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运有时真的很奇怪。有的人苦苦追求一生,可能到死也不会获得梦想之物;有的人从未抱什么希望,结果却不经意的一天“天降大任”。这也是古语说的“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母亲不是宠妃,自己也不是嫡子、长子,最宠爱的儿子,皇位估计连做梦都没敢想,有一天,竟然有大臣请自己去做皇帝,真的是意外之喜。但不可否认,文帝应该是最适合当时做皇帝的人,人品、智慧、手段,胸怀万民的情怀,崇尚“休养”的理政理念,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为后来武帝北击匈奴、开疆扩土、护卫边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所以能从一介平民成为九五至尊,但在培养接班人上却有些身不由己。自己以为的有商山四皓护持的惠帝,刚即位就被吕后“杀死了”心灵,成为“行尸走肉”。喜欢的赵王也被吕后鸩杀。最不起眼的文帝,却最好的继承了他的衣钵,让大汉享国数百年。文帝母亲薄姬,父母毫无权势,没有背景,与高祖可能只是露水情缘,临幸过后如果不是因为怀了皇子,估计会被遗忘,所以吕后不会把她列入争宠的一列,对她不会刻意打击,儿子也会幸免遇难。文帝为王时封地在代,代出于对匈奴的第一线,除了匈奴,没有哪个皇子、权臣惦记这块地方,所以几任赵王会被杀,代王平平安安。代地属于偏僻地界,过去服务的大臣基本也都是没有背景,靠个人能力的一帮人,对文帝忠心耿耿,有私心的几乎没有。代地,长期面对匈奴,大家在忧患的地方,更能保持一种清醒。
吕太后死后吕氏被灭族,惠帝假子被撵下皇位,这时候需要找一个高祖真正的血脉继承皇位,于是代王被选中了。远离政治漩涡的代王突然接到去做皇帝的“通知”,这时候“手足无措”,没有兴奋,相反却是在担忧。张武等大臣觉得高祖身边这些开国大臣意图不轨,只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代王做皇帝是众望所归。决议不下,占卜结果与宋昌判断一致。于是文帝派舅舅去找周勃探路,结果事实确实如此。这时候,代王内心的喜悦终于洋溢在脸上。其实,这个地方,我觉得如果代王,或者代王手下大臣在长安肯定有自己的“眼线”,不知道长安的情况,代王怎么能够独善其身呢?接到继位通知时的征求意见、占卜应该是一种含蓄的姿态。
文帝轻车简从又不失礼节的向长安出发,一路上还不停与朝堂上的大臣来几个回合的“较量”。到达高陵还有所停留,派宋昌再去打探。宋昌到了渭桥,大家都来接他,诚意可见。宋昌汇报后,文帝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进城了。有一个细节就是周勃在接到文帝时,想私底下跟文帝说几句话,不知道会说什么。被宋昌以“公话,公言之;私话,王不受”拒绝了。初来乍到的文帝,在不知朝廷大臣派系的情况下,还是不过分亲近为妙。
当皇帝前,要三让已经成为了必行之礼。就算心里有光速的愿望,嘴上还是要说自己不具备能力的。这也可以归结成为一种言不由衷。做人还是不能听表面话,真有一个大臣当真了,那么以后就有好果子吃了。不过,这么“实在”的大臣也不可能到那种高度。
当皇帝第一夜,文帝应该是战战兢兢的。当夜将皇宫护卫全部换做自己的心腹。连夜下旨意,赏赐百姓,笼络民心。帝位初定后,文帝终于敢派舅舅去接自己的母亲。
文帝真正成为皇帝后,为了稳定地位,首先就是不停的封封封,封对自己有拥立之功的大臣,封自己身边从代国跟到长安的大臣,赏跟随高祖征战的诸侯,封诸王的舅父。地位更稳后,立皇储,封皇后,也水到渠成,开始逐步推进。当然,还是要来一番自谦,尤其自己是大臣们拥立的,而不是上任皇帝指定的。于是,其他兄弟的好处又说了一遍,最后“拗”不过大臣,立长子和薄皇后。不久,又开始封诸王的儿子,封完后再封自己的皇子。
其次就是废除苛法,对连坐的方式进行修改,只惩罚犯罪人员,无罪的人不再连坐。齐太仓令淳于公被连坐后,女儿缇萦愿意替父服刑,最终感动文帝废除肉刑。
除了封、废之外,似乎文帝登基后也没有什么其他主要业绩,上天用两次日食“示警”,文帝进行了深刻自省,教导官吏各司其职,减少百姓赋税,缩减军队。亲自种田,倡导农业。废除惩罚言论的法律,让百姓大臣敢于给自己提意见。让诸侯到封地去,安心教导百姓。
似乎这些事情做的还不够,日食再警,文帝让在朝廷为官的宰相首先到封地去了。
汉文帝刚开始的担忧逐渐成为现实。匈奴在边界作乱,侵扰边民,文帝派大军进行回击。在文帝带兵到带代国准备应对匈奴,此时济北王刘兴居造反。不明白,刘兴居造反的原因是什么,文帝是一个仁慈君主,造反后刘兴居能够获得什么?是否跟代价进行过比较。在处理刘兴居谋反的事情上,文帝再展自己高超的政治头脑,赦免从犯,鼓励主犯,最终刘兴居造反被平定。不久,淮南王也有造反迹象,很快也被平定。
诸事皆定后,文帝开始与大臣探讨律历的事。最终确定为土德,尚黄,郊祭五帝。
作为皇帝,文帝的最大特点是经常反省自身,思考自身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崇尚节俭,后妃宫衣不着地。自己死前,制定遗诏,不让大操大办,节俭从事。正是这种性格与汉朝建立初期所需相匹配,进一步打牢了朝代根基。
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文帝,崩于未央宫。
汉文帝完美演绎了边远王爷变皇帝的剧本,不知道海昏侯刘贺在从封国去登基的路上有没有认真的思考学习一下,不过从结局看。似乎相差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