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的小系列《封建女寡妇的多彩人生》中的第一篇,我们来聊聊秦朝的巴寡妇清。
现在有一类电视剧被称为“大女主”,这些剧里面的女主人公都漂亮聪慧、善良机敏,她们能扶大厦于将倾,还能在步步惊心中化解一个个困局。最重要的一点,她们年纪都不大,结局的时候,会有一个相貌、实力兼具的好男人陪在身边。
除了爱情,巴寡妇清符合上面所有条件。
但也因为没有这份爱情,她的处境更难,也更出色。
01
《史记集解》中说:“巴,寡妇之邑”、“清,其名”。可见“巴寡妇清”的名字叫“清”,巴并不是她的姓,而是她生活地区的地名。《史记》中的“巴蜀寡妇清”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日本汉学家写的《史记会注考证》中说“怀,疑女之姓氏。”他认为“巴寡妇清”姓“怀”,应该叫“怀清”。郭沫若先生也同意这一观点。
我只是个历史爱好者,考证不出“巴寡妇清”的姓氏。为方便阅读,本文统称她为“巴清”。
再说一嘴,巴清名“清”是史学家公认的,这是非常牛叉的一点。
古代女子多冠以夫姓,闺名更是不被外人所知。哪怕强悍如武则天,现在也弄不清她具体叫什么。但巴清有名字,她叫“清”,这就比绝大多数女性都要幸运。
并且,她前面的知名女性,诸如秦宣太后、始皇帝母亲赵姬等都没有名,因此巴清是第一个用自己的本名登上正史的女子。
于巴清而言,这是一份,意外的荣耀。
02
秦始皇对巴清另眼相看,这让很多人都认为这俩人有一腿。但,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的这么斩钉截铁呢?因为年龄是硬伤。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的《王杖诏书令》中明确写着“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鲲;女子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寡”。巴清在史料中既然被称为“巴寡妇清”,可见,她见到秦始皇的时候,已经60岁往上了。
秦始皇是见过六国美女的大一统君王,也没有找个妈妈级女友的爱好。比秦始皇大几十岁的巴清,不可能与始皇帝发生情感纠纷。
03
秦始皇不可能喜欢巴清,那么,他为何要对这个女子礼遇有加呢?
说起来挺俗气的,因为巴清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让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笑脸相迎。
巴清的娘家不可考,但她的夫家有钱。她嫁过去的家族世代从事丹穴业,也就是采炼丹砂。这玩意在当年就用途广泛,可以用它制作朱色颜料,可以做镇定剂。始皇帝酷爱丹药,它是必不可少的原料。并且它有毒又防腐,是始皇帝寝陵中的必备物品。
总之,紧俏货。
巴清的夫家在巴蜀之地,而古代巴地盛产丹砂是史料早已证明的事实。守着一个聚宝盆,巴清的夫家又掌握独特的开采技术和冶炼技术,钱,自然是滚滚来。
巴清嫁过去的时候,这家人就特别有钱,大概,能评上省级富豪。巴清在丈夫去世后守业又创业,带领家族一路高歌猛进,登上全国富豪榜的前几名。
她的买卖有多大呢?
据说,家里有白银八亿万两、赤金五百八十万两,仆人上千,依附者上万。
这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长寿县志》记载,秦灭巴国时巴清家族的所在地枳县,全县人口只有五万人。巴清家依附着上万,可见全县五分之一的人都要依靠她们家讨生活。这要是放在今天,也是解决上万人就业问题的优秀企业家。
买卖做得这么大,不怕有人眼红,不择手段么?
巴清霸气的说,不怕。
她有两千多人的私人保镖队,还秘密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用来保护遍布全国的商业帝国。除了国家正规军,她谁也不怕。
04
刚刚说,除了国家正规军,巴清谁也不怕。
可偏偏,国家就找上她了,还是大领导秦始皇直接找她。
秦国打下巴蜀之后对这里的百姓十分优待,但只是暂时的。巴蜀之地是秦楚两国的交界地带,为了顺利拿下南方大国楚国,秦国必须保证巴蜀之地的平安。因此这时巴清还安全。后来秦国一统六国天下无敌手,这些人的命运可就改变了。
为了便于统治,始皇帝“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巴清也在其列。这些人的私人武装自然被打散了,就是武器,也都成了“十二铜人”的某个手指甲。
史书说秦始皇对巴清“礼抗万乘”,这句话并不是说秦始皇与巴清发生了矛盾,巴清也没有胆子与始皇帝把手腕。这四个字,是说“万乘之尊”的始皇帝,对巴清以礼相待。
可是表面再客气,被迫到咸阳的巴清也是被斩断羽翼的金丝雀,如何在这位帝王手中保住家业,是她终日思考的问题。
巴清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已经不可考了,但有一点事确定的,就是秦始皇陵地宫中的一百多吨水银,绝大多数都是巴清进献的。
这得多少钱。
还有人说她出钱犒赏过大秦军队,兵马俑,也有她的一份力。
费尽心力,好在,始皇帝对她印象不差。
05
始皇帝对她印象不差的原因,除了她舍得花钱,还因为她是“没有再嫁的寡妇”。
秦汉时期寡妇再嫁很正常,汉武帝的母亲就是离婚后来到汉景帝身边的,秦宣太后在秦惠文王去世后,也是相当放得开。我想秦始皇对这种现象也是支持的,因为连年打仗,缺人。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赵姬,竟然也在父亲死后找男人,相当于,嗯,不太妥帖的说法,找了个上门女婿。更丢人的是,此人的身份还是太监。
赵太后与嫪毐风风火火,还生了两个儿子。嫪毐更是大咧咧的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假父”。
一个太监如此猖狂,始皇帝表示不能忍。一场政变后,嫪毐被五马分尸,三族被杀。他的两个便宜弟弟被杀,太后被囚禁,虽说始皇帝在舆论压下又把太后接回来了,但想来,他心里是极其不舒服的。
不能明着批评母亲,那就来点软刀子吧。于是,巴清成了典型。
他称赞巴清为“贞妇”,为她修建“筑女怀清台”。
帝王为女子修建纪念台,始皇帝是首创,也几乎是独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纪念台的地点在巴蜀之地。这里是巴清的故乡,但也是嫪毐门客的流放地。
纪念意义和讽刺意义,都有。
以巴清的聪慧,她一定能猜到始皇帝这么做的原因。但又有什么用呢?她没有推辞的资本。更何况,有这层赏识在,也有利于她更好的守护家业。
巴清的丹砂帝国最终结局如何呢?
不得而知了。
我想,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巴清守住了这份家业,但她的后代,守不住。、
这份令人眼红的家产,或许被赵高秦二世糟蹋了,或者被秦汉之交的某位军阀吞了。
而这些事,都与已经安歇的巴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