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青网」为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到少年儿童群体中,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九久读书人花了5年时间,精心打造了一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历史普及读物——少年读〈资治通鉴〉。该套丛书共20册,是目前市面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历史普及读物,它通过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一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和人事沧桑,以少年读者感兴趣的方式呈现了历史发展的全貌。少年读如何读懂?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年),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年),共年的历史,卷,多万字,是史记字数的6倍,怎么看怎么不像要把史书弄薄的意思——一样的“文字繁多”。少年读〈资治通鉴〉目标读者是少年读,这套丛书如何打动年轻人呢?出版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特点,这套书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中只有多个字,少年读资治通鉴第3册第6篇还定三秦则用0字的篇幅把刘邦为了东进中原,采用韩信“声东击西”的策略,明着修理栈道,实则奇袭陈仓、夺取关中的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细节十分丰富。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儿读者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此外,这套书还针对重要的历史地名,做了相应的注释,让少儿读者从空间坐标上更好地理解时间坐标上的历史。大量的古代官职、文化知识以及诗歌的解释,对孩子们更深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这套少年读〈资治通鉴〉在内容上,以故事为纲,重新架构资治通鉴,让少儿读者回归历史现场,获得可触、可感、有历史颗粒度的沉浸式资治通鉴阅读体验,采用编年体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出版方负责人解释说,“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循序渐进地展现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让孩子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