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像史记这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43966.html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出自《报任安书》中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想起了那个距今已多年史家绝唱《史记》的创始人司马迁,在我们牢记《史记》这部史学巨著的同时,也忘不了这位卓越的创作人,那么司马迁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像《史记》这样伟大的著作?让我们先来看看司马迁的人生经历。

一、思想的启蒙阶段二、思想的成熟阶段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我们现代年轻人羡慕的周游生活,四处游玩,增长见识,之后当了官,又因侍从武帝狩猎、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就是拒绝了一切宾客的往来,抛弃家中一切烦杂事物,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当时国家图书馆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准备完成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这个时候的司马迁意气风发,学业、事业双双丰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不用为生计发愁,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能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就不会到达“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等这些深刻的思想境界。

三、思想的升华阶段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用在司马迁的身上再合适不过,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这次打击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封建政治的黑暗,人性的丑陋,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

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官没什么不同,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这次磨难让司马迁更加坚定了完成《史记》的信念,并且也让他史学思想得到了升华,使他的著作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力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伟大人的思想总是从启蒙到成熟,从成熟再到最后的升华,无一例外,而这其中所经历的痛苦,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