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上善若水,职场与官场的底层逻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恒也!

(这是永恒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他听任万物兴起而不干涉,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以及翻译。

《酷说老子》第八章(6):无为而治李世民,秦朝为什么灭亡?

㊣政善治。

01

所谓“政善治”,就是化繁为简,变动为静。如此方能使朝政自然清明,天下自然太平。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叫《种树郭橐驼传》。

说是一位姓郭的驼背老人,善于种树,远近闻名。有人询问秘诀,他回答说:

“哪有什么秘诀?只是顺应树木的天性罢了。”

因为他种树只是培土浇水,顺其自然而已。其他人就不一样,忧心太重,照顾太勤。甚至抓破树皮检验生枯,摇动树根查看松紧。所以驼背老人最后感叹道: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同样的道理,有些统治者的政治制度即是:

虽曰治之,其实乱之。

02

像一统中国的秦朝,强军百万,战车千乘。为什么从陈胜吴广起义后,短短两年间就灰飞烟灭?贾谊的总结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①

那么,秦始皇不施仁义,施什么呢?施刑法,而且是严刑酷法。秦始皇通过“恐惧”慑服人心,但是当人民的“恐惧”汇成大海的时候,就会转化为一种极其不稳定的能量。直到有一天焕发出滔天巨浪,随时能倾覆浮载其上的任何君主和政权。

所以秦朝的政治与老子的理念正相反,即:

变简为繁,以动扰静。

跟秦朝的法律比起来,即使是善于在空中织络天罗地网的蜘蛛也自愧不如。

03

我随便从《秦律十八种》里面选几条有代表性法律,一看便知:

一,在大街上倒灰,脸上就要被刺字。

二、耕牛的腰围每瘦一寸,主人受笞刑十下。

三、偷摘价值一钱的桑叶,罚服徭役三十天。

不止如此,农民每亩地播种的数量(像谷子必须每亩一斗,大豆必须每亩半斗)。甚至是官员出差时,根据职位的不同,每顿饭小米和菜羹的份量,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三菜一汤还是四菜一汤,吃错了都会受到严重的处罚。

04

如果你有一天忍无可忍,也千万不能在大街上互相议论。为什么?因为还有“妄言罪”、“以古非今罪”、“非所宜言罪”三颗地雷等着你去踩。这些法律的执行,势必需要庞大的监察队伍,缺乏人力怎么办?

鼓励老百姓互相监督,互相揭发,互相指证。

如此一来,老百姓在政府面前彻底变成了透明的裸体人。仿佛置身于十九世界著名法理学家边沁设计的“环形监狱”中一样,不,监狱中没有人身自由。所以更准确的说,是生活在《》的世界里,借用乔治奥威尔的一句话表达:

“无论你走到哪,都会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凝视着你。②”

05

我们试想,在这种高压的生活状态下,除非秦国可以一直不停地对外掠夺才能勉强压制住人们心中的革命火种,否则的话,纵然四海升平无战事,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可能获得安宁,为什么?

民心如水,天下如湖。秦朝的法律如同盘踞在湖心的飓风,无时无刻不在搅动着人心。以至于最后刘邦攻入咸阳,约法三章就能轻易让百姓归服。

因为天下浑浊太久,刘邦选择了沉淀,选择了化繁为简,变动为静。这就叫政善治。后来汉朝依然选择休养生息,沉淀人心和民力,所以开创了“文景之治”。

06

贞观之初,唐太宗认为百废待兴,百姓又难以教化,向群臣询问治国良策。

有的人主张霸权;有的人提倡集权;有的人建议大病用猛药,乱世用重典;

只有魏征说:

“大乱之后,民心思定。静之则安,动之则乱。③”

唐太宗半信半疑,但最终还是采用了魏征“抚民以静,偃武修文”的政策,结果三年便天下太平。自那以后,唐太宗对《道德经》拜服的五体投地。不仅钦定道教为国教,还非要追认老子李耳是自己祖先。

以至于瞒过了不少历史学家,宋朝编撰的大型图书《册府元龟》就上当受骗,愣是把黑言诳语写成了白纸黑字。

07

后来唐太宗还感叹说: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④”

看来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转》,其实剽窃了李世民的创意。那么李世民呢?当然是剽窃了老子的思想。老子难道就是原创吗?非也!但老子剽窃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大自然中“水”的规律。

这就是老子“政善治”的思想魅力所在。

1、《过秦论》

2、《第一章》

3、《贞观政要卷八刑法第三十一》

4、《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酷说老子》第八章(7):职场之谜:为什么能力最强的人往往做不了大领导?

