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大学演讲时说: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
郭沫若青少年时期就喜读《史记》,不仅多次通读全书,而且有些精彩部分甚至熟读成诵,记忆和理解都非常深切。
在他早期从事戏剧创作的时候,第一篇试作为《棠棣之花》,虽在艺术形式上颇受歌德、莎士比亚的启发,但在题材的选择以及深层的文化心理上,却与太史公司马迁大有关联。他曾自述,在很小的时候便对《史记》中的《刺客列传》聂嫈和聂政姐弟的故事心生同情。
钱穆给读北大的孙女钱婉约写信,指导阅读方法时这样说:
“《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
文化学者窦玉玺说:
“我喜欢读《史记》不仅仅是因为《史记》中有伟大的史学家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有熠熠发光的人生智慧,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及生动简洁的诗一般的语言。”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很多都家喻户晓,历史与文化的经典被摘取在各种版本的课本与课外阅读物。
市面上大部分儿童读物会把《史记》中的故事编辑成成语小故事,例如大禹治水、武王伐纣、负荆请罪......故事独立,短小易读,但缺点是历史背景缺失、情节过于简单,现代人难以理解古人行为原委,一些标立的正面人物立不住,让人印象模糊,囫囵吞枣。
家长倘若没有《史记》原著阅读经验,在为孩子做导读时也显举足无措,只能让孩子死记硬背。
《读史记,成大器》这套书,我熬夜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了才力荐给孩子的。不得不说,作为成年人已然被书中历史细节所吸引欲罢不能,而且错综纵横的历史框架清晰可循。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子百家争鸣,游说诸侯遍地开花,舌灿群儒,穿梭于各国之间,服务于各国王侯将相,大量人物串场多如鸿毛,片段闪回在《史记》也是常有之事。。
阅读者经常会把故事与人物张冠李戴,时代与时空乱歘重障,造成阅读《史记》变成难题,难以逾越知识体系的庞杂困难。
我就是读《史记》被劝退过N次的阅读者,书架上有一套《史记》原文著作,却一直没有能力独立完成阅读。
《读史记,成大器》这套书最初是为孩子选购的,但没想到最直接的受益者竟然是我,分析其优点如下:
首先,作者是《史记》专家——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老师,他是“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四十多年读《史记》的经验必定是熟悉而通透的。
研究《史记》的专家资历丰富但没有余力愿意为初读者梳理知识框架,用文学语言为普通读者做导读工作,更别说为儿童立著。而王立群老师作为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有一套经验可以把学术功底,在重写叙述中,通过严谨的考证、缜密的分析,把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相结合,让孩子走近经典,触摸历史,在成长之路上增长知识,塑造品格。
其次,杂糅各类文献补充互证
《史记》中的精彩名篇赵氏孤儿,王立群老师特意提到在《史记·赵世家》和《史记·晋世家》存在两个版本,我们熟知的故事版本来自于《史记·赵世家》。
《史记·晋世家》的不同之处是晋国杀死的赵同、赵括,并灭了家族,另一个赵武不是孤儿,而是赵氏庶子,不在灭族行列。
王立群老师特意找出《左传》中赵武母亲赵庄姬的史料印证,再加上《国语》的佐证,验证赵同、赵括与赵婴齐、赵庄姬争夺赵氏家族内部权利的纷争,验证《史记·晋世家》版本的故事更靠谱。
真相是哪一个,阅读者若当个文学故事读,便不求甚解,若当个史实去解,便不知司马迁何以一个故事两个版本。
这套书一大亮点,就是在解读中加上了司马迁取材落墨的用意做出解释,对于赵氏孤儿在《史记》成篇用意,王立群说“真实,是史书的根本,美好,是他写史的追求。二者都不能割舍。最后,他选择了二说皆存”。
最后,选材加工作料,以文学建构典籍
《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传记,这其中又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除了“表”用表格列出世系、人物、史事;“书”记述典章、礼乐、天文、经济等;“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的传记。从被记录人的身份来说,“本纪”写帝王,“世家”写诸侯,“列传”写帝王和诸侯之外的人物。
而在《读史记,成大器》中孔子作为一个主题,王立群老师依据《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宋徽子世家》、《史记·卫康叔世家》四个部分的资料,写出全面的孔子故事。
又如第三册“远交近攻”主题,主要以范睢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止秦国攻齐国为主线。本套书除了主讲解《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还参考了《史记·秦本纪》《史记·穰侯列传》补充了事件发展的完整性。
王立群老师能从多个角度介绍、阐发其史学、文学成就,同时加以深刻解读:既对故事用文学形式重建经典,也是运用科学现代手法展现叙事视角。
《史记》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司马迁对人物的点评角度,他不已成败论英雄,不求全责备,不为帝相唱赞歌,他注重人物的德备兼修,观点具备时代的穿透力。
而王立群老师的这套《读史记,成大器》也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模式更好的读史,爱史,并内化为民族力量:
“真正让你看透历史的不是历史,而是现实。要让传统的、遥远的历史文化,与当今的现实热点对接起来,使传统文化焕发当代的青春活力。”
希望孩子读史,一方面是为了积累传统文化常识,一方面也是一种学习,向优秀的祖先学习智慧行事,渐进高境界的品行,树立优秀的精神价值观。
推荐这套集史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读史记,成大器》,难得的一套亲子共读的优秀读物,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传播,从中感悟人生智慧、生命价值,探索自身与未来的可行性。
文
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