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关于暴君的代表人物,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来的,应该就是那位断送了商朝年基业的商纣王。关于他的恶行,各种记载满满当当,宠幸妲己,残杀忠良,这位纣王每天不是扒皮就是剜心,要么就是将各种酷刑,当个娱乐节目观赏。
真正让商纣王暴君形象广而告之的,是来自明代的一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就是围绕着“武王伐纣”展开的。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设定,也是源自过去古书记载中,关于纣王的普遍评价,比如:“贱仁多累于纣”、“残义损善曰纣”。
商纣王的形象,果真如此荒淫无道,暴虐寡情吗?我们不妨多方资料记载认证一下。
一天资聪颖,英勇好战?
史记中关于纣王的描述来看,堪称“人杰”。书中这样说到: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皇甫谧《帝王世纪》中称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这也就说明,纣王不仅聪慧过人,还能征善战。
同样的,在《荀子》中也毫不吝啬对纣王的夸赞:长巨娇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瞧瞧,纣王是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良种子选手,不仅如此,人家外形条件也算的上的美男子一枚。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作册般鼋,也再次证明了史书中的记载。这件器物器内壁铸有铭文3行32字:“丙申,王戈于洹,获。王射,(歺又,意为贯穿)射四,率无废矢。王令寝馗贶于作册般,曰:“奏于庸,作汝宝。”
这段铭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商纣王在丙申这天,到今天河南安阳北部的洹水边举行射礼。河中远处突然出现一只大鳖。大型的鳖古时称为鼋(音元),鳖尤其是大型的鳖在当时并不多见,商纣王对着身边一个叫般的人做了一个手势。般的职位是史官,当时叫作册官,作册官除了负责记录商王的活动,还要负责传达商王的命令,是王身边的近臣。
般从箭筒中抽出四只箭,随着一声箭响,箭身飞出,势如破竹,巨大的力量贯穿了大鳖的身体。直接把大鳖钉在了松软的河床上,四肢本能得做着最后的划动。当时的射礼中,必射四箭是一种礼制,象征着君主“能御四方之乱”。商纣王四箭全中之力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时高兴,就对身旁的般说:“我能射中全是你的功劳,这只大鳖就赏给你了,记得要记录此事哟!”
可以说,纣王继位之后,尚且算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君王。他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亡虏逃臣中简拔健步如飞、勇搏熊虎的勇士飞廉、恶来父子为将。
纣王在位时,商朝的领土扩张到鲁北沿海、鲁中南、鲁南和苏北地区。一代君王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便是征服山东半岛地区的东夷部落,颇有战功。“十祀征人方”的胜利,被作册般记录在他铸造的一件青铜甗上:俘获“人方”君主。
商纣王好战,其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从这些史料文物记载中足以说明,商纣王远远没有我们认知上的,是一个完全彻底的暴君。
还有一点,其实也能说明纣王并非是残虐不仁的暴君。
商朝是一个非常崇尚鬼神文化的时代。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是商王朝的王都,河南安阳陆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甲骨。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和甲骨中,不仅展现了商王朝时期灿烂的文明风貌,也出现了令人惊悚的一幕,那就是地上的累累白骨。
史记的《高祖本纪赞》中写道:夏之政忠。商之政敬。这个敬,就是祭祀鬼神。所以,商王朝在祭祀、丧葬活动中广泛使用人牲,将奴隶、战俘用残忍的手段杀害,用来取悦鬼神祖先。这也是商纣王暴行的直接证据吗?
这其实有很大的误解。据考古学家胡厚宜的统计,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中,带有人祭的甲骨总计片,用以祭祀的人牲超过万人。但是,这份庞大的数字面前,攫夺部分人祭记录,出现在商王朝的第23代君王武丁时期,攻击人被杀死献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第30和31代君王,也就是帝乙、纣王时期,献祭的活人数量仅仅只有人。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商纣王的确是断送了商朝,其原因也不是因为他的残暴治国,而是另有他因。毛主席就曾指出过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那么,作为断送王朝的昏君,纣王的一系列亡国罪行,与事实之间相差多远?
