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失败的英雄,悲剧式崇高,李清照对项羽的追慕,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的评价,“杰”与“雄”成为项羽人设的基本要素,但项羽人格与形象的记录与塑造者,司马迁是否认可呢——很少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未必,他将自己的判断隐藏在自己的文字里,绝非简单几个字可以概括。
陈胜吴广揭竿,豪杰蜂起,项羽在秦末大乱脱颖而出,一度挟楚怀王以令天下,类似后来的曹操,为什么最终输给了流氓无赖刘邦呢?
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后,探究前朝失败的原因,以史明鉴,本就是史家最重要的职责。收录于《史记》中的贾谊的《过秦论》,无疑是最精炼也最直接的立论,司马迁试图寻找更普遍的一般性规律,以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将并没有皇帝名分的项羽提拔到《本纪》系列,并将《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放在一起,原本就有对照和辨析的立意,尤其那些文学性的想象与虚构,特别能传达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史识与史观。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那太史公用什么方式写高祖呢?“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即便刘邦当上皇帝,他的父母仍然没有留下名字,“父亲是刘先生,母亲是刘太太”,仅此而已,除了鬼都不信的刘太太梦与神交的怀孕神话,在血统上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传承。
项羽与刘邦就身份而言,一个贵族,一个平民,差距甚远,垂直落差直接映射在两人看到秦始皇煊赫仪仗时候的反应上。项羽忍不住自言自语:“彼可取而代也。”——比较平视,有些不屑。刘邦则少见多怪,直流口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从家世资源来看,两人起点不同;就被同一个场景激发起雄心壮志而言,两人又似乎奋斗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从同袍到敌手,从鸿门到乌江,一个战死,一个老死,伟大而隐晦的司马迁却为两人安排了类似的终场情境。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虞兮虞兮奈若何!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曾号令天下的一代霸王最后却不能保全一个女人。奈若何!
当了皇帝的刘邦呢,广有四海,想更换太子以保障宠妃戚夫人的前途命运,却也无能为力,“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悲伤之余,他对戚夫人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这一场景记录在《留侯世家》里,多不被人留意。
两场私密的为女人而悲歌的谢幕表演,有第三方见证者吗?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但楚人善舞,项羽刘邦都是楚人,这或许是司马迁文学描述的合理性依据之一。
贵为帝王,一旦失去权力或即将失去权力,连升斗小民的平凡安稳都渴望而不可即。刘邦战胜了项羽,但是,最终败给了吕后。司马迁不但洞悉“天”道,更深谙人性。“天”才是至高无上的棋手,项羽也好、刘邦也好,都不过是“天”的棋子,这恐怕也是《史记》中的人物与命运能够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
在中年之前,我一直喜欢项羽,无他,纵横天下,活着干,死了算,大丈夫当如此也!但一直做小人物,做成了资深小人物,再回味《史记》,方觉年轻时读书潦草,囫囵吞枣,让李清照遮蔽了司马迁的真实思想。刘邦有流氓习气不假,项羽就是忠肝义胆嘛?项羽非但不忠不义,还嗜杀。
战争难免杀人,但杀与嗜杀不同,项羽嗜杀。
彭城之战。楚军“杀汉卒十余万人”,追到睢水边又“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虽然恐怖,大体可以归结为物资匮乏条件下的残酷的古代战争行为,但是,项羽的很多杀人行径,既不贵族,也无信义,用楚怀王旁边的老将们的看法是“僄悍猾贼”——用今人的看法,有些纯属极端恐怖主义行径了。
项羽造反之初,拔剑杀了殷通,且“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殷通是最早期的反秦朝革命党,项羽杀他,只为当头。
队伍壮大了,为了争夺领导权,项羽又把直属领导宋义杀了,拎着宋义的头走出帐篷。
秦将章邯带二十万秦兵来降,除了三位将领,起义投诚部队全杀。
项羽打下了襄城,但是他把襄城里面的士兵百姓全部坑杀。
后来又杀楚怀王心。
齐地人民杀了田荣降楚,也就是投降项羽。项羽依旧“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结果,齐人再度背叛。
政治影响极坏,直接导致他丧失舆论优势的是“西屠咸阳”。项羽进咸阳时,城里已经没有抵抗了,子婴已经投降刘邦,这回等于是第二次投降,却被项羽杀了。刘邦“约法三章”,颇有王者风范,楚军则好比野蛮的汪达尔人洗劫罗马城,纯粹以摧毁文明为目的,或者说,只有手段而没有目的。
为毁灭而毁灭,咸阳烧杀完了,“汪达尔人”项羽要衣锦还乡,辗转听到有人骂他沐猴而冠,“烹说者”,就把这人煮了。
我上中学时,流行一副鸡汤式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说的是楚汉相争,项羽的励志故事。其实细究起来,不甚准确,百二秦关“终属楚”只是暂时的,最终得而复失,连天下都终属汉了。“破釜沉舟”,亦可做两解,勇气可嘉背后,是一锤子买卖的赌徒式搏命,这是项羽成功的关键,其实也包含了项羽注定灭亡的性格基因。
楚汉相争,最具戏剧化的情节除了鸿门宴,恐怕就是“分一杯羹”了。楚汉僵持之际,项羽把刘邦的父亲绑在高台上,然后告诉刘邦:如果你今天不投降,我现在就把你父亲煮了。——这不完全是恐吓,如果不是刘邦以流氓姿态应对,项羽完全可能真的这么干,反正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烹人了。
“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的无赖与隐忍包含着弹性十足的实用主义哲学精神。正是这种品性或者说是处世态度,暗合了时代精神,铺就了刘邦的成功之路。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杜牧和李清照一样,是支持项羽的。他不曾想过,若真的“卷土重来”,天下最终姓刘还是姓项“未可知”,但更多血雨腥风,生灵涂炭是一定的。
天下苦秦久矣,百姓渴望休养生息。对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以往我被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所感染,为项羽扼腕,再看《史记》,感觉“天”的选择没错,项羽自刎,也好,好得很,没有啥值得痛惜的。失败者的悲剧色彩,不应成为博取同情的道德资源。这样的情感与理性的转变也适用于我曾经的偶像拿破仑,如果拿破仑在滑铁卢继续辉煌该多好啊?——好啥呢,不过死更多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