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教授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河南省教学名师。
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尤其是《史记》的研究。
他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开讲《王立群读史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史记》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王立群教授认为,秦始皇的身世之谜,主要是由于《史记》中有两个不同的说法造成的。
一个说法是,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当时在赵国做人质,见吕不韦的姬喜欢,便生了秦始皇。
另一个说法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吕不韦把自己的姬送给秦庄襄王,姬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后来生下了秦始皇。
王立群教授对这两个说法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他指出了其中的矛盾和漏洞,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他认为,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而不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是更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的结论。
他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而吕不韦是公元前年才到赵国游说,把姬送给秦庄襄王的。
如果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姬就要怀孕八年才生下秦始皇,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他应该是秦庄襄王的第十个儿子,因为吕不韦把姬送给秦庄襄王时,秦庄襄王已经有九个儿子了。
如果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互相敌视,而不是互相支持呢?
他的讲解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以及历史研究的方法和价值。
结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过去,也可以启发我们的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