二殷商灭亡,全是纣王的错?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将讨伐帝纣罪名归结为:纣王恃才傲物不听贤良劝谏,喜好喝酒和圈养奇珍异兽,专宠妲己使妇人干政,重刑罚不施仁政,广征徭役,大兴土木以及铺张浪费。此类作为对于后世儒家所提倡仁爱道义相较确是相悖。
这也间接指出了纣王形象之所以不断被抹黑,也是因为其的所作所为不为儒家思想所接纳。所以,孔子的学生贡才会如此直白的说:“纣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商纣王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十恶不赦。但是,君子厌恶品德恶劣的小人,所以,什么罪都往他身上摞,随着种种恶性的不断叠加,商纣王也就真成了人们口中的暴君。
后世对商纣王的恶性的构建和叠加,早在民国时期,近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顾颉刚曾在《语丝》杂志上发表过一篇《纣恶七十次的发生次第》,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和概括。文中提到,在纣王身死国灭不久后的西周文献《尚书》《逸周书》中,纣王的恶性远没有后世的多。尤其是据信为武王伐纣时的阵前演讲《牧誓》中,纣王的恶性不过归结为六点:一、酗酒;二、不任用商朝的贵族旧臣;三、任用从各国逃出的罪人;四、听信妇言;五、相信天命在照拂自己;六、轻慢于祭祀。
这些罪名出自周武王之口,也可间接代表了当时世人对纣王的普遍看法。在《尚书.酒诰》中和大盂鼎铭文中,都记载了纣王因为嗜酒如命而怠慢了天神,这是商朝灭亡的首要原因。一个王朝的君主都嗜酒至此,臣民纷纷效仿也就不足为怪。整个国家从上到下整天以酒度日,各个醉眼惺忪地失了理智。这样的王朝,怎么可能不灭?
商朝灭亡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指的便是商人的腐败奢靡。
早在夏时,商还是夏时期的一个小部落。商的始祖叫契,他和虞、舜、禹生活在同一时期。由契到汤,共十四世,这一段是“先商”时期。契的第六世孙叫亥,后人以“王”尊称他,所以叫王亥。王亥生在夏朝中期,距今多年。他和儿子上甲微是先商时期“让商族变得伟大”的关键人物。
王亥做过两件大事,让商的实力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第一件是饲养家畜,驯养牛马
郭沫若《中国史稿》说:“传说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就是驯养牛马,作为运载的工具。”相土是契的孙子,他发明了马车,给马戴上马笼头,加以训练,让马拉车驮物,这让原是游牧部落的商族也能够从西北迁徙到中原一带。
到了王亥时代,光是用马拉车、运货、作战远远不够,而且西北草原的马也不适应中原气候,死的很多,人们又要用手提肩扛货物。王亥用了“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办法驯服了野牛这一庞然大物,并用牛代替马拉车,还发明了双辕牛车,不仅帮助商成为“车轮上的部落”,克服地域障碍,迁徙到宜居之地,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农牧结合,使部落大为兴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逐步得到扩大。王亥因此被学者称为“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
驯服牛成为人类的生产工具,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
《易·系辞》曰:“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管子·轻重戊》说:“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皂”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牛马都被驯服,成为运输工具,这大大便利了天下的黎民百姓。
第二件事,开展商贸活动
当商部落的粮食、家禽、造的工具多了以后,除本族人用之外,还有不少剩余。王亥就从剩余物品中拿出一部分,放在其他氏族部落常去的旷野。隔几日再去看,发现物品已被取走,其他部落的物品则放在那里,这就是交换的成功。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王亥遂经常率领部落成员赶着牛车,带着帛、黍、粟以及牛、羊到外部落进行物物交易,“肇牵车牛远服贾”。
“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外族部落如此称呼当时商部落的的贸易使者。随着交易量逐渐增大,王亥成为了当时的首富。
以王亥的这一贡献,堪比新时代的马云,利用新的技术工具,推动贸易的发展,传播商业的文明。因此王亥死后,享受到殷商后代给予的最隆重的祭祀。王国维评论说,王亥“祀典之隆”,不只是因为他是先祖,而是因为“其为制作之圣人”。
所以,这在考古学界已经是一个基本共识,商的强大是从王亥的商业贸易这场经济革命开始的,持续不断的商业活动使商族粮食日益增加,国力日渐强盛,终于在汤的时候取代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的商业也就变得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可就是这样一个以商业为中心的经济导向,也成为了商朝毁灭的原因。
