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李商隐诗句《嫦娥》。嫦娥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后羿的凄美爱情也深深感动着人们,为此古时的人们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一个节日——中秋节,传承至今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甚至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也用嫦娥命名,然嫦娥本不是其原名,其原名为姮娥,《淮南子·览幂篇》:“譬如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切以奔月。”高诱注:“姮娥,羿妻”为何要将姮娥改名为嫦娥呢?这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何为避讳制度
避讳指在中国古代为了维护等级的尊严,在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过或是采用其他字代替以表尊重。它是封建礼制的繁文缛节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避讳为中国古代特有的风俗,源起于周,成于秦,盛行于唐,在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年。
姮娥被改名为嫦娥,姮娥的“姮”字原为“恒”与汉文帝刘恒同字,此前文献诸本均记恒娥,淮南王当讳恒,故写作“姮”,后又改为嫦娥,最终以此民流传下来。
避讳的起源与发展
讳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主要源于古人对鬼神的信仰,早期的古人畏惧自然,对当时的世界认知不够完整,认为其名字是身体的一部分,语言是福祸的根源,采用避讳的办法来趋利避害,避免说出一部分名字和事物,恰好符合当时人们的恐惧迷信心理,故避讳最早是通过避名来体现畏惧、尊敬的态度。
避讳源头虽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但正式源起却是在周代,周代的避名讳制度比起后世要简单、理性。周代只对人名避讳,相对于后世复杂繁琐的避讳制度而言自然要简单的多。周代避讳也不是随意的避讳,表现出一种较为理性的状态。虽然后世封建王朝对避讳制度的制定方式和内容不一,不过有个大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繁琐、细化、严格,甚至在太平天国时期避讳极其随意,完全无章可循。
在古代,男子凡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以“字”称呼,为了表示尊敬,同辈之中则不再使用与之相同的名
春秋时期。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但在整个先秦时代并不普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帝王的地位急剧升高,开始实行较为严格的避讳制度,当时避免谈及君王、长辈之名讳已经成为惯例。汉承秦制,避讳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除国君名讳需要避讳外,皇后之名也需要避讳,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念盛行,避讳制度更加严密,为了避免言谈之中冒犯他人家讳,出现专注于普字研究的现象,南北朝时期,大夫都以善于避家讳为荣。
隋唐时期,避讳之风盛行,高宗时期,唐太宗“世民”二字不得使用,为了避高宗名讳,凡是需要用到“治”的地方,均采用“理”、“化”代替,同音的“稚”也只能用“幼”代替。
宋代则是避讳之风最为严苛的时代。仅宋高宗赵构的名讳就有五十多个字需要避讳,文人在创作之时更是战战兢兢,唯恐忘记避讳而招来杀身之祸,此外,宋代发展“圣人讳”,将轩辕皇帝、老子、孔子等圣人的名讳也纳入需要避讳的范畴。为此宋人还闹了不少笑话,如,宋朝有名叫徐积的人,其父名讳中有一“石”字,为避讳其父之名,他坚持不使用石头做的工具,在过石桥时则让人背他过去,这可以说是避讳制度下的荒诞之举。
元朝时,因其为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承袭宋朝的避讳制度,到了明清时期避讳制度则又盛行起来,并且十分严格。清朝初期避讳制度还比较宽松,康熙时期,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避讳制度逐渐严苛,到雍正时,避讳制度达到了顶峰,清朝盛行文字狱,很多都是因诗文中对庙讳和御名不避讳而受到惩罚。
雍正时期,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在出题时采用了《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一句。有人说他不安好心“维止”二字暗示将“雍正”二字的头削去,雍正听闻后大怒,最后查嗣庭被戮尸示众,儿子也被处死,其家属被流放。这是封建礼制下的悲剧,
避讳的分类
一、避帝王讳避帝王讳,始自周代之礼,经秦代、汉代、唐代,到宋代蔚然成风,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避帝王讳包括避当代帝王讳、前代帝王讳,至于避几代,选择避哪些名讳,取决于所在朝代的避讳制度。周代时期避帝王讳要求并不严格,遵从“临文不讳”即可。而秦始皇是开帝王避讳为公讳的先河,唐代是发展阶段,到了宋代,避帝王名讳已经成为重要的语言文化制度。
一般在改朝换代之后,则不会再避前代帝王名讳。唐初时犹避隋朝讳,这种情况历史上不多见。连唐太宗都避隋朝君王名讳,实属少见。此等情况不属通例。避帝王讳是避讳制度的主要内容,几乎每一朝每一代的皇帝都要求避帝王讳。
二、避圣贤讳对圣贤名讳的避忌,如先秦的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历代帝王崇奉老子,不仅为其设立庙宇,还专为其设道宫,加号册封。老子原名李耳,唐王朝国姓为李,对老子尤为尊崇,甚至规定不得食鲤鱼,因“鲤”“李”同音。《唐律》规定禁食鲤,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讳,改称老子为“真元皇帝”,后又诏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百姓在起名时需要避老子名讳,越来越严苛的避讳制度,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除了避讳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外,还有一些青史留名的文学家等人,也可以称为贤者,同样也享受避忌名讳的待遇。
三、避家讳避家讳也是避讳制度中的重要内容,避家讳指避家人的名讳。一般包括避祖父讳、父母讳。常见的是避父讳。比如司马迁《史记》全书无一“谈”字,“谈”字皆改为“同”字,是因司马迁避其父亲司马谈名讳的缘故。苏东坡祖名序,故在其为人作序时皆用‘叙’字;又以为未安,遂改作‘引’,这些还只是在行文过程中避讳改字,并没有影响到其它,而部分避讳方式则涉及到不参加进士考试、不拜官、改变或克制生活行为方式等。
避家讳是后代对长辈的一种尊敬,范围一般限制在家庭之内,不过,在一定历史时期会扩展到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卑位对尊位,避家讳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所以才有“入门问讳”的礼俗。
四、避官讳避官讳,是对官员的名讳进行避忌,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出于尊重地方官,民众避讳其名讳。
总的来说,民间老百姓对地方官一般都是敬畏之意,一些为官清廉,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会受到百姓爱戴以及尊敬。其中,百姓在表达其敬意时就有通过避讳的方式表达的。
(二)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名字进行避讳。
此条又分两种情况:出于礼仪或是出于谄媚。出于礼仪好理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官者都要向上级请家讳,这已经成了一种官场习俗。出于谄媚的情况也是大有人在的,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自己上级领导,责令自己全家都要避其名讳。
(三)官员要求别人避自己的名讳。
古时,一些官员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身份和权势,让民众及下官尊重他,就要求下层民众避自己的名讳。历史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避官讳而来的。宋朝人田登为官,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地位,强制要求民众避他的名讳,“灯”因音同“登”,他要求全州民众以“火”来代替“灯”字,不得使用“灯”这一字,于是“放灯”就成了“放火”,有一年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可以准许民众进城观看,吏卒在写告示时,因不能写“放灯”只好写成“放火”,写完的告示公布在集市,内容为:“本州依照惯例,方火三天”,百姓看到后讽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就是这个典故的由来。
结尾
我们学习历史不是为了简单的记住历史,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定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历程,历史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学习历史时,继承其中的精华,让其在新的社会制度下焕发光彩,糟粕的部分要引以为戒,避免犯重复的错误。
参考文献
《公羊传》
《淮南子·览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