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文王、周公、孔丘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伊尹傅说公孙敖都是一代贤相,他们的光辉一直照亮着中华年的灿烂文明,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伟岸,他们的真实长相如何呢?还有那个被我们嘲笑了几千年的叶公,真的是个口是心非的家伙吗?
荀子告诉我们,唐尧个子很高,虞舜却是矮个;周文王长得高,周公旦却很矮;孔丘是高个儿,馯子弓却是矮个子。
关于子弓是何许人,史家大多认为是孔子的弟子冉雍仲弓。在一时无法考定或确解的情况下,不少专家名家习惯于牵强附会,这种粗暴的做法非常常见,这是一种滥用学术权威的恶行。我比较赞同徐州师范大学网名为“红瓦屋图书馆”的观点,他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经过研究推论,子弓应该是孔子的易学传人。
我认为比较可信。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方面看,荀子列举的尧、舜、文王、周公、孔子等都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和开创者,冉雍要名列其中显然是不够格的,荀子不可能把冉雍与这些伟人相提并论,因此子弓一定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人物。
从正面分析,“天道自然、天行有常”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孔子的易学思想一脉相承,子弓就是孔子和荀子之间的思想桥梁,因此荀子十分推崇子弓(荀子在其它章节还将谈到他),“孔子——子弓——荀子、孔子——子思——孟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两个流派,因为孟派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荀子和子弓被刻意打压,所以他们的事迹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荀子把尧、舜、文王、周公、孔子、子弓放在一起比较便顺理成章了。唐尧禅位于虞舜,虞舜既得“中道”,文王发扬而演八卦,周公将文王的思想发扬光大,奠定儒学的根基,孔子则将儒学推上了顶峰,成为儒家的圣人,并作周易十翼,子弓继承孔子的易学思想,荀子承子弓之衣钵,开创儒家新的流派。
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於呼!祗之哉!昔微矵中於河,以复有易,有易伓厥罪。____清华简《保训》(周文王给武王的遗嘱)
我们再来看看孙叔敖和公孙吕是什么模样。荀子说,卫灵公有一个大臣名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却有三尺长,而额头又只有三寸宽,但鼻子、眼睛、耳朵一样也不缺,这样一个怪人,他的名声可是震动天下。楚国的贤相孙叔敖,出生于期思那里的乡下人,秃头而颅骨高耸,却善于指挥兵车作战,楚国的战车在他的指挥下,邲之战大败春秋霸主晋国,一战而奠定了楚庄王“春秋五霸”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先介绍一下“白公之乱”的故事。
楚平王为太子建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为夫人,野心家费无忌发现孟嬴很美,就怂恿楚平王占为己有,好色成性的楚平王居然将孟嬴调包娶作自己的夫人。后来事情败露,费无忌又多次诬陷太子建,楚平王起了杀心,太子建被迫逃亡,追随他的大臣伍奢(伍子胥的父亲)被杀害。
太子建几经周折出入郑国,郑国待他不薄,他却要联合晋国里应外合灭了郑国,郑国就把他杀了,建的儿子胜逃往吴国。令尹子西召回胜,并把胜封在白地,所以叫白公胜。白公胜屡次请求子西攻打郑国,为父亲报仇,子西从大局出发都没有答应。有一次,晋国攻打郑国,子西反而派兵救援郑国,并于郑国结盟以共同抗衡晋国。白公胜于是对子西恨之入骨,发誓要杀了他。
后来吴国攻打楚国,被白公胜击退。白公胜就以进献战利品为名,进入楚国都城郢都,在上朝的时候,把令尹子西(公子申)、司马子期(公子结)都杀了,后来把子闾(公子启)也杀了,白公胜自立为王。
封在叶邑的子高,就是“叶公好龙”故事里的主人公叶公,从蔡地赶回都城,叶公可不想叶公好龙故事里描述的那么窝囊,他在楚国的威望很高,所以轻而易举地就平定了叛乱,白公胜自杀身亡。叶公一人身兼令尹和司马二职,但国家一稳定,他就辞去了所有职务,回到叶邑养老去了。
所以,荀子说,叶公子高,身体弱小矮瘦,走起路来好像衣服都撑不住的样子。白公之乱,令尹子西、司馬子期都被白公杀害,叶公率兵进占都城,诛杀白公,平定叛乱易如反掌,他的仁义和功名被后世称道。
所以评判一个人的功业,不是测他的身高,不是量他的胖瘦,也不是称他的体重,而要看他秉承志向的情况。高矮胖瘦,形貌美丑,难道值得讨论吗?
皋陶与尧、舜、禹合称“上古四圣”,一直担任尧、舜、禹的司法官,以正直闻名,他的儿子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伯益长子继承父爵,是赢秦的祖先,大禹又分封伯益次子在徐国,因此徐偃王是伯益的后裔。《述异记》里说,徐偃王出生是是个肉球,被父王抛弃,是一只狗把他叼回来的,有个独居老妇人用温水把球卵化开,出来一个婴儿,有筋无骨。长大以后成为了徐国的国君,徐偃王以仁义著称当世。
荀子说,徐偃王的容貌,眼睛往上翻可以看见头顶的桁梁;孔子的容貌,脸方而丑,像戴了一个凶恶的面具;周公的容貌,单薄枯瘦,像一根枯死的断枝;皋陶的容貌,毫无表情,想削了皮的瓜果;西周开国功臣闳夭,满脸鬓须看不见皮肤;殷商武丁中兴名相傅说的容貌,身体驼背,像长了一个鱼鳍;商汤名相伊尹的容貌,脸上须眉皆无。大禹走路一跳一跳的,商汤一只脚高,一只脚低,虞舜的眼睛有两个瞳仁参合在一起。
周围的人是评论他们的志向抱负,以他们为榜样,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学问呢?还是只比较他们的外形,分辨他们的美丑,而欺侮藐视他们呢?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大小,美恶形相,岂论也哉!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____荀子《非相》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