㊣事善能

01

有一天,子夏问孔子:

“老师,颜回这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了不得啊!仁德超过我。”子夏又问:“子贡如何?”孔子回答说:“子贡也了不得啊!口才胜过我。”子夏再问:“子路如何?”孔子回答说:“子路同样了不得啊!勇毅高过我。”子夏最后问:“那子张如何?”孔子回答说:“子张当然了不得啊!庄重强过我。”

子夏一头雾水,于是站起来拜了拜孔子:

“老师!请您认真回答,他们四人个个都是比您厉害的精英,为什么甘愿给您当学生?”孔子莞尔一笑:“来,坐好!我告诉你原因。颜回仁慈有余,威严不足,他的善良缺乏锋芒,所以不如我;子贡雄辩有余,敦厚不足,他的口才缺乏约束,所以不如我;子路勇毅有余,思虑不足,他的执行力缺乏指导,所以不如我;子张庄重有余,胸襟不足,他的正直缺乏包容,所以不如我。”①

其实,孔子的意思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我没什么特长,就是比别人更中庸而已。”

而且,孔子还表示:

如果有一个人同时兼备他们四个人的特长,来换我的“中庸”,没门!我不换!

孔子为什么不换?很简单,因为孔子拥有的是高级领导力,而他们拥有的只是高超的能力。你一定会问:

“难道领导力和能力不能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兼容吗?”

答案是——不能!这么定论当然有点极端,但如果换句话来表述你可能更容易接受: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能力越大,气量越小;气量越小,领导力自然就越低。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妨从一个典故谈起。

02

贞观初年,唐太宗让封德彝推举贤能,但是封德彝迟迟没有动静。有一天唐太宗就问:“朕的人才哪去了?”封德彝回答说:“并非我不尽心,只是当今世上没有奇才啊!”唐太宗骂道:“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你没有一双识人的慧眼,怎么能反过来污蔑天下没有奇才呢?!”②

显而易见:

封德彝的观点是天下没有奇才,唐太宗却认为是封德彝没有慧眼。

请问,双方孰是孰非?其实他俩的观点都没有错。问题在于,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03

曾国藩曾经在家书里,阐述过四条用人的原则:

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如果你信以为真,捧着这四条原则去按图索骥。那么当你有一天跑遍五湖四海、踏破三街六巷时候,就会跟封徳彝一样陷入迷惑的困局,什么困局?

发现天下无人可用。

为什么呢?因为同时满足这四条原则的人,只有两个地方能找到:

一个是在历史书上,另一个是在投胎的路上。

退一步说,即使天下真的有如此贤士豪杰。以每个人一生相识相知的概率来说,也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你的视线里。所以,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定四条这么高的用人标准呢?因为那时候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特点就是:

以自己为中心,偏离正常的人性。

比如:

他们以为自己能吃五个馒头,所以其他人也应该差不多;自己能跑五公里,其他人也应该差不多。自己不贪钱,其他人也应该如此;自己不怕死,其他人也应该如此。

那么当他们发现其他人并没有具备他们所期待的某种特质时,会怎么样?很简单,他们的体内会同时产生两种“气体”:

一种是生气,一种是傲气。

这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便很容易扭曲理想主义者的认知,他们会觉得:

自己是对的,世界是错的;自己是超能者,其他人是低能儿;自己道德高尚,其他人品格低端。

这就是历史上那些理想主义者之所以会恃才傲物的根本原因,请问,如果一个企业让他们当大领导的后果是什么?一个国家让他们当大领导的后果又是什么?后果就是:

