋军围困,受了伤。就在这危急时刻,曾经偷吃过秦穆公良马的三百名岐下人冒死冲入晋军,解救了穆公,还活捉了晋君。当初,穆公的良马走失,被住在岐下的三百名野人抓到,并把它杀掉吃了。官吏抓到了这些野人,要依法惩治。穆公说:“君子是不会为了牲畜而伤人的。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而不饮酒,会伤身体。”于是赐酒给野人们喝,并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这三百人听说秦军反击晋军,都要求从军,在战斗中看见穆公危急,都不避刀枪,冒死争战,来报答当初的恩德。穆公抓住了晋君,回到了秦国,然后发布命令:“请大家斋戒独宿,我准备用晋君祭祀上天。”周天子听说了,就借口“晋侯与我同姓”,来替晋君求情。夷吾的姐姐,也就是穆公的夫人,身穿丧服、光着脚,悲悲戚戚地对穆公说:“如果我不能拯救自己的兄弟,而且身着丧服,违背了你的命令,那可怎么办好呀!”穆公无可奈何,感叹说:“唉,真是不好办。我捉到了晋君,本来以为是一件大功,可是现在呢,天子为他求情,夫人也为这件事伤心。唉!”没办法,就和晋君订立盟约,答应放还晋君,又把晋君安排到上等住处,并馈赠他牛、羊、猪各七头作为食品。十一月,晋君夷吾被释放回国,把晋国河西的土地献给了秦国,并且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去做人质。秦穆公把皇族女子嫁给了太子圉。当时,秦国已经非常强大,国土向东发展到了黄河。过了几年,秦国又吞并了梁国和芮国。后来,晋国太子圉听说晋君生病,心里暗想:“梁国是我母亲的家乡,现在已经被秦国消灭了。我的兄弟很多,如果国君去世,那么秦国必然要留住我,那么晋国就会不把我当回事,也就会另立太子。”于是逃回晋国。一年后,晋惠公去世,子圉被立为国君。秦国怨恨太子圉从秦国逃跑,就去楚国请来晋国的公子重耳,还把过去圉的妻子嫁给重耳。起初,重耳推辞,后来就接受了。秦国派人去通知晋国,说秦国想要让重耳回到晋国。晋国答应了,于是秦国派人送重耳回国。不久,重耳被立为晋国国君,这就是晋文公。文公一登基,马上就派人杀死了圉。子圉就是晋怀公。同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带依靠翟国来攻打周王。周王逃到了郑国,然后派人到晋国和秦国,请求帮忙。秦穆公率领军队,协助晋文公护送襄王回国,杀掉了周王的弟弟带。后来,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军。两年后,穆公协助晋文公围困郑国。郑国派人去离间穆公说:“灭亡郑国,会加强晋国,这样对晋国有好处,可是秦国得不到什么利益。晋国的强盛,就是秦国的忧患啊!”穆公听了有理,就撤军回国了。晋国失去支持,只好罢兵。郑国有人跑到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把守着郑国的城门,你们秦国可以来袭击郑国,我会配合你们。”穆公把这件事告诉了蹇叔和百里奚,问他们怎么办。他们回答说:“途经好几个国家,行程上千里,去偷袭别人,怎么可能成功呢?既然有人出卖郑国,就可能有人出卖我们秦国,又怎么知道郑国不知道我们的计划呢?这件事做不得。”穆公说:“你们不懂,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发兵,派百里奚的儿子和蹇叔的儿子率领秦军。启程这天,百里奚和蹇叔二人来到即将出发的军队面前,痛哭流涕。穆公很生气:“我发兵,你们却来哭丧,是不是不想活了?”两人回答说:“臣子不敢打击士气。军队出发,臣子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臣子年老,恐怕他们回来迟了,再也见不到我们了,所以才哭。”两位老人退下后,偷偷对他们的儿子说:“如果你们的军队失败,肯定是在险要的崤山地区。”秦国军队向东行进,穿过晋国领土,经过周室北门。周室的王孙满说:“秦军的行动违背礼法,怎么可能不失败?”军队行进到湣地,郑国商人弦高正好带着十二头牛,准备到周室去卖,正好碰见了秦国军队,恐怕自己会被抓去杀掉,所以干脆就把牛主动献给了秦军。他说:“听说你们准备攻打郑国,郑国国君很重视,正在认认真真地准备防御呢,还派我送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国官兵。”秦国的三位将军听了,就聚在一起商量说:“我们准备偷袭郑国,可是已经被郑国知晓了,等到我们赶到郑国以后,肯定不可能取胜。干脆不要去了,随便打一个地方得了。”于是,秦军就灭掉了湣城。湣城,是晋国边疆的城邑。当时,晋文公刚刚去世,还没有安葬。太子襄公气急败坏地说:“秦国没把我看在眼里,趁我办丧事的时候来进攻我!