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的地域文学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即春秋时期编订的《诗经》。《诗经》中的诗歌分别来自周王室所直辖的地区和其余诸侯国所管辖地区的里巷歌谣、雅乐以及宗教祭祀的颂歌。
《诗经》一共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国风》是指各个国家地区的音乐曲调。
《国风》中的诗歌由于各个地区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有所不同的原因,导致了各个地区创作的诗歌作品,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所抒发的情感上,都有所区别。
其中对于《国风》来说,是采集文化的结果,其诗歌内容均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关,从而表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
一、发展历史上的差别
1、历史文化渊源的差别
西周初期,周王室大举实行分封,封邦建国,诸侯国林立,不同的国家的政治渊源是有所不同的,并在发展过程逐渐摸索出适合本国的治国政策。
宗周流域是最为正统的王朝中心,有着极为严格的治国政策,即宗法制,而南楚地域则是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之中形成了“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治国政策。
宗周流域作为正统文化,始终以“礼”作为核心,坚持“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与行为准则,而南楚则是位于一个特殊位置。
它是在“抚有蛮夷,以属诸夏”这样治国理念之下,三种文化的融合文化,即宗周文化、法家文化以及巫文化,形成了楚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一种“亦夷亦夏”的文化,其特点是兼收并蓄,积极开放。
2、自然环境的差别
南楚地域的地理环境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所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意思是楚地的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并不是十分的繁盛,并不向宗周流域,人口众多。
纵观楚国的发展历史,楚国人民的骨子里还是有着华夏民族的自尊感,在最初艰苦闭塞的环境之下,仍然寻求发展,直到楚文王时期,迁都到郢,楚国开始全面掌控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属于著名的“鱼米之乡”,其土壤肥沃,西部和东部均为山地,南部则临近洞庭湖,且位于交通枢纽,有着丰富的的自然现象。
与地处中原地区的宗周地域相比,南楚地区河流分布更为密集,水源充足,又有山川、丘陵、盆地等多种地形的存在,所以会产生与处于北方地区的宗周地域所不同的地形地貌,与此同时,气候环境也有所不同。
虽然,宗周地域与南楚地域同属于季风气候,但是一个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个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于温度来讲,南楚地区的温度条件更为优越。
所以,其自然环境相比宗周地域来讲,更适合动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楚地的诗歌作品中,会比其他地区使用更加丰富的自然物象。
3、民俗不同的差别
在春秋时期,楚民族在无意识的排斥周文化,因此,在楚地,始终保存着自己的民俗特色。
在南楚地域,巫风盛行,楚地的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也对于楚地巫风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南方的土著,多居住于深山老林之中,会对大自然产生崇拜之情,从而产生的行为便是祭祀行为,而这种祭祀行为是纵情的,自由的,这就造成楚民族的人民的民风。
这个“重巫风”的民俗也是区别于宗周地域的地方民俗。在《汉书·地理志》中,记录了楚人最大的特征便是“信巫鬼,重淫祀”。
随着中原生产力的发展,周民族的人民对于鬼神的态度有所改变,在《礼记·表记》中有关于周民族对于鬼神现象的一个态度“尊利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衷焉。”。
二、宗周与南楚诗风差异
对于楚国的诗歌来说,更多称南风或者南音。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所佐证,例如《吕氏春秋·音初篇》“候人兮猗,实始为南音。”同样还有《左传·襄公十八年》也对楚国的歌谣称为南风。
《诗经》中《国风》是按照不同国家的位置来划分的,纵观《国风》中的名称,并没有“楚风”,但是这不代表楚国没有诗歌作品,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根据楚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历史来说,将二《南》中的部分诗歌以及《陈风》归为楚地诗歌。
从创作年代上来说二《南》多是创作于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诗歌作品。这一点在赵逵夫先生的论文中有所佐证,从创作地域上来看,二《南》所处的江汉地带,与楚国的地理位置大致相似,虽然周王室采诗并未收录楚国的诗歌作品,但是二《南》中的部分诗歌作品来自于楚国或者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将《陈风》列为楚国诗歌作品是因为其创作于春秋中叶,而公元前年,陈国成为楚国的附庸,且《陈风》中的诗歌作品,能够明显的看出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故将《陈风》看做楚国的诗歌作品。春秋时期的楚国的诗歌作品存于《诗经》以外的历史文献之中。
1、所描绘的物象丰富
与北方地区相比,楚国地处南方地区,河流密布,水源充足。既有山川大泽,崇山峻岭,又有犬牙交错的平原丘陵,自然环境优越,有优越的水文条件,适合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在楚地诗歌作品中有着与其他地区相比更为丰富的自然物象世界。在楚地的诗歌作品中不仅有植物意象,还有动物意象,甚至有特属于楚地的物象。