他们眼里往往只看得见自己的光环,而难以发现其他人的优点。

即使发现了其他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他们也会从各种角度、找出各种理由来告诉自己,这个优点并没有那么耀眼。

04

楚汉战争期间,有一个历史细节:

项羽对受伤的士兵关心有加,有时候甚至“涕泣分饮食”,但是帐下的部将每当有功劳应该被封爵的时候,项羽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总是拿出封印左看右摸,爱不释手,甚至摸平了棱角,也不忍心给出去。③

为什么?韩信说,这是妇人之仁。没错,可谓一针见血。韩信的言外之意其实是,项羽气量小。可项羽为什么气量小?很简单,因为能力太高。

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公元前年,陈胜吴广起义。项羽随叔叔单刀赴会,他一个人在会稽太守的府衙内斩杀了近百名守卫。那一年,他23岁;巨鹿之战,各路诸侯畏首畏尾,集体当乌龟,只有他率领楚军破釜沉舟,以5万兵力横扫秦军40万。那一年,他24岁;彭城之战,大本营被端,他率领3万骑兵连夜赶回,只用半天便将刘邦56万联军击溃。那一年,他27岁。④

如此战绩,应该算得上是天之骄子吧!司马迁也曾忍不住感叹说,项羽一生经历七十余战,从未有过败绩,除了最后的垓下之战(乌江自刎)。其实许多人可能没注意到,项羽死的时候,仅仅只有30岁。而当时的刘邦,已经54岁高龄。

05

现在请问,如果你是项羽:

在你的眼里,全天下有几个将领能算得上及格?

别说是普通将领,连韩信这种“兵仙”当初在项羽面前提意见的时候都没有存在感,所以后来才投靠了刘邦。没错,正是因为项羽的傲气蒙蔽了他的双眼,所以使得他几乎失去了发现人才的能力。这种现象我把它称为“能力诅咒”,就好像牛顿看谁都弱智一样,贝多芬看谁都像乐盲一样,当然这么表述肯定有点极端,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社会上凡是在某一方面能力高强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几分项羽、牛顿、贝多芬的影子。

所以,一个超能力者如果当了大领导。久而久之,就会在企业内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他们愈是苛求人才,愈是找不到人才。愈是找不到人才,愈是苛求人才。

最后,原有的人才渐渐流失,外面的人才也会渐渐远离。

06

其实曾国藩写完“用人规则”以后,没多久便幡然悔悟。于是果断推翻前四条,补了一句:

大抵有忠义血性的人就可以了。

可惜,许多人并不具备曾国藩迷途知返的觉悟,倒是继承了封德彝顽固不化的执念。以一种给圣贤刻碑立传的精神,为全天下的普罗大众制定标准。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是:

天下无人,天下人无能。

殊不知用人就好比潜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天生拥有强大的心脏,可以裸潜一百米的深度。普通人裸潜十米就是极限,专业潜水员也不过是二三十米,甚至不会游泳的人也多如牛毛。岂能以顶尖潜水员的心脏抗压强度将所有人都诊断成心脏病呢?与其让所有人拼命而徒劳地学习潜水,不如合众人之力打造一艘潜水艇,直接深潜到一万米以下。

所以一个顶尖的领导者者:

需要的并不是专业潜水技能,也不是一群专业的潜水员,而是一个专业打造潜水艇的团队。

这种整合众人资源的创造能力,就叫做“事善能”(道德经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领导力。因为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人,只有全面发挥别人潜能的人。朱元璋就曾经说过一个著名的论断:

“任人之道,因材而授职,譬如良工之于木,大小曲直各当其用。”⑤

可见在一个真正“事善能”的国度里: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天下人没有无用之能。

也就是说:

一个顶尖的领导者必须心明如镜,可以照出人的原形,可以鉴定出每一个人的能力,并加以发挥和利用。

07

讲一个老典故:

刘邦曾经问韩信:“如果我当将军,能带多少兵马?”韩信回答道:“陛下不过能带十万。”“那你呢?”“我多多益善。”“那你怎么屈服在我手下了?”韩信答了一句名言:“陛下不善于用兵,但善于用将。”⑥

