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芳带大家了解下中国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名著——《史记》,它像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河上,我们一起来探讨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在人物描写上有什么突出成就与其语言特色。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以“新史体”而获殊荣,而且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名著。梁启超曾说:“其最异于前史者一事,日以人物为本位,故其书厕诸世界著作之林”。这就准确地指出了《史记》注重人物描写的特点。论其成就,略举如下:
一,秉笔直书,拓宽入史人物范围。《史记》之前各大史家,虽不乏“良史”,但总多吸昧之笔墨,追求所谓的微言大义。司马迁则能秉笔直书,力求反映历史真实。他不以成败论英雄,且能如实书写帝王的缺点。前者如将项羽列入本纪;后者如写刘邦贪财好色、猜忌杀戮功臣的无道行径。司马迁不以残者卑,为下层人物作传,不仅撰有滑稽列传,而且还将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列入“世家”,与王侯并传。《史记》的历史人物,不再局限于帝王将相,几乎包括了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物,突出了历史即是“人史’,的特点。
二,人各一面,突出个性。《史记》为人物作传,不但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且着力于人物个性的刻画,做到人各一而,个性独具。如项羽、张良、廉颇、蔺相如、李广等,无不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同时,司马迁不是静态地描摹人物性格,而是在较大程度上写出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勾勒出人物性格变化的轨迹。
三,勾勒生平,详略允当。《史记》描写人物,一般是按照家世、出生、青少年、成年直至死亡的传记顺序进行,注重交代传主性格形成成长的环境—家世和出身,交代历史背景,力求全面反映传主的风貌,体现传主活动的一贯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注重叙述人物成熟的青壮年时期,集中描写重大事件和主要经历,从而使人物主体性格得以充分体现。如写韩信,作者交代韩信“胯下受辱”的少年生活,较为简略,而对于他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则泼墨如注,详加描述。
四,穿插轶事,增加文学色彩。《史记》大量载录传主轶闻遗事。轶事的插入,既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令人可信,同时也传神地呈现出人物风采,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传奇性和文学性。如《留侯世家》写张良为纪上老人进履,体现了张良处事为人的品格特征,生动形象,趣味盎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又是一部文学的杰作,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史记》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仅就其精湛的语言艺术而言,便有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特点。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言其写作为“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因而,他的《史记》在语言上有通俗化、规范化的特征。如《五帝本纪》、《朱微子世家》等篇把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尚书》、《尧典》、《洪范》等史料中艰涩难懂的文句译成汉代通行的语言,与全书形成统一的语言风格。凡他引用经史子传诸书时,皆作意译或改写的加工,使“估屈聱牙”的古文变为浅易流畅的今语。
司马迁在写作《史记》的过程中,不仅借助前人遗留下来的著作,而且转向民间取材,所以,他在语言运用上,吸收了大量民间的口语、谚语、侄语和歌谣,以鲜明、生动地塑造人物,准确、精练地叙事说理。比如《陈涉世家》中的“夥黔颐!涉之为王沈沈者”,表现乡间的土语,《李将军列传》中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写李将军的为人并由此概括出人生道理。
《史记》的叙述语言精练简洁,改汉赋夸张、堆砌、华丽的风格而一变为自然流畅。如《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一段:“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虽用了排比与对偶的方法,但上下文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屈原其人其文,极富感染力。
至于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史记》善于使用符合人物身分和性格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比如,写秦始皇某日东巡,“游会稽,渡浙江”,项羽见之,云:“彼可取而代也。”雄心勃勃,豪爽坦直,刘邦见之,则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感慨,不露声色。由此可见两个人不同的性情。总之,《史记》人物语言各有个性,故栩栩如生,令人读之如亲闻其语,亲睹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