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果真有天量黄金消失不见了吗实际上并非

西汉高祖刘邦到武帝刘彻的一百多年间,当属中国历史上最阔气、最“挥金如土”的时代。这两位皇帝的出手之阔绰,足以让今天的人们惊掉下巴,赏赐臣下“金”动辄以千万斤计数。所以很多人认为,西汉拥有天量的黄金,后来却大部分流失了,因为后世朝代再也没有如此“阔”过。

网络配图

那么西汉真的有天量的黄金,后来莫名消失了吗?西汉中后期经过多年的发展,黄金存量比前朝多是正常的,但也并不会远高于后世的存量。我们前面所说赏赐“金”,之所以加引号,因为“金”在古代,并不都指黄金。

《三家注史记·平准书》说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就是说先秦时代,诸侯互相赠送礼物时候,金就被分为三等了。《汉书音义》说到“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银子叫白金,黄铜叫赤金。真正意义上的金子只有黄金。

古代铜锭

我们先看看汉高祖刘邦最惊人的一次“豪掷万金”。楚汉战争中,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大军包围,脱身不得,求和不成,“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史记·高祖本记》)。刘邦不得给了陈平四万斤“金”,贿赂楚国将士,行反间计,方得解围。

汉朝的一斤,据考证约等于今天的克,四万斤也折合今天的10吨。那么这十吨果真都是黄金吗?不见得。

有人说,《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的是“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应该全是黄金了。但《高祖本纪》说的是“金”,太史公老人家没有写清楚也是可能的。个人认为,应当是有大量黄金,但银子和铜也都不会少,都是硬通货嘛。否则仓猝之间,搜集10吨黄金,可能性不大。

刘邦剧照

后来有关的“金”的记载,是真金还是铜,需要结合语境来看。提到“黄金”的次数并不多。

先看刘邦赏赐臣下的记载。高祖二年(公元前年),刘邦的父亲“太公”有个家令(管家),很有“眼色”,劝刘太公说以后切不可让皇帝跪拜你,他毕竟是人主。刘邦知道后赏赐了这个管家,“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这里的金分明是铜了。管家的建议让皇帝满心欢喜,但也不值多公斤黄金呀。

公元前年,刘邦担心韩信谋反,用计将他抓捕后,有个叫田肯的人向刘邦进言,非刘姓皇室,不可封王。刘邦大为赞同,“赐黄金五百斤”。这里是货真价实的金子。

古代的马蹄金

下面该出手更豪的汉武帝刘彻出场了。汉武帝赏赐最厉害的当然是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刚获得皇帝赏识的时候,“召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数日间累千金”。这里说数日之间接连赏赐累计千斤(“汉以一斤为一金”),肯定是黄金,因为那时候朝廷的黄金存量还比较充足。

元朔六年(前年),因大将军卫青连年出击匈奴,战功赫赫,将士们“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史记》)。这就厉害了,刘彻一次性赏给将士五十多吨黄金,折合今天将近两百亿元。刘彻的大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慢慢朝廷的黄金就匮乏了。

山西广武汉墓,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像

后来刘彻专门赏赐卫青和霍去病,元狩四年(前年),卫、霍讨伐匈奴,“得首虏八九万级,赏赐五十万金”,这里就不是真金了。鉴于黄金在当年的价值并不是很高,这五十万斤铜也赏出了两个超级亿万富豪。这时候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不足,因为后面有这么一句,“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已经没有大量金银赏赐战士了。

下面有请西汉最有钱的人出场,梁孝王刘武。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汉武帝的叔叔。他死的时候汉武帝还没登基。司马相如说过“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梁园”就是梁孝王的一处园林,其豪华程度令人瞠目。梁孝王死后,“藏府馀黄金尚四十馀万斤,他财物称是。”

梁孝王剧照

四十多万斤黄金折合今天的多吨,超过亿元,而且梁孝王家其他财物也有这个数目。就算那时的黄金平均纯度不高,梁孝王的财富初步估计也要折合今天亿元以上。这不奇怪,梁孝王深得窦太后的宠爱,是差点当上皇帝的,他又为所欲为,个人财富堪比西汉国库。

5年,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后来发现了马蹄金、金饼等数百斤。海昏侯刘贺在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死后,当过不到一个月的皇帝。霍光只是把他赶下台,并没有没收他的财物。所以刘贺的随葬品有几百斤黄金很正常。

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西汉的黄金存量并非人们想象的天量。各种赏赐和开支,有的用黄金,有的只是黄铜而已。西汉最大量的黄金曝光是梁孝王的多吨;最大宗的黄金支出,不外乎就是刘彻一次性赏给军人五十多吨(后来就捉襟见肘了)。对西汉帝国来说,这个存量属于正常范围。

至于后世很少出现巨量黄金支出的记载,这跟各朝代的货币制度有关。个人认为,并不存在什么天量黄金消失。

参考书目:《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合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