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生死的描写,秦汉时期的精神风貌

"生存或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个一直缠绕哈姆雷特的问题亦是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泰戈尔亦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司马迁处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却被认定是"评上”,为此遭受腐刑。

韩兆琦先生认为司马迁是自请宫刑的,因为"诬上"一罪是死罪,但汉代有死罪可以赎免一级的惯例,汉代刑罚的第二等级就是宫刑,司马迁"恨死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传于世",所以忍受身体的耻辱来完成父亲的未竟之志。

正体现了泰戈尔的这句话。而《史记》中对生死的描写反映出先秦至汉初人们的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史记》对处于生存和死亡边缘的描写不下百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面对死亡处境,主动赴死。

这种情况下,死亡是必然的结果,主体此时以主动自杀的方式来维护生命的终极尊严,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主体的死亡结局。如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失败而自杀的"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死。"吴楚之乱中楚王戊军败自杀,齐王因为年少"俱大罪为史所执诛,乃饮药自杀。

“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原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牺牲品,其实就是死于忠孝之名。秦将王剪和蒙武破荆军,昌平王亦死,其大将项燕亦自杀。而如果投隆,不但要背上叛主的恶名还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李陵因投降匈奴,结果全家被杀。

中国儒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思想使将相为避免受辱而自杀。李将军因羞对刀笔更而自到死,秦二世将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下狱,案责他罪,这两人因将相不辱"自杀。

点击(最多18字)

(二)在生存与死亡的双向选择中,为坚守的原则而选择死亡。

在传统的君臣关系原则约束下,面对昏庸的君王,正直的大臣便以死谏。"智者不背时而弃利,勇上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吧把比干"见箕子速而不听为奴,则日,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率,直言谏纣。"

"结果被剖心而死。齐布衣王螂义不仕燕,"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离!",遂经其头于树皮,自奋绝应而死。屈原因为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夔,故自沉于泪罗。这种生存和死亡的两难处境,作为臣子的社会的角色已无法履行其忠君爱民的社会职责,通过主动选择死亡来实现主体的生命价值,亦是对昏君的最后抗争。而"忠君"观念在民间的版本则演变为"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对知遇之恩的最隆重的回报。

豫让临死所说:"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无愧矣。"燕田光虽非刺客,但亦受燕太子丹知遇遂自杀以激荆轲之志,侯赢、樊於期之自到皆为此类。还有就是为坚守法律和道德原则,不畏惧死亡。齐国太史兄弟两人因坚持书写"崔标弑庄公",而先后被崔柠杀死,但他们的少弟还是坚持历史真相,崔好最终放弃。石奢不狗私情,其父杀人,其杀之,又自杀。李黎过失杀人,亦伏剑而死。

(三)既然必将面对死亡,就不如选择轰轰烈烈的死。陈涉举事成名,为国而死。哪生因韩信的不合作,主动配合韩信,从容就死。

(四)在生与死的选择中,选择有所为的生。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伍子在死于所谓的忠孝和复仇之间毅然选择后者,被司马迁称为“弃小义,雪大耻”。公孙杵白和程婴的生死对话,公孙问程婴;“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说;“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公孙白为义而死,程为义而生因为生者面对的困难是更大的。选择生就因为生者在困境中生存。某种情况下,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范经历种种磨难,终于名垂后世。正如蔡泽所说;“大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兮?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清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缪辱而身全者下也。

如上面所说,名声被辱没而身体却是完好的,这是最下等的选择,更何况名在缪辱而身不全者?这是更下等的选择了。所以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要尽力争取生的权利。邹阳怕死后遗留不清白之声名,于《狱中上梁王书》,陈明心迹,卒获释。

削通以言避死,身名两全。而韩非因李斯之故没能免死,使秦始皇遗憾不已个时代有-·个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的风尚又是由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行为来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的过程。

所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该时期社会生活的折光,是人们深层社会心理的外在流露,构成了-定历史时期精神气候的主要内容,是审美文化生态的重要方面。先秦至汉初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人们的精神在这个转变中更加品扬积极,而行为也是以刚健笃实为主。这一时期中有很多是被称为“中国的脊粱”的东西。

他们建功立业的大丈夫气魄,任侠尚武的刚烈风气,真帅冲动的豪放性情,讲气节重信义的伦理情操等诸方面无不勾勒出了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而生存和死亡的两难选择中,我们亦可以窥见先秦至汉初人们的整体精神风貌,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人生需要有七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而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先秦至汉初,社会不稳定状态长期存在,人们可以忽视安全,但却需要归属和尊重,强烈要求自我的实现,维护人格的尊严,当时人们的种种行为,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两大方面的体现,而生死问题更是如此。死亡是人的终极,对死亡的态度展示了人对自身生存的终极关怀,它是一个民族生活和生命诸方面情势的综合体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