可谓是一语破的!刘邦自己也亲口承认: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⑦

由此可知,一个好的领导者在于:

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事必躬亲,越权自任。

所以荀子说: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⑧

列子曰: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⑨

08

其实,楚霸王项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违反了主道与臣道。项羽就属于“自贤而不知贤”,能独当一面,却无法整合天下贤豪做自己的臂膀。刘邦则恰恰相反,是“不自贤而知贤”,虽然一无所长,但他能周转众人,使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众所周知,项羽的核心团队大多是贵族、诸侯或者各路山大王,而刘邦的核心团队里除了张良算是贵族子弟以外,其他人并不是什么社会上公认的“杰出青年”,甚至很多都是“贩夫走卒”级别的边缘型人士。

比如:

萧何只是小小的狱吏,曹参是比他还低一级的狱掾;樊哙是屠狗专业,韩信是赖皮出身;周勃曾经兼职给死人吹鼓奏乐;陈平一度负责给乡里祭祀分肉;灌婴的本职是摆摊卖丝织品,后来从军队清洁工做起;夏侯婴的本职是给衙门养马驾车,后来从小县吏发家。

没错,就是这么一群世人眼里的“乌合之众”却被刘邦点石成金,最后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万人敌项羽。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遑论是普罗大众,就连具备历史眼光的司马迁,在感情上都始终难以接受项羽竟然会是失败的一方。

所以楚汉争霸的本质:

与其说是一方豪杰败给了一介流氓,不如说是一只狮子率领的羊群败给了一只羊率领的狮群。

也就是说,“不善用人”败给了“知人善用”。况且,当一群狮子心甘情愿跟随一只羊奔跑的时候,羊还是“羊”吗?当然不是,它只是看起来像“羊”而已。说不定,是一只麒麟。

09

其实马云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一个管理理念,他说:

很多竞争者嘲笑我不懂技术,但恰恰因为我不懂技术,所以阿里的技术是三家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腾讯)中最强的。

为什么?马云接着说:

因为我崇拜工程师,所以我没有办法跟我的工程师吵架,而如果我是一个内行,我的工程师可能就会很悲催,我大概会三天两头就要忍不住指点他们一下。幸亏我不懂,我才好奇,我才敬仰,我才让工程师做技术上的决定。

10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一天项羽跟刘邦说:

“老匹夫!你除了逃跑什么都不会,敢不敢跟我互换技能?”

刘邦的回答肯定是两个字:

“没门!”

因为刘邦拥有的是顶尖的领导力,而项羽拥有的只是顶尖的能力。

11

最后再声明一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

只有在更高层次的对比中,刘邦的能力才显得弱不禁风,项羽的领导力才显得像小学生。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刘邦的能力和项羽领导力都远远超过普通人。

我们要学习的是,当自己身处更高平台的时候,如何在能力和领导力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既不受“能力”的诅咒,也不受“领导力”的蒙蔽。唯有如此,方称得上是“中庸之道”。

其实在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刘秀、李世民、赵匡胤、成吉思汗等等。他们既拥有顶尖的能力,也同时具备顶尖的领导力。

所以说到底,领导力难道不也是一种能力吗?而且在社会管理学的意义上,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1、《列子仲尼第四》《淮南子人间训》

2、《资治通鉴唐纪八》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4、《史记·项羽本纪》

5、《明太祖宝训卷三》

6、《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7、《史记高祖本纪》

8、《荀子大略》

9、《列子说符》

《酷说老子》第八章(8):圣人孔子,竟然一直有不忠叛国的想法?

㊣动善时

01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切行动都契合时宜。

春夏为雨,秋天为霜,冬天为雪,一起都合乎自然,应乎变化,所以《易经》当中有一句话说:

“随时之义大矣哉!”

