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

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www.zhuedu.net/

  《史记》不仅是史学、文学的宝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具象的历史人物事件背后蕴藏着民族文化性格与观念。赏析《史记》,学生能感悟中华文化的思想和魅力,挖掘民族文化的根源,体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一)民族性格   《史记》中充斥着民族关怀,体现中华民族背后的气质与格局。   1.民族大一统。   《史记》具有平等的民族观,认为华夏各族同祖同源,主张民族平等、友好与团结,如《五帝本纪》中塑造“人文始祖”黄帝的英雄形象;《夏本纪》中歌颂禹建立夏朝的伟绩;《匈奴列传》和《平准书》中反对穷兵黩武,追求团结融合的理想社会。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民族观,更反映出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心理,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多元一体、团结统一的民族性格。

  2.讲求道义。   《史记》塑造了一群奉守道义的仁人义士,有深明国家大义的爱国志士,有为捍卫仁义献身的贤德之士,有以死报答知遇之恩的侠气义士。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道义精神,不仅是作者的理想人格与人生价值观的寄托,更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追求。

  3.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具有中庸思维,讲究中正中和,不偏不斜,《史记》同样能体现这一民族气格。其一,折中评论真实的历史人物。司马迁不以成败品评人物,而以客观中庸的角度全面还原历史事实,如杰出但残暴的君主秦始皇、反暴秦却以暴制暴的项羽、兼具雄才和痞气的汉高祖刘邦等。其二,寻求物欲与精神的平衡点。《史记》在高歌人性美时,也正视合理的欲望和需求,“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可通过勤俭致富,以利养义,但不可取不义之财。

  (二)民族观念   《史记》呈现了“天”主导自然、政权、个人的民族天命观,要求君主施以德政、礼奉上天,个人以德养性、顺应天命,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这样的天命观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信仰与历史观念。

  1.民族信仰。   中国古代民间多崇拜神祖、信奉巫术、讲究阴阳、相信天命等,司马迁经过实地调查考证,将大量史料收录于《史记》中。   人类自古便有图腾崇拜,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特色下更崇尚祖先崇拜。《五帝本纪》记载受天命而王的五帝,《高祖本纪》有“刘温梦神”“高祖斩蛇”的传奇故事,《封禅书》《孝武帝本纪》描绘封禅祭天活动,民间相信鬼神而“穰田”去邪除恶的祭礼等,无不反映了崇拜神祖的民族信仰。

信天奉祖伴随着巫术信仰,《史记》包含了大量占卜、相面的记录,如《赵世家》的梦卜、《项羽本纪》中范增观刘邦之“气”,还专列卜筮活动《龟策列传》和专司卜筮职者《日者列传》。中国古代朴素哲学认为阴阳是宇宙一切事物都具备的两大对立面,在方位上左东为阳、右西为阴,即左上右下;因右手有力灵活又有了权势体系左卑右尊的观念,由此形成了复杂的官职礼数尊卑、宅院格局、服饰搭配等风水宗法形制。《史记》有多处记载,如“东向坐”的项羽、“虚左”“从东阶上”的魏公子、“位在廉颇之右”的蔺相如等。

   2.历史观念。   对于历史的发展,人们大多相信因果,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讲述人物性格对命运的影响,揭示了历史的必然性。如对汉兴秦亡的结局,作者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用刑法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指出秦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最终得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的报应。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充分肯定吴起的文武才能对军事贡献,但其为人违反仁礼,对君母妻友不忠不孝无情无义,最终惨遭贵族杀害,“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天注定的因果并不意味人不可为,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充分肯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如孔孟等的学术思想创新、管仲商鞅等,贾谊晁错等的经济改革、孙子吴起等的军事革新。同时,司马迁对因果报应的天命论持怀疑的态度,如在《伯夷叔齐列传》中提出质疑:“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可见其历史观在“究天人之际”时由“天定”转向“人为”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持历史发展的眼光对待《史记》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时辨别其是否存在历史局限性,去芜存精,取其精华,挖掘其在当代的普世意义与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