楚地的诗歌作品中,涉及的动植物意象有很多,这些动植物物象的运用,一是反映了楚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二是反映了楚地民俗文化。
在楚地的诗歌作品中,对于植物意象来说,多为水生植物或者草本植物,如浮萍、荇菜、蒌、芣苢等植物。比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再如《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这些水生植物常年生长在湖岸、湿地或者河边等浅水地带。由地下成蔓,然后连成群。这就说明,大多诗歌的创作,都离不开水环境,而水环境,这成为诗歌创作的背景基础。
同样如此,楚地诗歌中出现的动物意象也多为鱼类和鸟类。因为楚地水源充足,而鱼类是楚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比如《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再如《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鸟类则是常见的南方水鸟,如关雎鸟。甚至有一些固定的自然物象成为楚地诗歌作品中的常见之物,并且被楚地人民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2、浪漫神秘
因为楚国所处的地域特点,多雷、雨、电等自然现象,而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思维水平尚未开化。故人们对这种神秘的自然现象既有恐惧之感,又心怀敬畏之心,正是因为这些缘由,造成巫风在此地盛行。楚国好巫风,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楚地的地理环境多山川大泽,而古时候的南方人民有居住于深山之中,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同时由于自然现象的多发,导致该地区的人民对于大自然多有崇拜之情。
所以为了表达自己的崇拜,就是了祈求上天的原始祭祀活动,但是它又区别于商朝时期的祭祀活动,楚地的祭祀并没有明显的社会色彩,更多的是出于对于自然的崇拜之情,希望上天能够降福于人间,所以它的氛围是欢愉的,纵情的以及自由的,没有过多的束缚性。
在这种重巫的文化风气下,楚地的诗歌作品的内容中与有许多关于巫术祭祀的场景。《召南·采蘩》中的女主人公采蘩就是为了祭祀用。在如《陈风》中的许多诗歌都表现了楚地好巫风。
除此之外,上古巫术的内容之一便是男女之间的婚恋,这只是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的关系。巫术仪式中人神恋爱的情节,同样也成为诗歌创作的内容,在楚地诗歌作品中人神相几乎成为无意识的存在。
在楚国的祭祀歌舞中常常表现出人神相恋的情节以及恋爱中的苦涩之情,表现在楚地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思念的缠绵以及等待的惆怅。在《周南·关雎》中描写了一位贵族青年喜欢上了在河边采荇菜的女子,但是又“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来表达对于女子的喜爱之情。
同样《汉广》也是这样的诗歌主题。在二《南》中有很多表示思归的诗歌,其实都是受到这种巫风的影响,但是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虽然也有表现出苦恋的感觉,但是其受到中原诗歌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感觉。
而《陈风》中的诗歌作品受到这种巫风影响的较深,其整体风貌都表现出神秘浪漫的色彩,也体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先秦时期的整个文化环境是开放的、自由的。楚国则是南方重要的诸侯霸主,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相对来说,楚国的文化氛围从整体上来说是自由的,而且自春秋中叶以后,楚国的国力开始逐渐强盛,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国力的增强增强了楚地人民的信心,所以在楚地上的诗歌创作也十分发达。
三、地域文化与诗风差异
地域之间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政治等方面有所差异,势必会对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俗习性、文艺创作等方面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关于这个现象,人们早就有所认知,在《礼记·王制》篇,就曾谈及这一影响,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以及一个地处的生产发展方式,而发展方式能够影响当时的社会结构。
无论是宗周地域和东齐地域,还是宗周地域和西秦地域,或是宗周地域和南楚地域,都有自己的地域环境和政治经济,或是历史文化渊源,都有自己的特色,宗周地域有礼乐文化色彩,东齐地域有东夷文化色彩,西秦地域有戎狄文化色彩,南楚地域有殷商文化色彩。
四个地域的文化都有属于自已的地域文化色彩。《诗经》中的《国风》本身就是按照地域所划分的,因此,能够体现出各个地域的风俗与文化特点。
《诗经》遵循的原则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虽然有一定的艺术创作,但是大多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多元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结
以宗周地域为代表的北方文化与以南楚地域为典型的南方文化,在诗歌创作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区别。
由于民俗特点的不同,楚地的诗歌作品多是以“巫术祭祀”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在楚地的诗歌作品中,有大量的人神相恋的情节。
而在对于“重人事”的宗周地域的婚恋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其楚地的习俗文化造就楚地诗风的神秘浪漫之感,而宗周地域的诗歌作品则是受到周代礼乐文明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理性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