这个仇一定要报!”于是他身披黑色孝服,亲自率军在崤山埋伏,截住秦军,秦军大败,全军覆没。晋军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将军。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所以为被俘虏的三位秦国将军讲情:“这三个人,穆公对他们恨之入骨,你应该让他们三人回国,穆公肯定会烹杀他们,用不着你动手。”晋国国君答应了,放回了秦国的三位将军。三位将军回国,秦穆公身着素服,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对着三位将军哭着说:“我没有听从百里奚和蹇叔,使三位将军受到了侮辱。都是我的错,你们三位哪会有什么罪呢?你们一定要用心准备雪耻,不可懈怠。”随后,马上恢复了三人以前的官职俸禄,而且更加厚待。戎王听说秦穆公有贤德,所以派遣由余作为使者前往秦国观察。秦穆公向由余展示了宫室的豪华与物资的富足。由余看后说:“这些东西,豪华是豪华,但是,如果让鬼神去做,那么实在是太劳神了,如果用人力去做,那就太辛苦民众了。”穆公听了,觉得他的说法很奇怪,就问遭“中原各国有诗书礼乐和法度,以此作为行政的原则,即使这样,有时还出现变乱;可是戎国没有中原国家的诗书礼乐法度,那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呢?是不是更困难呢?”由余笑着说:“其实,诗书礼乐法度正是使中原国家发生变乱的原因。上古时代,圣人黄帝制作了礼乐法度,并且能以身作则,但只能达到小治。等到后世君王,越来越骄奢**,却建立苛刻的法度,来监督臣民,臣民受不了,就会怨恨上层人物,说他们不行仁义,结果,上下相争,积怨越来越深,肯定会导致相互杀戮,最后两败俱伤。而戎国不是这样。在上位的人对待在下者讲究仁慈,在下位者也就心怀忠信,治理一国的政事,就像治理自己一个人似的,他们不知道治理国家还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条款,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啊!”穆公听了,偷偷问内史廖:“邻国的圣人,就是我国的忧患。如今由余是一位贤才,是寡人的祸害,怎么对待他好呢?”内史廖说:“戎王居处的地方,偏僻而且闭塞,还没有听到过我们的声乐之美。您不妨送给他美女和乐队,来改变他的心志;假借由余之名去向戎王请求延期返戎,这样就可以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可以扣留由余,不让他回国,以此来耽误他的归期。戎王对他感到难以琢磨,肯定就会怀疑由余。君臣之间有嫌隙,就可以把由余降伏。”穆公很赞成,就请由余吃饭,询问他戎国的地形和兵力,了解戎国所有的情况,而后,命令内史廖把由十六名女子组成的乐队送给戎王。戎王非常喜欢她们,过了整整一年,还不愿意送还。这个时候,秦国才放回了由余。由余屡次劝谏戎王,戎王不听,穆公于是多次派人暗中去招降由余,由余于是就逃出了戎国,投降了秦国。穆公以礼相待,向他咨询,问他用什么方式攻伐戎国最合适。穆公又派军攻打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就把船烧掉了,破釜沉舟,结果打得晋军大败,攻取了王官城和鄗地,用来报复崤山之役的耻辱。晋国人困守城中,不敢出战。在这种情况下,穆公渡过黄河,为在崤山战役中牺牲的官兵修坟,为他们发丧,并且致哀三日。还对军队发表誓戒说:“古时候,人们有事要向白发老人请教,这样才不会有什么过失。当初,我不听取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结果坏了大事,现在我追悔莫及,所以才特地作出誓言,为的是让后世记住我的过错。”君子们听说了这件事,都为此垂泪,他们说:“秦穆公的为人,真是非常周全,所以,他才获得了这么多贤士。”秦穆公还采用由余的谋略,去攻打戎王,增加了十二个属国,拓展了千里疆土,终于在西戎称霸。周天子派人带着金鼓去向秦穆公祝贺。穆公去世,葬在雍地。陪葬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有秦国的良臣子舆氏三人。秦国人为三人感到悲哀,为他们作了一首名叫《黄鸟》的诗歌。君子们评论这件事说:“秦穆公扩展疆土,使国家强盛起来,往东征服了强大的晋国,往西称霸于戎夷地区,成就非凡。可是他死后弃民于不顾,要把他的良臣带走,为他殉葬。怎么能夺去善人、良臣,夺去百姓所敬爱的人的性命去殉葬呢?由这件事可以知道,秦国不可能再所向披靡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