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史记 >> 史记评价 >> 史记篇五帝本纪

史记篇五帝本纪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m-mip.39.net/pf/mipso_6416852.html

《史记》小序

二十四史是我国史学历史中的隗宝,同时也是我们历史爱好者的必读之作。在这些恢弘巨作中最为有名的则当属司马迁的《史记》。记得在读书时,历史老师要求我们牢记的必考知识点,大家注意了!敲黑板了啊!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背是背出来了,但是啥叫纪传体通史呢?关于纪传体,估计老师都解释过,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说人话就是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这些人物给你们听。皇帝的故事称为“纪”,一般人的故事称为“传”;而通史的意思就是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

我扔掉历史书本已经多年,现在倒是发现这些都不是我记得最牢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形容司马迁的四字成语:忍辱含垢。其中原因就不必多说了,对于学生来讲,没有什么比司马迁的遭遇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了。问题是考试它不考啊!如果历史考试来这么一道题:司马迁曾受过___刑。我相信这道题的准确率会是特别惊人的。

言归正传。《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分五大部分,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刚才说了,皇帝的叫本纪,列传指的是人臣,而表指的就是大事年表,书指的是专题报道,世家指的是各诸侯国。不得不说,《史记》这部著作的确称得上是集天下事之大成,涵盖了人类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人文等诸多方面。所搜集的资料都经过严格的考证,具有比较可靠的真实性。

那么下面我们就用最通俗浅显的语句来介绍一下这部巨著——《史记》!

五帝本纪

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公认的老祖宗——三皇五帝。

“三皇”分别指的是天皇燧人氏、人皇伏羲氏(也作伏羲女娲氏)、原始地皇神农氏。

三皇时代正处于华夏文明的萌芽阶段,社会各个方面都不是很发达,很多史料靠的都是口口相传,其中还有不少为君王歌功颂德的神话传说,因此司马迁并没有从这个时间段开始纪录,而是从三皇之后的五帝时代开始。

“五帝”分别为当时原始部落联盟的五个大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

黄帝大家最熟悉了,被我们成为“人文初祖”,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黄帝原名叫公孙轩辕,后来改姬姓(小时候看封神榜的记忆回来了)。可见当时是没什么百家姓的,今天自己听得不顺耳了明天改一个就行了。对于自己喜欢的儿孙后辈,可以赐姓,这倒是历代帝王都挺热衷的事情。

姬轩辕实施德政,研究人文,操练军队,反正做了很多好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斩杀了著名的凶神蚩尤,得到了众多部落的拥护,当上了盟主。他的正房叫嫘(lei第二声)祖,就是传说中的养蚕宝宝的祖先。嫘祖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大皇子叫姬玄嚣,二皇子叫姬昌意。按理说黄帝的儿子能力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事实也确实如此。据史料记载,两位皇子都在自己的封地成为首领,具体的封地在哪儿也是众说纷纭,大致说老大在山东一带,老二在四川一带,并且都治理得相当不错。但意外的是这两位嫡皇子都没能继承帝位,反而让孙子姬高阳(二皇子昌意的儿子)继承了。看来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建文帝朱允炆也是有所稽考的呀。

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现在无法做准确的定论,但是也不妨碍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来揣测其中的原委。据不少史料记载,黄帝的寿命堪比神仙,活到了岁。但是大家都知道,按照上古时期的医疗条件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何况黄帝戎马半生条件艰苦,更加降低了如此长寿的可能性。因此基本可以断定,岁这个数字是不可靠的。另外,古代无论是史书还是传说,都喜欢将帝王的形象中附加一些夸张的异象异事,譬如描写刘玄德“两耳垂肩、双臂过膝”,描写汉高祖刘邦“左股七十二痣”等等。因此据上面这些信息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推断:黄帝在当时人类平均寿命都很低的环境下,确实活得比别人时间都要长,但是远没达到岁。他的两个儿子也并非没有才能,,而且还是才能卓越,可惜寿命活不过老爸,还没等到继承皇位就已经去世了。因此,按照古时候男人在15岁左右就喜当爹的情况,和当时大多数人只能活到25岁左右的条件,以及在黄帝驾崩之后孙子颛顼已经成年这几方面来推算,黄帝较为准确的寿命大致为55-60岁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

黄帝之后的第二帝就是他的孙子颛顼帝(zhuan-xu全为第一声)。姓姬,高阳氏(上古用来区分不同部落用“氏”),因此他的名字可以叫姬高阳,他是二皇子姬昌意的儿子。反正也是个很出色的君主,说他深具智谋,通达明理,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大神或小神,只要太阳光照的到的地方,没有不归顺于他的(玉皇大帝?!)。

颛顼帝之后是帝喾(ku第四声)。他是之前提到的大皇子姬玄嚣的孙子,这次皇位又转移到大皇子这一脉了。帝喾姓姬,高辛氏。传说他刚生下来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这个有点恐怖啊)。姬高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仁君,虽贵为君主,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厚且有信义,仁爱而有威严,凡是风雨吹得到的地方,没有不归顺于他的(这句话怎么有点耳熟)。