但是我们有一个普遍的偏见:

雨,利泽万物。霜和雪,是天地间最冷酷的杀手,比如霜冻,就是农作物死亡的罪魁祸首。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众所周知,霜是当气温下降时,天地间的水气凝结而成。凡是有物理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

当水气凝结成霜时,不仅不会吸收热量,反而会释放出热量。

如果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

天地间的水气是为了阻止气温的下降,才舍身成霜,杀身成仁的。

也就是说,

霜不仅不是凶手,还是农作物的救命恩人。

02

雪的命运同样如此,由于雪有很强隔热功能。所以本质上,雪就相当于是一件裹在土壤身上的羽绒衣。而且根据科学测定:

每一升雪,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是施了一次氮肥。

但是,霜和雪的所作所为,却遭受了所有人的一致唾骂。用老子的话讲,这就是: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03

为什么要讲霜和雪的故事呢?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同样有一些人。他们的命运,步了霜雪的后尘。他们有着霜雪般的不世高行,却同样背负了霜雪一样的千古骂名。

04

在五代时期,有一个人叫冯道(~)。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斥之为:

“奸臣之尤!”

欧阳修写《新五代史》骂他是:

“无廉耻者!”

为什么冯道会如此不受待见呢?主要是因为他的丰富的跳槽简历,刷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的三观。冯道从政三十余年。历仕五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契丹),共侍奉十一位国君。而且始终都在将相三公之位,可谓权倾一世。但是他的私生活却含霜履雪,像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圣徒。

05

他起码有三不贪。

他一生清贫,从不受贿。家乡遭饥荒,他倾尽家财救济百姓,自己则住在草屋度日。

契丹加封号给石敬瑭,众人怕担骂名避之不及。冯道自愿领命受往,化干戈为玉帛,救黎民于水火。

他从不接受将士们送给他的美人。契丹北撤时,他凡是见到被劫掠的中原妇女,就赎出来寄养于尼姑庵,找到她们的家人后再送回。

包括司马光和欧阳修也无法找出他的道德上的瑕疵,只好指责他不守臣道。但也有人说,冯道不贪财名色,但他贪权。这种指责属于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请问,孔子周游诸侯各国十五年,算不算贪权?

不只如此,鲁国的家臣公山弗扰在费邑图谋叛乱,召孔子任职,孔子亦动身前往。子路不高兴地说:

无处可去就算了,为什么要去他那里呢?

孔子却回答道:

“只要任用我,我能将鲁国变成第二个东周。”①

可见,孔子也贪权,关键在于贪权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贪权,那叫小人行径;为了百姓的利益而贪权,则是菩萨心肠。

06

难道让全天下的英雄豪杰全都不问世事,不出吕巷。隐居于南山之南,北山之北,自绝于西天东海。天下就能自动太平,百姓就能获得安宁吗?所以孔子喜欢的与其说是权力,不如说是权变。什么是权变?

“动善时”就是权变。

所以孟子称赞“无可无不可”的孔子是:

“圣之时者也。②”

套用林则徐的一句话: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毁誉避趋之。”

07

契丹刚入主中原时,耶律德光问群臣:

“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不知该如何应答。冯道站出来说:

“此时佛祖出世也救不得,惟皇帝能救得。”

于是人人都唾骂冯道阿谀奉承,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但是这些正人君子们却只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人间还有生死存亡的大事。更不知冯道这一句马屁,拯救了多少万无辜的百姓苍生。连欧阳修也不得不承认:

“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冯道一言之善也。③”

08

孟子曾经打一个比方说: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子溺水,施以援手,权变也。④”

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其实就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看重自己的名声。哪怕百姓沉溺四海,他们也充耳不闻,坐视不理,死守“礼节”而不肯“权变”。反而站在原地痛骂那些“援之以手”的人是不守“妇道”、不尊“臣道”、不服从“鸵鸟道”。什么是鸵鸟道?

遇到问题便将头埋进沙堆的逃避之道。

鸵鸟道?还是冯道?这是一道乱世文人们的人生必答题。

当然,冯道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做的。所以即使你选择了“鸵鸟道”也无可厚非,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政治情操。但是起码你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选择了第三条道:

蝙蝠道。

什么是蝙蝠道?

