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悠悠泰伯庙最忆江南篇会员

泰伯庙全景

作者:苏公子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大约在距今多年前,这时候还是商朝后期(历史学上称之为“晚商”),周朝尚未建立。在岐山下的周原一带(今陕西渭河流域)有一个周氏部落日益强大。部落首领公亶父(后追谥为“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即太(也可作“泰”)伯、仲雍、季历。季历德才兼备,他的儿子昌有圣瑞之气。公亶父想把首领位置传给季历及昌。于是太伯、仲雍兄弟俩便离开岐山下的周氏部落,跑到数千里之外的江南太湖流域。他们学当地人,在身体皮肤上刺刻花纹,截短头发,表示永远不再回去担任部落首领了,以回避季历的猜疑。季历果然担任了首领,这就是“王”季历,而昌后来也继位了,即历史上的周文王。太伯在太湖流域成立了“句(也可作“勾”)吴国”。当地人非常敬重他们,当即就有一千多个家庭跟从归附“句吴国”,推太伯为首领。

行文至此,想到一个有趣的“题外话”,即公亶父到底有几个儿子?

在我国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次序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尊卑有序。

“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就是老大的意思,在古代与“孟”字通用。在古代宗法社会里,一般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另据考证,古代“伯”“霸”也通用,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的首领、盟主可称为“霸”或“伯”。比如春秋五霸,即春秋时五个诸侯盟主。因此“吴太伯”可解读为“句吴诸侯部落的盟主(姬)太”。

“仲”的本意为:“仲,中也,言位在中也”。太伯的弟弟仲雍即是老二。

以此类推,“叔”指年少;“季”指年幼最小的,不一定排第四。按照排行,季历应该是公亶父最小的儿子。那么,在季历之前是否还应该有位兄长,叫“叔”什么呢?或者说,公亶父应该至少有4个儿子。这或许是“千古之谜”了。

言归正传。从“太伯奔吴”之时又过了大概多年,这时是东汉永兴二年(公元年)。太守糜豹奉旨在吴郡(今苏州)阊门外建泰伯庙,成为吴地最早的奉祀始祖泰伯的祠庙。

泰伯庙的至德殿

那么,为什么在汉代建立了这座庙呢?这与当时古人的观念有那些关联呢?

汉代人普遍认为吴县为泰伯奔吴所在之故都。据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地理志第八上》记载:

“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县二十六:吴,故国,周太伯所邑。……莽曰泰德”。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年),秦在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设会稽郡,治所在吴县(即今苏州城区内),管辖当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相当于现今的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及福建。汉代初会稽郡又称吴郡。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年)立刘贾为荆王,置荆国,领“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会稽)五十三县”,相当于今江苏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都城仍旧设在吴县。汉高祖十二年,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领刘贾荆国故地。

……会稽郡下有二十六个县,其中吴县,原是侯国,周太伯的邑地。……王莽时,因推崇“泰伯让国之德”,便把吴县改名叫泰德县。

现如今的泰伯庙在阊门内,而糜豹建造的吴地最早的泰伯庙,却在阊门外,那究竟在何处呢?

清代有部《古今图书集成》,为康熙三子胤祉奉康熙之命与侍读陈梦雷等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作为“类书之最”。此书始于康熙四十年(),完于雍正六年(年),历时两朝二十八年,采集广博,内容丰富。正文万卷、1亿6千万字。康熙皇帝钦赐书名,雍正皇帝写序。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成为查找古代资料文献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书。

而辑自《古今图书集成》并加以点校整理的《苏州府部汇考》,是内容详实的苏州地方文献,是涉及到清代康熙以前苏州府的百科全书。《苏州府部汇考·汇考九·苏州府祠庙考一》中记载:

“至德庙,在吴县阊门内,祀吴太伯。汉永兴二年太守糜豹建于阊门外雁宕村南。或云韩整守吴所刱。宋元嘉中刘损为郡修葺。后梁乾化间吴越钱氏徙置于此。宋元祐六年(年)知州黄屐奏改今额。元符间制封至德侯。崇宁初进封王。乾道初知府沈度重修,又作至德桥。淳祐六年提刑潘凯增绘仲雍季札二像侑享。明洪武二年改封吴太伯之神春秋祀之”。

