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李陵大败,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当着群臣的面大骂李陵,说这个败家玩意,居然投降!司马迁说,李陵只有五千骑兵,能打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跟李广利等人一比,李陵这样就算很厉害了。汉武帝一听,更加生气了,这李广利本来是皇亲国戚,被司马迁这么一说,反而有点自己不能慧眼识人的意思,二话不说就要把司马迁推出去斩了,司马迁这才意识到闯了大祸。判了死刑怎么办?司马迁着急啊,当然着急的不是自己要被杀了,是着急自己的《史记》没写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如果伏法,便不能完成先人交代的史记。按照当时刑法规定: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刑,第一是“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第二是“死罪欲腐者,99%的卿大夫和士人会选择前者,因为士可杀,不可辱。宫刑是对人格最大最大的侮辱。司马迁若不是要撰写《史记》,肯定也会选择死刑,而不是宫刑。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负重。其他人宁自杀也不挨这一刀,可太史公为史记写叙忍辱活了下来,却认为是奇耻大辱,辱没先人后代。不过,出狱后太史公没罢官,还是太史令,后来还升为中书令,相当于明代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