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入春秋、战国之交,西部霸主秦国却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内乱时代。秦怀公四年时,庶长晁突发内乱,率大臣围攻秦怀公、逼迫他自杀,改立秦怀公之孙秦灵公为君。四十年后,秦国另一位庶长再度发难,废黜了国君出子,改立秦灵公之子嬴师隰为君,是为秦献公。秦献公即位后,立刻秉持“一国不可以有二君”的理念,杀死了出子母子,还将他们的尸体沉入了深渊!
短短数十年,秦国内乱频繁。此时,秦国长期的竞争对手晋国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室没落,韩、赵、魏三卿族强势崛起,并在公元前年获得王室承认,正式迈入了诸侯行列。晋国一分为三,整体实力大为削弱,照理而言对秦国是个大利好。可不巧秦国自身也陷入内乱,而三晋却纷纷改革图强。尤其是三晋中的魏国,在魏文侯治理下,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等众多名臣良将,励精图治,实力大大增强。趁着秦国内乱,魏国在河西奋力扩张领土,一度沿着北洛河修筑了坚固的长城,对秦国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三晋强势崛起的大背景下,秦献公却在此时谋朝篡位,简直就是乱上添乱,秦国还会有机会吗?
可在十一年后,秦国却迎来了极其重要的一个时刻。公元前年的一天,周王室突然派太史儋(dàn)前来访问,并对秦人说出了一番惊人的预言:“周以前与秦合在一起,后来又分开了。但分开五百年后,将会再度合而为一;合并十七年后,将会有霸王出现!”
太史,是史官之长。因为史官长期专研历史,往往具备强大的预知后事能力。西周末年,周王室太史伯阳就曾预言了西周的灭亡,并且还为郑桓公提前规划了一家三代的发展蓝图,堪称一位神人。如今另一位王室太史来到秦国,又说出了这么一段玄而又玄的惊人预言,难道秦国国运将要大变了吗?
不过,太史儋这段惊人的预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关于太史儋这段惊人的预言,其实在后世争议较多。
东汉学者应劭就认为,“周孝王封伯翳之后为侯伯,与周别五百载;至昭王时,西周君臣自归受罪,献其邑三十六城,合也。”按应劭之说,周孝王封秦祖非子之前,周、秦是合在一起;非子受封之后,周、秦分开;直到秦昭王吞并东、西周,周、秦再度合二为一。周孝王执政是在公元前年~前年,秦吞周是在公元前年左右,二者相距六百多年,明显与预言中的五百年相差甚远。
三国时代的韦昭对此给出了新的解释:“周封秦为始别,谓秦仲也。五百岁谓秦仲至孝公强大,显王致伯,与之亲合也。”秦仲受封是在周宣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周显王致伯,是公元前年;二件事相距年,又不足五百年。况且以周王室致伯来说明周、秦再度合而为一,显然有些勉强。
到了唐代,著名学者司马贞再次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周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号曰秦嬴,是始合也。及秦襄公始列为诸侯,是别之也。自秦列为诸侯,至昭王五十二年,西周君臣献邑三十六城以入于秦,凡五百一十六年,是合也。云‘五百’,举其大数。”司马贞的说法,也许是与预言符合得最好的一种解释了。不过,他提到的秦襄公列为诸侯之年是依据《史记》;假如按新近发现的清华简《系年》,周平王东迁之年可能是在公元前年。如果秦襄公因护送王室东迁有功而被封诸侯,那么也应该是在这年前后。如此一来,秦襄公被封诸侯与周被秦吞并之间相隔就是五百零四年,而不是五百一十六年,与预言之说更为接近。周灭亡后十七年,秦始皇剿灭嫪毐,开始亲政,这是天下“霸王”出道的正式标志!
除此以上种种,历史上还有其它的解释。但整体而言,司马贞的解释最为合理,也就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了。
不过,对现代学者而言,这么玄妙而精准的惊人预言,可信度显然不高。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这是后人假托预言以证后事——在《左传》中,这样的预言比比皆是,不值得信赖。
古往今来,众多学者纠结于王室太史这番惊人预言的真假,可往往却忽略了另一关键点。太史儋的这番惊人预言,无论真假,都是周王室主动对秦国的示好。为什么周王室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派太史儋来到秦国?
东周王室,历史上原本并非正统。
西周覆灭后,因为背负着弑父篡位的恶名,周平王根本得不到天下诸侯的认同。为与西申国及西戎势力相抗衡,天下诸侯在崤山以东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王,号称携王。后来携王大失人心,周平王才在晋国与郑国鼎力支持下东迁洛邑,最终战胜携王而成为天下唯一的王。因为这段历史,东周王室的合法性长期遭到天下诸侯质疑,虽然东迁成功,但没落已不可避免。在诸强争霸的春秋时代,没落的王室也被迫依附于各方霸主,才能安然渡过了一次次的危机。
王权虽已没落,但周王室的立场依然坚定。
春秋时代,霸主既有来自于诸夏,也有来自于中原所鄙夷的蛮夷。可周王室公开认同的霸主,基本都是承认王室地位的诸侯。典型如楚国,虽然周王室偶尔也与之合作,但从未公开致伯于楚。即便是楚庄王邲之战大败晋国后,周王室公开承认的霸主依然是晋国。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夷狄之别。当然,晋国自身的强大更是其中关键。
自从城濮之战以后,周王室与晋国之间就密不可分了:晋国有实力,周王室有名份,二者密切配合,催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晋、楚争霸时代。直到春秋晚期,晋国霸业衰落,王室与晋国之间的矛盾才隐隐爆发出来。著名的王子朝之乱,就可看出晋国对周王室的控制远超乎人们想象:因为周景王曾得罪过晋人,他看中的王子朝就始终当不了太子!后来,在晋人强力干涉下,王子朝被迫出逃楚国,标志着王室中的“拥晋派”大获全胜。
虽然名义上周天子才是天下之主,可周王室哪里敢违背晋人意志行事?
