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侬rdquo令人惊叹的

北京青春痘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40662.html

洛河图解(装置)付小桐

“侬”字很奇妙,作为人称代词,它既能表示第一人称“我”,又能表示第二人称“你”,还能表示第三人称“他”。三种人称,一字兼任,实为极为罕见的语言现象。犹如舞台上有三个角色,由一个人来扮演,令人惊叹。下面引证方志、方言、字书、史书和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资料,来说明“侬”字善变、多义的特性。

一、侬=你

在上海话中,“侬”就是“你”。例如,“侬姓啥?”“谢谢侬!”“侬覅搞七捻三。”(覅,音fiao,第四声,意为不要。搞七捻三,意为胡闹、纠缠不清。)

上海童谣:“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核桃)四斤壳。吃侬个肉,还侬壳。”

年的《川沙县志》:“呼汝曰侬。”(川沙县,今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吴语区,也称你为“侬”。

《甬言稽古·释亲》:“今称汝或亦云侬。”

《越剧戏考·碧玉簪》:“格末侬自家送来。”(格末,意为那么。)

元代杨维桢《西湖竹枝词》:“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郎”与“侬”对举,都是指听话者,即“你”。)

二、侬=我

南朝《玉篇》:“侬,吴人称我是也。”

宋代《广韵》:“侬,我也。”

乾隆《苏州府志》:“自称我为侬。”

嘉庆《松江府志》:“称我曰侬。”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道子颔曰:‘侬知侬知。’”

《乐府诗集·子夜歌》:“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欢,指所欢,称其所爱者。与下句“郎”同义。上句“侬”与下句“我”同义对举。)

《乐府诗集·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唐代韩偓《此翁》:“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

唐代刘禹锡《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五代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元代赵孟頫《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

明代宋濂《越歌》:“粉痕随泪湿春罗,郎似芭蕉侬是荷。”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说:“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清末女侠秋瑾《满江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上面这些诗词中的“侬”字,都是指“我”。

在粤语、闽语中,也将“侬”作第一人称代词。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土言》:“自称则曰侬。”

同治《广东通志》:“肇(肇庆)自称曰侬。”

广西藤县方言:“你去侬又去。”(意为你去我也去。)

清代梁章钜《称谓录》:“今闽人亦自称曰侬。”

道光《福州府志》:“自称曰侬。”

海南《琼州府志》:“对人自称亦曰侬。”

海南岛东北部海口、琼山、文昌一带的琼文话,是闽南方言的一支。在文昌地区,“侬”,既有“我”的意思,有时也有“你”的意思。例如,小孩子放学回来了,一进家门就喊:“侬回来啦!”长辈疼爱地说:“吾侬回来啦哦,肚饿了不,快来吃饭啦!”这里,小孩子口中的“侬”是“我”,长辈口中的“侬”是“你”。“吾侬”,意思相当于“我的小宝贝”。

大约到了晚唐,带鼻音韵尾的阳声字“侬”,有时也转化为不带鼻音韵尾的阴声字“奴”,这在传统的音韵学里叫“阴阳对转”。这个“奴”不是奴才、奴婢的意思,而是我的自称,是侬的变体。它无男女之限,也无贵贱尊卑之别。例如:

《唐诗纪事·昭宗》条说,公元年,晚唐军阀李茂贞反叛,进逼京师长安,唐昭宗李晔逃至华州,写《菩萨蛮》二首,其中有一句说:“何处是英雄,迎奴归故宫?”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

宋代严蕊《卜算子》:“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宋史·陆秀夫传》:“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

从这些例子可见,“奴”,就是“侬”,就是“我”,男女皆可用,贵贱皆可用。

在吴语区的松江方言里,“奴”也指“我”。如:“奴趁过船,呒没骑过马。”意为“我坐过船,没骑过马。”据许宝华、陶寰《松江方言研究》说:“奴:代词,第一人称单数。”“‘奴’为俗写,本字是‘侬’。”

三、侬=他

明末张自烈《正字通》:“侬,又他也。”

年《川沙县志》:“今世俗呼渠曰侬。”

“侬”有时不是指具体的、特定的“他”,而是泛指第三者,相当于“人”“人家”“别人”“他人”,就像“人云亦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的“人”,泛指他人

宋末戴侗《六书故》:“侬,吴人谓人曰侬。”

清代梁章钜《称谓录》:“侬,他也。……《六书故》:‘吴人谓人曰侬,即人声之转,瓯人呼若能。’”

“侬”字是个形声字,形旁(意符)为人,声旁(音符)为农。“人”就是“侬”的意义类别,也是它的本义。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

《乐府诗集·浔阳乐》:“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

五代前蜀韦庄《汉州》诗:“北侬初到汉州城,郭邑楼台触目惊。”

《南史·王敬则传》:“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这些诗文中的“侬”,都是泛指一般的“人”。

四、“侬”有时虚化作词缀

清代张慎仪《方言别录》卷上引《学林》:“江左称我汝皆加侬字。”

乾隆《上海县志》载,早期上海话单数第一人称“侬,吾侬”,第二人称“汝,尔侬”,第三人称“渠,渠侬”。

民国《吴县志》:“相谓曰侬,自称我侬,称人你侬、渠侬,隔户问人曰誰侬。”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嘉定近海处,乡人自称曰‘吾侬’‘我侬’,称他人曰‘渠侬’‘你侬’,问人曰‘谁侬’。夜间有扣门者,主人问曰:‘谁侬?’外应曰:‘我侬。’主人不知何人,开门方识,乃曰:‘却是你侬!’后人因名其处为‘三侬之地’。”

元代管道升《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聊斋志异·人妖》:“家中无广舍,渠侬时复出入,可复奈何?”

