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起来添丁进口是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是指家中增加人口,血脉有了继承。当然后来也引申出在商业上的含义,表示进了新货,新商品,或者说是引进了新的科技。而生男子叫添丁。生女子则是进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这跟古代徭役赋税体系脱不开关系。
添丁进口一词最早出自《唐才子传》卷八:卢仝,范阳人,号玉川子。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为谶云。
丁古代通常指能任赋役义务的人。《史记·律书》: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秦汉时有丁男、丁女之别,丁男必须承担徭役和兵役。丁是古代土地租赁、服务提供、兵役的重要基础,如西进(16-60岁)代缴50亩,查丁男(13-15岁,61-65岁)代缴25亩;
为服役,征兵打仗,都是由家里男人人数的组合比例决定的。说起来好像有些税不用女子交,徭役不用女子服好像是占了便宜。但其实是对古代女子地位低,不被尊重的一个提现。仅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到恶意了。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且基本上是男耕女织。所以男子叫添丁,也意味着,家里添了新的劳力,更意味着能有土地种。这对土地重要且神圣的古代平民来说代表什么应该能明白。之所以添丁是古代大喜之事,就是如此这般了。古代更是有喜添新丁之说。
女子叫进口,口字简单来解释,就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易·颐卦》:自求口食。一个口自然代表一个人,口具有量化人口的意义。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含义。女子一般也不拥有土地,所以更和丁越走越远。
不能承担强劳力的土地耕种,更不拥有土地,可想而知在那个土地是一切基础的年代,女子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男女性地位的不平等从这一个词中就可见一斑了。
那么男女不平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的呢?今天主流的历史研究上都将第一次农业的大发展时期定义为男女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时间段,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是古埃及,古印度,包括黄河流域的古文明。
所有的文明都经历过所谓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阶段,那是一段母系氏族的时期,因为在农业还未出现,或者说早期的农业工具,农业技术,还没有得到发展前。
在采集,编织等等女性能获取更多能量,所以自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社会结构一直持续到农业的发展。出现了水利灌溉,出现了农具,出现可农作物的培育,出现了冶铁技术。
这才让男丁正式接管了社会上层,因为在体力上男丁天然的比女性强,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情况下导致了这个结果。
中国古代也正是在这样的时期进入了宗法制,男性主导宗家,女性属于男性。这才有了所谓男尊女卑。一样随着男性主导地位的巩固,女性地位低也就不奇怪了。这才有了《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句话也不难看出,统治者当然是被统治者之纲常,不出意外,到了明朝,有了程朱理学的出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集权到达了顶峰,对女性的压迫也一样。见微知著,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同古代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理,不过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剥削。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添丁进口这样的词语本就是在男尊女卑这样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下出现的,而在语境上,丁这个字也比口代表的更多,无论是其代表的壮劳力,还是宗法制社会结构的形成,还是其与徭役赋税所挂钩,都表明这个字意义重大,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都有丁的贯穿。
相比之下,口无论是代表多添一张嘴吃饭。还是其代指人口,都是表层的,肤浅的,不做更多解释就表明其不受重视地位,往往被无视才是最大的卑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任何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总结:无论是地主阶级的出现,还是男权社会的确立,都是在生产力发展下的产物。从夫为妻纲,到君为臣纲不过都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宣传。当然到了今天添丁进口广义上代表家里有了新生代,男女之别越来越模糊了。
不再有人会特意区分添丁还是进口,也是今日男女越来越平等之下的进步。我们拥抱今天平等下的蓝天,也要了解昨日男尊女卑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