09

明朝大文学家冯梦龙在《笑府》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则笑话:

凤凰过生日,百鸟飞来祝贺,唯独蝙蝠不来。

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

“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傲慢!”

蝙蝠蹬了蹬脚说:

“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吗?”

几天后,麒麟大寿,百兽前来祝贺,蝙蝠依旧不来。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

“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

蝙蝠拍了拍翅膀说:

“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着吗?”

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聚。谈到蝙蝠的事,凤凰和麒麟都感慨道:

“天地间竟然生出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是无可奈何!”

不过,故事里的蝙蝠还是太笨了。人就聪明多了,他们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用。在欧洲,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是一只蝙蝠,可以左右逢源。

在鸟的国度里做鸟,在兽的国度里做兽。

10

他就是法国政治家塔列朗(——)。就像冯道被称为中国官场的“不倒翁”一样,塔列朗被誉为法国政坛的“变色龙”。拿破仑骂他是:

“小偷!浑蛋!丧尽廉耻的人!”

英国政治家约翰莫莱斥之为:

“邪恶的念头严重地扼杀了作为一个人的本性!”

他的跳槽履历,比之于冯道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从政数十年,一生效命于六届政府。

从路易十六转向共和国,从共和国转向督政府;从督政府又转向拿破仑,再从拿破仑转向复辟的波旁;最后从波旁又转向路易菲力浦政权。

而且始终担任外交大臣,甚至总理大臣的职务。

11

但是与冯道圣徒品格不同,塔列朗的人生是典型的嫖客心态。他起码有三贪。

他不仅受贿而且索贿,曾明码标价:“一百万法郎以下不收。”

他一生风流不羁,情妇至少两位数以上。

他怂恿拿破仑枪决了当甘公爵,但波旁王朝复辟后。他又欺骗新政府说自己曾秘密营救过当甘公爵,以至于当甘公爵的父亲都亲自登门拜谢。

说到贪权,孔子和冯道在法列朗面前简直是培塿(pǒulǒu)遇见了泰山。法列朗曾说过一句名言:

“在世界上在所有的告别中,再也没有比与权力告别更令人痛苦的事情了。”

在他眼里权利胜过一切,甚至胜过亲情、友情和爱情。

12

然而出乎世人意料的是:

年5月17日,法列朗在巴黎病逝前不久。突然宣布与天主教会和解,对自己的过去表示深痛忏悔,以求灵魂得到上帝的宽恕。

我们再来看看冯道晚年对自己的评价:

“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以三不欺为素。⑤”

一个是深痛忏悔,一个是问心无愧。孰高孰低?孰是孰非?是谁在俗世中沉沦?是谁在信仰里永生?

13

鲁迅先生曾经讽刺中国人没有信仰,认为中国人都是‘圣之时者也’的教徒。其实何止是中国人?放眼世界各地,莫不如此。无论我们承不承认,在人类普遍的观念中:

塔列朗才是“圣之时者”的典范,才是识时务的俊杰。塔列朗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冯道的人生根本就是一个失败的笑话。

可能是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一件失败的作品,所以根本无法认识什么是成功的人生吧。其实冯道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说文》曰:

“以劳定国曰功。”

这六个字,塔列朗这种“蝙蝠侠”根本承受不起。只有冯道当之无愧,因为他真正地做到了“动善时”。做到了“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可惜,世界上大多数人选择了“蝙蝠道”,少数人选择了“鸵鸟道”。只有极个别的人选择了冯道,选择了舍身渡人的菩萨道。

1、《论语杨货》

2、《孟子万章下》

3、《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第四十二》

4、《孟子离娄上》

5、《长乐老自叙》

《酷说老子》第八章(9):历代名宰相挨骂,为什么都不生气?