正因晋国长期挟制着周王室,尽管东迁时秦人也不乏功劳,可自崤之战秦、晋交恶后,周王室与秦国的交往也不得不疏远了。
就此而言,周王室突然派出太史儋向秦国公然示好,时机显得极不寻常。
三家虽然分晋,但也继承了晋国衣钵,与秦国的对立依然存在。此时,魏文侯已经去世,可魏武侯时期的魏国,依然十分强大;韩、赵二国虽然稍逊一筹,可相比于周王室,仍然是巨大的大象。周王室公然向秦国献媚,就不怕惹恼三晋吗?
或许,这时周王室对三晋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像春秋时把晋国当作依靠了。
公元前年,魏武侯与赵敬侯、韩哀侯一起,彻底瓜分了晋国。如果说王室将韩、赵、魏列为诸侯是三家分晋的起始,这次则是三家彻底将晋国消灭了。次年,韩哀侯又强势吞并了郑国,还把国都直接迁到了新郑!
周王室上上下下都时刻记着,“我之东迁,晋、郑是依!”如今王室成功东迁的两大功臣国,两年先后灭于三晋之手,周王室怎么能不感受到“唇亡齿寒”的恐惧?
当年鲁昭公被“三桓”赶出鲁国,最终死在晋国时,晋人史墨就提出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思想。三晋既然敢向自家国君下手,说明他们已完全接受了史墨思想,完全不把所谓的“君臣大义”放在眼里了!这才是周王室最为无助的时刻:韩国吞并郑国后,意味着三晋已将周王畿团团包围;只要三晋想下手,那周王室就是群狼中的羔羊、任人宰割!
为避免重蹈晋国覆辙,周王室迫切需要找到另一个强大的依靠。
此时东周大国中,齐国虽强,但距离周王畿太远;况且齐国正处在田氏代齐的历史转折期,无力参与外部事务。越国虽然是春秋最后一任霸主,可勾践死后内乱频频,实力大减。楚国虽然强大,也与三晋摩擦不断,可夷狄之别让周王室难以信任。思来想去,唯有西边的秦国才是最佳选择:秦国既与三晋对立,地理位置也不远,历史上还曾经是王室的忠实盟友。
所以,周王室才派出太史儋来到了秦国。
更何况,秦献公坐稳国君之位后的奋发图强,也让秦国显现出了复兴态势。
早年间秦灵公死后,嬴师隰因为不得立,逃到了魏国。(《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此时的魏国,在魏文侯治理下,正处于全盛时期。嬴师隰逃入魏国,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学习吸收东周先进国家先进治理思想的历程。
三十余年过后,秦简公去世,留下了两岁的出子来作太子。因为出子太过年幼,其母掌控了权力,重用太监扰乱朝政。秦国百姓因此怨声载道,贤良大臣也纷纷隐匿不出。
得知此状,嬴师隰毫不犹豫得定下了回国的决心。可辗转多处,他都无法入关;后来他不得不进入北狄之地,然后绕道焉氏(今甘肃平凉西北)进入了秦国。在秦国诸多大夫的拥戴下,嬴师隰最终成功篡位,是为秦献公。
国君之位稳定后,嬴师隰马上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秦献公元年(公元前年),废除了殉葬制度,为人才仕秦消除了后顾之忧(《史记·秦本纪》);秦献公二年(公元前年),在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区西北)筑城,强势挺进秦、魏边境线(《史记·秦本纪》);秦献公六年(公元前年),将蒲、蓝田、善明氏三地改为县,以加强秦中央集权(《史记·六国年表》);秦献公七年(公元前年),首次在秦国设立贸易市场,加强商业贸易发展(《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献公十年(公元前年),建立户籍制度,将秦人按五家一伍加以编制(《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年),再次将栎阳改为县……(《史记·六国年表》)。
秦献公这些改革举措,都是借鉴于他国;虽然不如后世商鞅变法那么全面,却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国力。公元前年,秦军与三晋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解州东南)大战一场,结果斩首六万,取得大胜!周王室见此,不失时机地再次派人前来道贺,并赐予秦献公黼黻。公元前年,秦军进攻魏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再次获胜,还俘虏了魏国大将公孙痤!
秦献公当上国君后,秦国复兴势头已十分明显。
由此看来,周王室当年主动向秦示好,是多么地及时!在晋、郑二国先后灭于韩、赵、魏之际,无助的周王室转而投靠了秦国,以获得短暂的安全。不过,就向秦示好的时机而言,周王室确实不乏能看清局势发展的高人——王室太史儋的惊人预言,不但是主动向秦示好,更是看清了三晋即将衰落、秦国就要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