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真的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吗

建炎三年,李清照夫妇路过乌江。气势雄浑的江水,仿佛让她触摸到了项羽的灵魂,再看看身边这位懦弱的丈夫,她悲从中来,写下了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自幼饱读诗书,被后人誉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18岁那年,她嫁给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

赵家和李家一样,都是官宦世家,赵明诚与李清照志趣相投,夫妇二人酷爱金石、字画、古玩、藏书,他们耗尽余资,积攒的宝贝装了十几间屋子。

随着靖康之耻的到来,金国人摧毁了他们的安宁,战火烧掉了他们的心血,李清照带着挑选出来的15车珍品,加入逃难的人群中。

她多么希望皇帝能给她一个不受外辱的家园,她多么渴望丈夫能给她一个安全的港湾。然而李清照失望了,高宗赵构一退再退,从黄河退到淮河,再从淮河退到长江,又从长江逃到海上。

赵明诚不遑多让,时为江宁知州的他遇上了部下的反叛,危难之际赵明诚选择了抛弃部众,独自一人悬绳坠城逃跑。

世上再无真男儿,世上再无楚霸王!

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给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插上了灵魂的翅膀,从此“项羽宁死也不愿愧对江东父老”的定论,成了一首赞美楚霸王的英雄之歌。

事实真的如此吗?司马迁在刻意塑造军魂的同时,也保留了史家的道德底线,他在《史记》中以曲笔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另一个项羽的形象,也明明白白地给出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实原因。

这个真实的原因就是——江东不是项羽的提款机,他根本不敢再次踏足江东!

《史记》交代得很清楚,项羽是泗水人,以当时的划分叫“江西人”,那么他怎么成了江东代言人了呢?

原来,当年项梁、项羽叔侄俩因为犯罪遭到通缉,逃到了江东,被好友会稽郡太守殷通收留。但项家叔侄却恩将仇报,反杀了殷通,夺了他的兵权率部起义。

也就是说,项羽起家的八千江东子弟是被绑架的一群人。

后来项羽风光无两,离龙椅仅一步之遥,那些江东子弟有谁因为他而获益了呢?没有,一个都没有,项氏集团的核心成员都是江西人。

项家在江东没有根基,也不曾惠顾过江东父老,请问江东人凭什么给他卖命?

之前项羽风头正盛,江东人不敢说不,如今他变成了光杆司令,江东父老还用怕他吗?那八千子弟的家属,一定会追着他,请他拿命偿还。

那么,那位乌江边的船翁,为何会劝项羽说“我江东尚有几十万弟子,可以助大王东山再起”呢?

这里有几个解释,第一种解释,这位船翁很可能就是刘邦的人,骗旱鸭子项羽上船。第二种,船翁钦佩项羽,但他也不能代表整个江东人。

第三种解释:这段故事就是虚构的,以烘托项羽的英雄气概。因为项羽在离乌江里外的东城就被杀了,他根本就没到得了乌江边。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史记项羽本纪》

我们再倒退一步,假设江东父老愿意收留项羽,他还能东山再起吗?答案是“不能”,因为项羽的心已经死了。

垓下之战时,汉军兵力30万,楚军10万。以项羽常常以1:10大胜对手的历史,1:3的弱势实在不算事。可事实上,双方才做了个热身运动,当天夜里,项羽就带了人悄悄逃了,扔下十几万大军不顾了。

这个举动与项羽的形象反差太大,但却被司马迁明明白白地写在那里了:“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这就是司马公的技巧,他在需要宣扬项羽的地方,用足了文学渲染的手法,让人过目不忘,在一些想淡化的地方一笔带过。他如实写了,只是你自己忽略了。

这样的项羽已经沦为苟且偷生的胆小鬼了,东山再起?呵呵。

司马迁为何要这么做?我觉得这就是《史记》伟大的地方,首先他没有隐瞒史实,尽到了史家的责任。其次,他给历史注入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塑造了史家心目中应有的历史。

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既有现实主义的痛,又有虚幻主义的美,让人堕入其中不能自拔。

李清照就是这么陷入“情网”的,一个江湖沦落的女子,谁不渴望有个坚强的臂膀来为她守护?可皇帝不可靠、丈夫靠不住,她只好将这份期许附着在虚幻的“项羽精神”上。

倘若能选择,她宁愿做死在霸王剑下的虞姬。英雄在侧,死有何惧?

所以,《史记》中的项羽,你不能简单地将他当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更是虚化出来的“精气神”。这就是《史记》的价值所在,它已经超脱了历史,变成了“人格塑造器”。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每当我在某些正史中苦苦挣扎时,总是对《史记》的崇敬之情又增加几分,也越来越赞同“不读《史记》难成大器”的说法。

余秋雨说,人越早读《史记》越好。给自己和孩子备一套吧,原文对译,翻译水准一流,装潢精美,价格亲民,感兴趣的点击下面的链接即可下单。

史记:全6册正版速发司马迁著文白对照全注全译传世经典精选¥9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