五帝中的第四位是赫赫有名的帝尧。帝尧姓祁,名放勋,他是帝喾的小儿子。帝喾去世后,原本是由祁放勋的哥哥帝挚即位的,但可能是因为能力有限,国家被治理得很不理想,于是在帝挚死后,帝尧接替了皇位(这又是一部兄弟夺位的连续剧啊!)。不过话要说回来,帝尧祁放勋还是相当有政绩的。其中最卓著的功绩,那就必然要提到他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准确日子,并且确定了一年有天,每3年置1个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这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及天文历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外,传说围棋及造酒也是祁放勋发明的,这个就无从考究了。前文也说过,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君王歌功颂德,往往都会引用一些夸张的手法,加入一些神话传说来凸显君王的与众不同。譬如后羿就是帝尧派出去射太阳的,这样的记述自然也是不能作为历史的。传言帝尧寿命也是相当得长:20岁登基,在位73年后禅位,随后又做了28年太上皇后去世,这么算来他起码活了岁!同样,这个数字也是严重存疑的。

说到此处,我们就要隆重介绍五帝中的最后一位,也是同样大名鼎鼎的帝舜。帝舜姓姚,名重华。史料记载,姚重华以孝而闻名天下,他的父母和弟弟的德行都很差,但是姚重华在这种家庭环境中依然能够恪守本分,让自身的德行渐渐地影响到了双亲和弟弟,从而使得他们也逐渐变得有德行起来。姚重华是黄帝的二皇子姬昌意的仍孙(不算自己第七代),搞了半天帝位又再次回到了二皇子姬昌意这条线上来了。《史记》中虽名曰退位让贤,但是中间还是存在很多的疑点。首先,《史记》中说,帝尧觉得自己的儿子丹朱能力不足德行不够,所以不能传位给他,同时为了考验姚重华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考验,反而是想把他拉拢收为己用。由此可以推论,在没有继承帝位时,姚重华应该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可是让英明一世的帝尧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步昏招等同于引狼入室。年富力强帝舜姚重华在部落中迅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所谓禅让,更多是逼不得已。弱肉强食的时代,面对至高无上的君主地位,有谁会心甘情愿提出主动禅让?《韩非子说疑》中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无非就是对于最高权力的夺取。

总之,帝舜姚重华获得了最高的权力。依照史官们的习惯,总要对被禅让者进行美化,让他们在面对帝位时显得多么地不情愿和谦让。《史记》中记载,帝尧刚提出禅让时,姚重华因自己的德行不足而推辞(这招后世不少开国君主都用过)。然后大家估计猜都猜的到,经过几次的来来去去,姚重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禅让。更为夸张的记载是当帝尧去世后,姚重华还提出禅位给帝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躲到南方去了。结果是诸侯都去朝拜姚重华,而不去朝拜丹朱;有冤诉的也去姚重华那里申诉,而不去找丹朱......最后,帝舜姚重华仰天说了一句:“此乃天意啊!”于是就“乖乖”地回都城再次即位。

这样的描述简直是太扯屁了!所以我觉得也不必去怪罗贯中把三国写得太演义。连史学书籍都是这么写的,他还能闹哪样?反而他能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上写出如此精彩生动的小说,我觉得这更是一种思想的飞跃。

总之,这么折腾了一大圈,帝舜姚重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君主。舜在61岁时正式登上帝位,共在位39年,也就是是活到了岁。再次提醒大家,这些数字大家不妨统统打个6-7折,就基本就贴近于事实了。姚重华在位期间治理水患、疏浚河道、拟定法令、教化子民。在他的统治下,整个国家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里还分享一下一桩趣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三》和《吕氏春秋·慎行论之六·察传》中都有过记载。帝舜命令夔(kui第二声)主管音乐,用来教导贵族子弟,要求为人正直而温和,态度宽大而谨慎,性情刚正而不凌人,态度简约而不傲慢(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大臣重黎想再推荐一个人辅佐夔,舜说不必了,“夔一足也”。后世鲁哀公问孔子:“听说尧舜时代有一个国家乐师叫做夔,传闻他有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心里暗笑你真是个大傻子,但是嘴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舜的意思是说,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舜当时说:‘夔一,足也’而非‘夔,一足也’”。这件事说明了正确的句读是如此重要。

关于五帝本纪,司马迁自己也评述因为年代过为久远,很多参考资料都残缺不全,且文字很不通顺也不典雅,不少史料还是靠老学究们口述而得的。但是把这些事迹资料拼凑串联起来,基本上还是能做到自圆其说。于是尽可能做到不背离文字史料,选择文字尽量典雅的史料作为蓝本进行编撰作为全书的开篇。同样,我也把这篇五帝本纪的评述作为开头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