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春秋时期那种“畅所欲言”的氛围,各种学术思想得以自由发展,各派大家都得以有实践他们思想的机会。只是,最后一统天下的却是不尚儒学的秦国,但是,对此天下学子并没有放弃。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论谁做统治者,都得依照“祖制”。
然而,秦始皇却不会搭理他们,秦国几代当家人都遵循的是法家的治国理念。到了秦始皇统治时期,更是将此发挥到了极致。最终,秦国在实践法家的学术中,不仅见证了自己国家的强大,还见证了自己如何灭了六国,这就让秦始皇对法家治国更加推崇备至了。
那么,秦始皇对于儒生,是不是真如一些史书记载的那般呢?
看看司马迁是如何说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了这一历史事件,而它的起因还是离不开秦始皇的“长生”目标。
当时,秦始皇让两位术士侯生和卢生寻访仙药,但是,世上哪有什么仙药,这二位自然就找寻不着了。于是,侯生和卢生为了替自己开脱,不仅大肆散布秦始皇的坏话,还逃跑了。试想一下,秦始皇能不生气吗?他感觉自己被人给当猴耍了。
对此,秦始皇是这么做的:“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于是,御吏们有活干了,对诸生挨个问话,最后的结果是:多人坑之咸阳。司马迁对这段历史的记录是“焚《诗》、《书》,坑术士。”详细内容见《史记·卷·儒林列传》。
可见,“诗书”绝对是焚了,那这“诸生”皆是“儒生”吗?
此事因术士而起,他们应该是主要被诛之人。那么,为何司马迁“坑术士”的结论,后来被改成了“坑儒”了呢?还得感谢一个人和一本书,此人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当时,扶苏劝说秦始皇:“天下刚刚平定,用这种重刑,恐怕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而扶苏是这么定义诸生的:“皆诵法孔子。”为此,有很多学者认为:当年坑的就是儒生。于是,有本书《古文尚书》直接将此事件归纳为了“焚书坑儒”。虽然,此书后来在清朝被鉴定为“伪造”,但是,这一说法倒是植入了人心,究其原因还是秦始皇本人。
再来看看鲁迅是如何说的: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在后人评述秦始皇的伟绩时,其中,中央集权制得分不低。在秦始皇之前,是分封制,从而,有了后来诸侯国林立的局面。不过,在一些诸生看来,这是祖上留下来的就该继续继承。而当年,秦始皇开创了“郡县制”,等于是将大权牢牢的握于自己的手中。这在不少诸生看来,绝对是“匪夷所思”之事,怎么能脱离老祖宗定的规矩呢?这样国家能长久吗?
除此之外,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吏治治国,而且尝到了好处。试想一下,秦始皇会让自己的国家再回到老路吗?封一堆诸侯,最后架空自己的权力,秦始皇绝对不会让这种历史重演。然而,秦始皇若是对儒生真的不喜,那博士淳于越怎么有机会当上高官,还能发表自由言论?其实,秦始皇重用宰相李斯,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只是,学派之间往往都是“我上你下”的竞争状态,很难做到融合。当时,李斯就驳斥了淳于越的“分封”观点,并提出,要禁止读书人“用古说今”。秦始皇很是赞成李斯的观点,言论自由固然有利于学术发展,但是,言论不统一会极度干扰权力的统治。看来,秦始皇很有远见,国家要真正做到长治久安,就要排除一些干扰的声音,不然的话势必就是一盘散沙。
于是,儒家的一些经典书籍就遭殃了。
当时,哪些书可以保留呢?
民间可保留医药、卜筮、农书之类,博士也可保留《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诗经》、《尚书》等。在秦始皇看来,老百姓就是读了这些书,才喜欢到处议论,从而造成了大家思想认识的不统一。如此一来,天下诸生能不恨秦始皇吗?
秦国的百姓就算了,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吏治。但是,那些六国的百姓,本来就对亡国之事抱有怨恨,现在连书都不让读了。不但要学法,还得拜官吏,更不得私自学习。可见,此时的百姓对秦始皇已经没有了任何好感。
旁观者清,后来的汉代很是尊重读书人的想法,并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事师古”。即使现在进行了分封,后面也可以寻个理由拿掉。
试想,秦始皇当年若能妥协一步,是不是秦朝可以走得更远?
如果事情都能靠“折中”的办法解决,那世界可能还是混沌一片。正是法学在秦国的发扬,才让秦始皇有了诸多创新的想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只不过,当年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却是以摧毁文化为代价,使大量史籍毁于一旦,真是让人感到惋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