汉代永兴二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阊门外雁宕村南建祭祀吴太伯的庙。据苏州学者考证,阊门外雁宕村的地址,一说是今干将西路与广济南路交叉口西侧一带;一说是今下津桥南白莲桥浜一带。经实地观察,笔者以为,今三香路往西至彩香一村、二村一带,古代时河网密布、沼泽湿地并存,大致是古雁宕村的范围。

五代后梁乾化年间吴越王钱镠将泰伯庙迁徙至阊门内(即今阊门内下塘街)。北宋元祐六年知州黄屐奏请朝廷下诏使用“至德庙”为额。北宋元符年间封为至德侯。北宋崇宁初进封为王。南宋乾道初平江府知府沈度组织重建,同时在庙前建至德桥。南宋淳祐六年提刑潘凯在泰伯庙内增绘了仲雍和季札的画像,与太伯一起享受百姓的祭祀。明洪武二年封吴太伯为神,春秋两季都要祭祀。

上述古文献中有两处史实需要重点研究。一是“至德”的由来;二是增绘季札画像。

其一,“至德”语出孔子的《论语·泰伯》篇: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那可称为是道德最崇高的人了。他多次把社稷辞让给季历,百姓简直不知道怎样称颂他才好”。“至德”即为“最高尚的人”。

其二,仲雍是泰伯的弟弟,兄弟俩一起“乃奔荆蛮”,称为吴地开发始祖,增绘其画像完全应该。但为何同时增绘季札的画像呢?

据记载:季札是吴泰伯的十九世孙,吴王寿梦的儿子。他也曾经“三以天下让”。按照孔子的道德评价标准,季札也可谓是“至德”之人。所以完全可以拥有“侑享”的资格。《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中记载道:

“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秋,吴伐楚,楚败我师。

……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

(王馀眛)四年,王馀眜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馀眜之子僚为王”。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按照次序分别为诸樊、馀祭、馀眜、季札。季札虽是最小的儿子,但很贤明,寿梦拟立他继承王位。季札辞让,于是立长子诸樊为吴王。第二年诸樊看为父亲的服丧期已过,就第二次要让位给季札,吴国人也有这个愿望。但季札仍然谢绝,后来干脆弃家室去种田来避让了。吴王诸樊去世前有遗言传位给弟弟祭馀,目的是希望兄弟都能执政并转让王位,最终渐次轮到季札。而季札只接受延陵(今常州一带)为封地。至老三馀眜去世,应该轮到季札继位了,但他却离开了王室。王位最终传给了馀眜的儿子僚。这就是季札三让王位的故事。

现如今的泰伯庙应该是清代同治年间的建筑,距今约来年。

移步至德桥。汉代初建时庙前原本没有桥,南宋乾道初平江府知府沈度组织重建泰伯庙,同时在庙前建至德桥。过石桥一上一下共计21个台阶,有古朴典雅的感觉。

泰伯庙的至德桥

过桥迎面耸立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石坊,柱端雕卷云纹,横额镌“至德坊”。据记载:北宋元祐六年知州黄屐奏请朝廷下诏使用此额名。但不知当时使用的是“至德庙”还是“至德坊”,遍查史料,却不得而知。如今“至德坊”三字为光绪二年巡抚吴元柄所书。

从柱端的卷云纹雕来看,这座石坊明显带有汉代的遗风。卷云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之一。起于战国,秦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汉、魏时代最为流行。此纹饰由卷曲线条组成对称的图案,通过粗细、疏密、黑白和虚实等对比手法,组成各种卷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立在至德坊下,静静地注目泰伯庙的全貌,感觉到悠悠古风扑面而来。

泰伯庙的至德坊

庙堂建筑的“正殿”称为享殿,主要用于祭祀。泰伯庙的享殿至德殿面阔三间,属于“硬山式屋顶”建筑(俗称:硬山顶)。

硬山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常用于中国传统民间居住建筑中。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在明、清时期才广泛采用。因此我推测,汉代时始建以及五代时移建和南宋时重建的泰伯庙可能不是现在的建筑样式,目前现存的“硬山顶”建筑显然是清代的样式。

这里有一个可以讨论研究的问题。从建筑规制来说,硬山顶建筑等级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比如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那么,泰伯庙为什么用的是“较低等级”的硬山顶呢?