上面这些“侬”字,意义已经虚化,依附在“你、我、他(渠)”的后面,成了词缀,或称语助,是没有实在意义的构词成分。

吴越方言多词缀,“侬”是人称代词的后缀,而“阿”是更为常见的名词前缀,如,阿哥、阿三、阿庆、阿唐、阿狗、阿毛。在古代吴越方言里,名词前缀还有“句”和“于(於)”:

《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汉书·地理志下》:“太伯初奔荆蛮,荆蛮归之,号曰句吴。”颜师古注:“句,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于越又作於越)

《春秋·定公十四年》:“五月,於越败吴于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疏》:“於越即越也,夷言发声谓之於越。”

今浙江临安市西有於潜镇,从汉代到清代,它都是於濳县的治所所在。因县西有潜山,因以为名。秦时此处名潜城,“秦徙大越鸟语人置之”。(《读史方舆纪要》)“於”字,可视为古吴越语名词前缀的活化石。

“发声”,就是指前缀。“句”音gōu,又可写作“勾”,甚至可以写作“姑”。句吴、勾践、姑苏中的句、勾、姑,音同音近,都是名词的前缀。

《国语·越语》:“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今浙江诸暨南),北至于御儿(今浙江桐乡西南),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今浙江衢州龙游),广运百里。”

《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增之以封,东至于勾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也作姑妹,即姑蔑),北至于平原(今浙江平湖),纵横八百余里。”

上面两例的历史背景是:越王勾践赦免归国时,吴王夫差给他的封地只有狭小的百里。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夫差觉得勾践释归后循规蹈矩,老实本分,便把封地扩大为八百余里。

两例中的“勾甬”“句践”“句无”“姑末”“姑蔑”等前面的“勾”“句”“姑”,就是地名人名的前缀。上例说“东至于勾甬”,下例说“东至于鄞”,可知“勾甬”就是“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一带。现在宁波市就简称为“甬”,鄞县为今宁波市鄞州区。

五、古人爱好吴侬软语

在先秦的汉语文献中,没有“侬”字的记载,两汉时的辞书《尔雅》《方言》《说文》《释名》里,也无“侬”字。“侬”是后来吴越地区造出来的方言字,最初只流行于吴语、闽语、粤语方言区。它是上古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百越(粤)语的文化遗存。

“侬”作为人称代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极高,因而“侬”字也就成了吴语的标志,于是有“三侬之地”“吴侬软语”“吴音侬语”等等提法。甚至有人用“侬”字借指吴越地区,例如明代袁宏道《尺牍·何常熟》:“身为伧人,几为侬鬼。”(伧人,意为粗俗之人。古时南方人讥称北方人为伧人、伧夫。侬鬼,意为吴越地区之鬼。)

吴越地区与中原接壤,地缘文化交融密切,魏晋以后,吴语的某些成分为中原雅言吸纳。士人追求新奇,认为吴音柔美悦耳,富有音乐性,因而“喜效吴音”“好为吴语”就成为时尚。

乾隆《吴江县志》:“吴音轻清而柔缓,……虽土音各限方隅,不若中州之正,而流利明晰,纤悉必分,舒徐宛转,则其所长,故吴音自古独重。”

苏东坡《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隋书·五行志》:“炀帝宫中,喜效吴音,多有侬语。” 

《资治通鉴·唐纪一·高祖武德元年》:“隋炀帝至江都,荒淫益甚……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后曰:‘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长城公指陈后主陈叔宝,他被俘后降隋,封为长城公。沈后,陈叔宝的皇后。)

古人喜爱吴语,还可以举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其一,远在魏晋时,许多上层人物的名字已广泛运用吴语中的词缀“阿”字,如:阿瞒(曹操)、阿斗(刘禅)、阿蒙(吕蒙)、阿咸(阮咸)、阿戎(王戎)。唐代的武则天,萧淑妃称她为“阿武”,民间称她为“阿武婆”;唐玄宗李隆基在家族中称“阿瞒”(与曹操同名),他的贵妃杨玉环称为“阿环”。

其二,隋唐以后,中原士人已将吴语中的人称代词“侬”字,吸收进文学语言,在诗文中频频使用。有时用“侬”表示你,有时用“侬”表示我,有时用“侬”表示他(人),甚至同一篇诗文中的几个“侬”字,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唐代韩愈《泷吏》一诗,在泷吏的谈话里,“侬”字共出现四次:

“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

“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罢,意为遣送罪人。)

“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比闻此州囚,亦有生还侬。”

前两个“侬”字是“我”的意思,后两个“侬”字,是“人”的意思。含义完全不同。

能够兼表“你”“我”“他”的“侬”字,是个非常奇妙的字,它像变色龙,可随环境而变色;它又像川剧中的变脸,能显露出不同的脸谱。这真是难得一见的语言奇观。

笔会文粹《那“通关密语”》已经出版,长按识别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