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到了安釐(僖)王的时候,已经江河日下,而西方强大的邻国秦国蒸蒸日上,魏国灭亡的结局已经注定,唯一不确定的,就是魏国还能苟延残喘多长时间。安釐王元年,秦军攻下魏城两座,二年,又攻下魏城两座,兵锋直指魏国都城大梁,韩国派兵来救,魏国又割让温邑给秦国,秦国才撤兵同意魏国求和。三年,秦军再下魏城四座,斩首四万。四年,秦军大破魏、韩、赵联军,斩首十五万,魏国主将芒卯战败逃走。魏将段干子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以求和。苏代对魏王说,想得到官位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大王让想得土地的人得到官位,让想升官的人得到土地,这样魏国的土地不割让完了就不会终结。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说,你说得对,但事情已经决定下来,开始做了就没有办法更改。苏代说,赌博的人都知道有利就下注,无利就放弃,您现在说,“事情已经开始进行,所以不能更改”,你的智谋还不如赌徒啊。
魏国货币安釐王九年,秦军攻下魏国怀邑,十年,在魏国作人质的秦国太子死了。十一年,秦军攻下魏国的郪丘。战国之世,诸侯结盟时常以子为质,为表重视,又常以太子为质(其实是以质为太子),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子楚)就曾经在赵国为质,后来被吕不韦视为奇货,运作回秦国为王。秦昭王问手下大臣,现在的韩、魏比起当初比孰强孰弱?大臣都说,韩、魏不如建国之初强。秦王又问,现在他们的臣下如耳、魏齐和从前的孟尝君、芒卯相比,谁更贤能?大臣们又回答说,如耳、魏齐不如孟尝君和芒卯。秦王说,以孟尝君和芒卯的贤能,率领韩、魏的强兵来进攻秦国,还未能把秦国如何。如今由无能的如耳、魏齐率领疲弱的韩、魏军队来攻打秦国,真是自不量力啊。大臣们都说,确实如此。但却有人反对说,大王对天下形势的估计不正确啊。当初晋国六卿掌权的时候,智氏最强,率赵、魏、韩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率领韩、魏在晋阳围攻赵襄子,水淹晋阳,水不没者三版,使赵国危在旦夕,智伯说,我不知道水也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啊,现在我知道了。因为汾水可以淹灌魏都安邑,绛水可以淹灌韩都平阳。所以魏桓子和韩康子畏惧,两人反而和赵襄子合作,共同攻灭了智氏,智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现在秦兵虽强,不会强于智氏;韩、魏虽弱,但还是强于晋阳之时,现在恐怕就是他们要联合起来之时,大王不要把形势看得太简单了!网络图片,侵权即删齐、楚联合攻魏,魏国派人到秦国求救,使臣络绎不绝,秦国救兵不至。魏国老臣唐睢,已经九十多岁了,请求出使秦国。唐睢见到秦王请求秦国援助魏国,秦王说,我已经知道魏国的危难了。唐睢说,您知道魏国危急却不发救兵,是因为您的谋臣以为魏国还不够危急,等形势更严峻时救援魏国才能使魏国更尽心地侍奉秦国,但形势一旦急转直下,恐怕魏国就会投靠到齐、楚合纵的集团中去,增强敌对秦国的力量,希望您三思。于是秦昭王立刻发兵援救魏国。魏安釐王以其弟信陵君执掌朝政,赵国派人对魏王说,如果魏国为赵王杀了范痤,赵国愿意献七十里之地。魏王就派人去逮捕范痤,包围了他的家。范痤爬到屋顶骑在屋脊上对使臣说,与其用死范痤去换赵国的土地,不如用活范痤去作交易。如果先把我杀了,赵国却不给大王土地,那怎么办呢?不如让赵国先把土地划给魏国,然后再杀我。范痤又给信陵君上书说,我也曾做过魏国的宰相,赵国用割地为条件要杀我,而魏王竟听从了,如果秦国也这么要求大王杀您,您怎么办?于是信陵君向赵王进谏,赦免了范痤。魏王因为秦国曾经援助魏国,所以想亲近秦国,愿意跟秦国联合攻伐韩国,以收回魏国失去的土地。信陵君对魏王说,秦人和戎狄一样,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如果有好处,连亲戚兄弟也不顾,如禽兽一般,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当初秦昭襄王年幼,于是宣太后掌权,重用四贵,特别是太后的弟弟穰侯,昭襄王长大之后先罢黜母后,使宣太后忧死。穰侯魏冉是秦王的舅父,拥立昭襄王,任用白起东伐诸侯,使诸侯敛手而事秦,功劳没有比他大的,秦王把他也驱逐了。秦王的两个弟弟没有罪过,却一再被削夺封地。秦王对亲戚尚且如此,何况对魏国呢?如今大王要和秦国共同攻打韩国,如今韩王年幼,太后辅政,要是与秦、魏交战,韩国必定亡国,韩国灭亡后,秦国就会占有原来郑国的土地(郑国灭于韩),与魏国都城大梁相邻,大王以为魏国从此以后还能安宁吗,这会对魏国有利吗?何况秦国不是一个安分的国家,韩国灭亡后必将再起事端,必定要找容易进攻的有利目标,除了魏国还有更容易和更有利的目标吗?秦国据有郑国故地,得到垣雍城,就可以决开荧泽,水淹大梁,大梁必定失陷。从前,秦国在河西晋国故地,离大梁有千里之远,有黄河及高山阻挡,有周与韩把它隔开。但从林乡之战到现在,秦国七次进攻魏国,五次攻入囿中,魏国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秦国在大梁千里之外的时候,祸患就已经如此严重。如果现在秦国灭了韩国,据有郑国故地,离大梁不过百里,魏国之祸必定更为严重。以前秦国压服韩国逼其媾和,现在韩国已经知道必亡,反而送人质到赵国,表示愿做天下诸侯的先锋与秦国死战。诸侯也知道秦国有吞并六国的野心,所以愿意合纵抗秦,我们现在与诸侯合作,向韩国索取故地,韩国必会归还,这样军民不受劳苦就可以得回故地,其功效远远超过与秦国一起进攻韩国,而且没有与强秦为邻的祸害,何必联合秦国呢?安釐王二十年,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邯郸,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大败秦军,因信陵君公子无忌矫诏发兵有罪遂留于赵国。秦国因信陵君不在而日夜攻打魏国,魏国无奈,到安釐王三十年复迎信陵君无忌返回魏国,信陵君率领五国军队进攻秦国,在河外打败秦军,秦将蒙骜战败而逃,秦国闭函谷关自守。秦国到魏国行反间计,魏王疑忌信陵君,信陵君于是称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安釐王三十一年,秦王嬴政即位。三十四年,安釐王卒,太子增即位,是为景湣王。景湣王元年,秦军下魏国二十城,设为东郡。二年,秦军下魏朝歌城,三年,秦军下魏国汲邑,五年,秦军下魏国垣地、蒲阳、衍邑。十五年,景湣王卒,其子魏王假即位。魏王假三年,秦军水淹大梁,俘魏王假,灭魏国以为郡县。信陵君死后十八年,魏国亡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