商朝是一个商业国家,这样就使得国家对于土地没有太大的欲望,他们需要的是占据地理上的中心位置,需要的是商业上的便利。随着奴隶主和贵族阶层财富累积的日益增大,酒文化的兴起,商族好酒之风就更甚盛。自商帝、王公大臣以至庶民酗酒成风,疲态尽显,奢侈享受、贪生怕死,自私短视,“朋家作仇,胁权相灭”,一派衰落腐朽的模样,而且以至于“一国失日”。
关于纣王不重用贵族旧臣,这还得从商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高层的矛盾斗争说起。商朝建立之初,由于苦心扶植的继承人太丁病逝,成汤只好留下遗命,嘱意其他几个儿子采取“兄终弟及”的顺序,依次继位。这种传为模式,不可谓不奇葩。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襃帝太甲,称太宗。”
这一段,说明了商初早期高层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是非常尖锐和频繁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商的中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日趋尖锐,出现了“九世之乱”的局面。《史记·殷本纪》载:“帝阳甲之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仲丁死后的九世之乱,一直到了公元前12世纪,第19代国军盘庚迁都与河南安阳才稍稍平息。可见,内斗造成了政局的混乱,这会造成国力的衰退和诸侯的叛乱。统治者想用迁都的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中商以后迁都频繁,这就是一些文献中常说的“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即中商以来的五次迁都。
商朝时期君主对宗室贵族的忌惮和猜疑由来已久,不能一口气把帽子全扣在了纣王一个人的头上。这其实是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导致的诸多无谓的斗争。兄弟继位这种王位继承制,让周文王看出了其中的弊端。最终确立了立子立嫡的王位继承制。王国维曾称周公的嫡长子继承制为万世治安之大计。王国维用两个概述此制度的好处:息争!相比较殷商时期兄弟之间的残杀争斗而引起的国家内耗,这种继承制的确长治久安之大计。它明确了王位的唯一继承者,透明而具有合法性,避免了太多不必要的内耗争斗。
所以说,殷商王朝的毁灭的原因归结商纣王一人之错,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商纣王算得上是暴戾不如先祖,光那几个祭奠用的人牲,也足以说明;拓土有功于国,纣王帝辛东征,解决了殷代武丁以来历朝未能彻底解决的夷人反叛问题,这便是最好的证明;要论暴行,他比不过秦始皇,要论好战,比起项羽脑子一抽,火烧阿房宫来说,他远要清醒理智地多,商朝本就是以商业为主,保持商路畅通和维护正常国际贸易体系是国之根本。说他淫侈,周文王一努力,一百多个儿子生了出来,想象一下他睡了多少个女人?康熙帝儿女也有几十个,也是一代明主圣君。反观商纣王死时六十多岁,有记载的儿子只有一个,他兄弟有记载的倒有三个。
任用各国出逃的罪人,也被商朝继任者周朝和商朝遗留贵族共同指责纣王重用小臣,主要指的是纣王重用奴隶出身的人为管理国家的重要官员。还有纣王的禁军也是由奴隶组成。这其实是中国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理想模式。意思是任用道德高尚的人治理国家,国家就兴亡发达。其实,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没有具体操作标准可循。还有纣王的禁军也是由奴隶组成,实际上,这是纣王的改革,这种政改和军改削弱了商朝军事贵族(如,商王叔叔比干,及商王三个哥哥)和分封贵族(如姬昌,后来的周文王)的权力,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动了他们的奶酪和蛋糕。
纣王的军改和政改是不可行的吗?中国历朝历代建国之后,所实行军改方案和政政方案,都深深打上商纣王的烙印。例如,秦始皇的军功制,让奴隶有机会成为军事贵族。隋唐发明的科举制,让寒门子弟有机会参加国家管理。所以说,商纣王的改革性质是打破世袭制,避免社会各阶层的固化。他的改革无疑具有前瞻性。
纣王,处在从商业文明转向农业文明的过渡期,他的一系列改革无疑是非常超前的,正因为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才会导致失败。商王朝的灭亡,不能全部归结到他一人身上。
历史上的纣王,有功有过,究竟是谁,将他的形象塑造成了暴君的形象?
三各取所需,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纣王不可颠覆的暴君形象
关于纣王是不是罪有应得,早在西汉初年,一场关于武王伐纣究竟是不是正义的辩论,就非常精彩。
汉景帝时期,道家黄生和儒生辕固生在朝堂上发生了一场辩论,辩题就是武王伐纣的正当性。道家黄生的观点是,汤武的本质是以臣弑君。他说:进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下,反因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作为臣子,不能匡正君主的过失,而是取而代之,不是弑君是什么?辨方儒生辕固生无奈地祭出杀手锏:照你这么说,汉高祖刘邦代秦而立,难道是不正义的?
