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宫刑侮辱的司马迁,为何还能活着著出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讲上天将重任交个一个人的时候,会先磨炼他的意志,锤炼他的身体,让他忍饥挨饿,处于贫困之中,事事皆不如意,以此激励这个人的心志。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也许就是这样一个被上天委以重任的人。

司马迁性格耿直,为人刚正不阿,因替李陵败降而辩解,被汉武帝误认为讽刺其宠妃李夫人战败归来的哥哥李广利,而被下狱。后又因家中贫寒,无力交付赎金,被处于宫刑。何其悲哉,何其不幸,但司马迁却忍辱负重,并没有意志消沉,出狱后花十四年多时间奋力著出《太守公书》,即现在被称作的《史记》。

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人公认《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多年的历史故事,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豪情壮志抒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司马迁也被称作历史之父。

也许你没有读过《史记》,但一定听过里面比较鲜活的人物故事,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凤求凰、廉颇的负荆请罪、张骞的西域之行、屈原的慷慨赴死、西楚霸王项羽的乌江之刎……

不禁让人感叹司马迁为何能受极刑,而精神不倒,坚持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曾谈到过,宫刑是最下等的刑罚,但凡受过宫刑的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对于文人来讲,是无比大的耻辱。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一起同车而行,孔子便认为是一种耻辱,于是去了陈国,不再回卫国。又如汉文帝允许太监陪坐,袁丝立刻脸色大变。如此看来,人们对受过宫刑的宦官,太监是极其鄙视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司马迁出狱后肯定少不了受人冷眼,被人指指点点,恐怕文人武将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可他还是回宫做起了中书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修编圣贤书,探究原因有三点:

一、父亲之遗命,著《史记》以全孝道

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年间,其父司马谈,任太史令,想继承祖先遗志,恢复以往的家族荣光(其祖上做过太史官,掌管天文要事,在上古虞舜、夏舜时期就取得过显赫功绩,但后来没落),曾立志撰写一部继《春秋》之后的时代大作,故醉心于史学研究,收集各类考究资料,算是《史记》的总设计师,但天不遂人愿,后因病未能陪同汉武帝一起参加泰山的封禅仪式,心中郁郁寡欢,至命不久矣。

但是,司马谈在弥留之际告诫司马迁要继承其意志,继续编写《史记》,这是属于他的孝道,接替他成为新的太史令,继续先祖的事业,光耀门楣,而后才能立足于世上,传颂天下。百善孝为先,司马迁谨记父亲教诲,丝毫不敢忘记。一想到心中的信念,父亲一生未完成的理想,司马迁从容面对极刑,不露惧色,在坚忍与屈辱中,撰写出父亲惦念的史学巨作。

二、鸿鹄之志在胸,勇者不惧

司马迁个人的抱负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希望用史记来探寻事物本质,了解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知晓古往今来朝代更迭变化的规律,形成一派独到的理论学说。《史记》作为司马迁鸿鹄之志的载体,必然是他一生的执念。

同时,司马迁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游历天下,考察民间文化,修编史实要志,先后到过长安、江陵、湘水、九疑山、长江、钱塘、会稽、姑苏、淮阴、临淄、河南等地。因此,司马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纵观天下奇闻异志的际遇,这也为《史记》的撰写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死亦何难,生才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如果司马迁此刻不堪受辱而去,就会如同一粒风沙埋藏于大漠,无人知晓。而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了名节去死,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前有左丘失明著出《国语》,后有孙膑遭膑脚之刑出《兵法》。况且人生在世,哪有不受辱的?如果韩信不忍胯下之辱,就不会有后来的拜官封侯之耀。司马迁是何其智慧,他要完成心中之志,那怕是如此屈辱的活着。

三、正义直言,不藏私心

司马迁一直认为自己对李陵败降的评价是客观的,不藏有私心,他刚正直言是被汉武帝误解了而已,而自己并没有犯下什么罪恶的行为。

李陵平时为人忠孝,行为廉洁,懂得谦让,具有国士风度,能做到在国家危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仅领5千兵马,深入敌后军事要地,连续作战十多天,歼灭敌军人数已远远超过自己带兵人数,但被敌人主力军围剿才败,后投降敌军,或许是在另找机会再报效汉朝。

如今李陵虽败,但他杀敌的功劳也足以代表他的本心了。这是司马迁对李陵的客观评价,汉武帝误解易导致他下狱受刑,但并不意味着他真的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所以他内心是坦荡的,不惧活于世,不惧后人评说!

司马迁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是一个具有大智慧、大勇气的人,更是一个正直、忠孝之人,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不要因为有些压力,或心情郁结,或没有随自己心意等等,便想寻死觅活,多看看司马迁的遭遇,要坚忍地活着,勇敢的活着。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不想死的如鸿毛轻,而选择了忍辱负重而生,终将名作《史记》带给后人传颂,共计篇,完成了他属于太史令的使命!

#史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