我以为有这么几种可能。一是,泰伯的身份是“部落首领”,非“王”非“皇”。采用“硬山顶”的建筑形式还是合适的。二是泰伯、仲雍兄弟俩当时是“乃奔荆蛮”,泰伯是在吴地得到了百姓的拥戴,才当上了首领。所以他的庙堂更多的是“民间的祭祀”。而且泰伯的“三以天下让”更多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用民间的居住形式来建筑庙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三是泰伯庙更像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宗祠或祠堂,是一座祭祀始祖或先贤的家族庙。

在古代,正房两侧的房子称为“庑”。泰伯庙正殿两侧也有东西两庑。

泰伯庙的东庑

庙内广场两侧种植有两棵高大树木,并建有两座御碑亭。东面一座立有“汉恒帝敕封奉祀侯吴允承制”碑,记载了东汉第一次建泰伯庙的事体。西侧一座碑亭立有“乾隆十六年皇上谕祭文”碑,记载了清代乾隆皇帝祭祀泰伯庙的事体。

泰伯庙的东御碑亭

静静地步入泰伯庙内。正殿端坐着三位先祖,中间一位是泰伯,右边一位是仲雍,左侧一位是季札。

泰伯庙的西御碑亭

殿顶上方悬蓝底金字金匾额,书有“至德无名”,是清代康熙所题。匾额旁一幅对联:上联“奔走句吴王业滋兴百世荆蛮开礼乐”;下联“逊避天下至德无称千秋俎豆有余香”。殿中梁下悬蓝底金字金匾额“三让高踪”,这是清代乾隆所题。这些都是后代颂扬泰伯的文字。

东庑两层主要展陈吴国历代君主世系表及相关碑刻。西庑两层主要展陈泰伯三让和奔吴、建吴的历史等。

泰伯庙的西庑

泰伯庙中展陈的文物很多,不能一一赘述。但有一块《巡抚江南汤公长生碑》应该说说。

一座祭祀吴地先祖泰伯的庙,为什么会为一位巡抚祈求福寿?这位汤公是什么人呢?

汤公即清代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汤斌。汤斌一生清正廉明,为后人颂扬。据记载,汤斌先后在陕西、江西、江苏、北京做官12年,做官期间他公正明断,勤政清廉。汤斌居家节俭,每天只买一点青菜、豆腐,因而人称“豆腐汤”;还有因为每日三餐以豆腐清汤为肴,百姓送他雅号“三汤巡抚”,看似戏谑、实为敬重。有一次上任,为不扰地方,汤斌买了三头骡,主仆各坐一头,另一头驮著两副破旧被褥及一个竹书箱就去了。汤斌不仅自己清苦,家人亦随其苦,其妻马夫人“一转身竟有棉絮自袄边散落”。汤斌去世时,家中仅有8两银子,还是他的朋友帮忙才入土为安,被誉为“清朝第一清官”。

汤斌在江苏做巡抚2年多,上疏免民赋税,及时救赈,重农事以兴本业;整修泰伯祠、范公祠等先贤祠宇;整治吴地风气,移风易俗,去奢华,返淳朴。为吴地百姓所推崇。因此在泰伯庙内立“长生碑”。

年6月24日完成

泰伯庙的汤公长生碑

作者简介:

陶然,网名:苏公子。年10月出生,祖居苏州。高级经济师。苏州悦读人生读书会会员。平素喜欢藏书、读书、写作。写有《香干集》、《收藏旅踪》、《浮生散记》、《城市的年轮》四本随笔小册子。近年来开始研究苏州乡土文化和习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