这一句直接捅了马蜂窝,再辩下去,汉朝的根基都要被动摇了。汉景帝急忙叫停:都滚,辩你妹!
为何会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对待呢?在辕固生的阵营里,把纣王打造成一个暴君,是为了衬托周武革命的正义性,这其实为了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所以,纣王形象的塑造,就像一个泥娃娃,任由不同的人捏出各种造型来,为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们,首当其冲,是纣王暴君形象的第一代“匠人”。
1)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出了一本宣传道家黄老无为的著作《吕氏春秋》。书中刻画了纣王的恶性:槽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刑鬼候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脯鬼侯........作为璇宫、筑为倾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
这些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吕不韦编不出来的恶性,真可谓是骇人听闻。纣王哪像个君王,这就是个恶棍。但实际上,这些恶性历史文献中绝大部分都没有记录。吕不韦之所以选择纣王充当《吕氏春秋》的反面典型,大体也就是因为,此著作想要表达的是君主肩负一国兴亡,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恣意妄为。
2)诸子百家的助力
再比如,法家著作《韩非子》中,也是如此刻画纣王:纣为肉脯,设炮烙,登槽丘,临酒池。
那个时代,纣王的形象被描摹的比乌鸦还黑,深究其原因,在那个诸侯称霸的时代,各个诸侯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统治稳固,国家强大。所以,他们广开大门,招揽学者们争相阐述自己的治国理论,“百家争鸣”的各位学者们,为了更好的论述自己的观点,当然需要一个反面教材,起到警示君王之心。
从夏商历代的君王中来回挑拣,也就只有自焚于火,倾覆社稷的纣王是最合适的。所以,对于诸子的思想家们来说,纣王事实上是个什么样的君王不重要,他们只需要他们想要塑造的那个纣王。
到了西汉,汉武帝独尊儒家。儒家对纣王形象的编排那更是愈演愈烈,没有最恶只有更恶,借纣王之恶,来论述儒家仁政爱民的合理性。而商朝真正灭亡的原因,没人感兴趣,更加不受重视。
就连,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对于纣王很多事儿,也收录了诸子百家们扭曲变形过的事迹。这一点,早在民国时期顾颉刚引领的疑古思潮中也认为:真实的历史会随着岁月而不断流失,在不断传播中不断损失细节,而变得愈发面目模糊。
纣王被歪曲和颠覆的各种黑暗形象,正是顾颉刚“古史层累”的最佳代表:中国古史领域,尤其是夏商周三代史,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被人为地修改和增减,以至于现代能够看到的历史记载,已经严重偏离了历史事实本身。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无法代表历史本身,而是人为编织出的,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一面。
3)文人推手
各种历史记载毕竟不具有传播性和故事性,那么,真正让古人在民间流传甚广的,离不开文人的助力。比如“沈约瘦腰”被后人视为四大风流雅事。
那么,纣王的诡异形象,功劳就在明代小说家许仲琳创作的《封神演义》,纣王的暴君形象再一次添砖加瓦,更加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而《封神演义》中纣王的形象,又是来自宋代民间话本《武王伐纣平话》。
宋代,是工商业文化的发达期。市井阶层的迅速壮大,也使得市井文化迎来了繁荣。迎合市井阶层的平话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为了获得听众们的青睐,创作者们以历史上的名人为故事蓝本,增加上神魔色彩,再增添大量针对底层民众趣味的情节,那些原本只能躺在国家图书馆的历史人物,成了市井间互相调侃,玩笑的人物。
再看《武王伐纣平话》中关于纣王形象的塑造:若说三皇五帝,皆不似纣王天禀聪明,口念百家之书,目数群羊无错;力敌万千,叱咤钟声如钟音;书写入八分,酒饮千盅;会挽硬弓,能骑劣马。这其中既有历史记载中纣王的影子,也有民间创作者自己的个人想象。
随着创作者的加工再加工,纣王参拜女娲,调戏女娲的情景和狐妖妲己的出现,成就了纣王暴君形象的最后定型,被民间各个阶层传播。
总的来说,商纣王的暴君形象,是为了迎合不同人的不同喜好,任由后世人随意重建和塑造。比起夏朝的末世王君桀的可考记载不够多,周朝后期乱七八糟一堆乱,不好找反面代表,商纣王是恰好出现在那个合适的时机,可以拿来被当个反面典型。至于他本人的意愿,人都被一把火烧成了灰,谁还管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