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述春秋十二诸侯,内容中却有14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时期的故事,其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上承《三代世表》,下启《六国年表》。然而,《十二诸侯年表》中却记载了14个国家,原因很奇怪。

《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记录了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十四国,年代起于周共和元年(前年)—周敬王四十三年(前年)。

司马迁把十四国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周、鲁。周是天子,诸侯之主;孔子写《春秋》记载鲁国历史,鲁国也是诸侯中的老大;

第二部分,齐、晋、秦、楚。春秋四大国,对天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都先后称霸过。

第三部分,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这八国是春秋的二等诸侯,具有一定影响力。

记载了14国,除了周天子以外还有十三个诸侯,《史记》中为何叫《十二诸侯年表》,后世有多种说法:

说法1,由于秦国后来统一六国,所以不计入十二诸侯。《史记》记载秦朝历史,称为本纪,而其他诸侯只称为世家。

说法2,年表中鲁国被排在周之后,为十三诸侯之首,因而不计入十二诸侯。这也是为了尊崇鲁国孔子。

说法3,十二诸侯不包含吴国,因为吴为夷狄,在春秋后期才崛起,不应与其他诸侯并列。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史记索隐》:“篇言十二,实叙十三者,贱夷狄不数吴,又霸在后故也。不数而叙之者,阖闾霸盟上国故也。”

这三种说法,哪种更合理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