㊣夫唯不争,故无尤。

01

对于“尤”这个字的解读,一般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尤”,是指“过失”。

意思是:

如果不争,便不会犯错。

那么这种观点能站的住脚吗?不见得。比如大秦帝国为什么短短十五年就灰飞烟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就是因为太过于仁厚,太过于“不争”,以致于被胡亥夺位,最后身死秦灭。所以,不争就不会犯错,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扶苏正是犯了“不争”之错。

02

第二种观点认为:

“尤”,是指别人的怨恨。

意思是:

如果不争,便不会招致怨恨。

那么这种观点能站的住脚吗?不妨来听三个典故。

03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娄师德,因为年老体胖,行走缓慢。有一天跟李昭德一起上朝的时候,李昭德多次停下来等他,不胜其烦。

于是大骂:

“真受不了你这个种地的庄稼汉!”

娄师德呢?不仅不生气,还笑眯眯的说:

“我娄师德不是田舍汉,谁是田舍汉呢?①”

04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富弼,脾气好修养高,有一天在大街上散步,突然遇到一个穷酸秀才。这个秀才嫉妒富弼的功名,故意高声骂道:

“富弼就是一个缩头乌龟!”

这时候一个熟人提醒富弼说,有人骂你。富弼呢?不仅不生气,还若无其事地说:

“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怎么一定是在骂我呢?”②

05

北宋还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吕蒙正,他刚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不久,有一次上朝的时候,突然朝堂帘內有一个大臣指着他说:

“这等竖子小人也能参政?”

四周一片嘘笑,吕蒙正呢?假完全不在意,就跟没听到一样。他的几个同僚们忍无可忍,下令责问此人的官位姓名,但是被吕蒙正制止了。退朝后,同僚们还在愤愤不平,后悔没有查问到底。吕蒙正却说:

“知道了他名字,终身不能忘,不如不知。”③

06

那么问题来了:

娄师德不争,为什么还被人骂“田舍汉”?

富弼不争,为什么还被人骂“缩头乌龟”?

吕蒙正不争,为什么还被人骂“竖子小人”?

他们三个人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弥勒佛脾气,大肚能容,广受尊崇。但是大厦越高,阴影就越长。即使一个人脾气再好,品格再光辉,也无法将所有人的怨恨雪化冰消。这一点,小至雷锋和特蕾莎修女,大至孔子、耶稣、释迦以及穆罕默德都无法做到,何况凡夫俗子?

所以,将“尤”理解为“他人的怨恨”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07

那该如何解释呢?

尤,其实的确是“怨恨”的意思,但指的是并非是别人的怨恨,而是每个人自己的怨恨之心。

所以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你与世无争,就不会有怨恨之心。

08

怨恨,佛家将其称为“嗔”,人心三毒之一(贪嗔痴)。佛家经典《大智度论》甚至说:

“诸烦恼中,瞋为最重。诸心病中,第一难治。④”

为什么呢?《华严经》答案是: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⑤”

没错,“嗔”这个个堪称是潜藏在每个人心中最危险的杀手。小至两个孩童打架,大至两个国家打仗。莫不是起源于“争”这个动机,发酵于“嗔”这个念头。

众所周知,佛门中第一戒律便是“杀戒”。但这只是对外在生命戒律,如果是面对内心的思想,释迦牟尼的主张则恰好相反。他同样提倡众生要拿起屠刀,大开杀戒,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尤其像“嗔”这种暴君,就应该随见随斩,断首除根。

09

《大智度论》当中有这样一番对话,有人问释迦牟尼:

何物杀安隐?何物杀不悔?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何物杀而赞?何物杀无忧?”

意思是:

什么东西杀了它会心中安稳平静?什么东西杀了它不会后悔?什么东西是毒害的根源?什么东西可以吞灭一切善念?什么东西杀了它值得称赞?什么东西杀了它便无忧无虑?

释迦牟尼十分干脆的回答说:

“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⑥

那么如何才能杀掉心中的“嗔”呢?佛陀提供了一个绝招叫忍辱。而老子也提供一个必杀技叫不争。所谓“忍辱”,不正是“不争”吗?看来,佛陀和老子又一次在思想的十字路口上殊途同归。

1、《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

2、(明)郑瑄《昨非庵日纂》

3、《宋稗类抄卷三雅量》

4、《大智度论卷十四》

5、《华严经卷四十九》

6、《大智度论卷十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