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嬴政大传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330/13444755.html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秦始皇本纪》、《吕不韦列传》

秦始皇的出生我们分析完了,结论就是,始皇帝嬴政,实实在在就是嬴氏血脉,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这一节,我们来聊聊秦始皇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把秦始皇的成长环境分为五段。

第一段:两岁以前,秦始皇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赵国邯郸。

第二段:三岁到八岁,父亲已经回秦国,他和母亲流落在赵国,相依为命。

第三段:九岁到十二岁,在秦国以王子身份生活。

第四段:十三岁到二十一岁,继位为秦王,但朝政由吕不韦等人把持。

第五段:二十二岁到五十一岁,亲政,一直到驾崩。

今天我们讲第一段到第四段。咱们一段一段分析。

第一段,两岁以前,他没什么记忆,但是从一个客观角度来讲,这个时期,他是快乐的。因为一家人在赵国邯郸,远离政治漩涡,父母恩爱和睦。

第二段,三岁到八岁,这个时期,嬴政开始从有模糊记忆,到有清晰记忆,而且开始有性格养成了。这期间,他父亲和吕不韦已经回到秦国,他的身边只有他的母亲,而且这俩人是独自在邯郸生活。我们推测,生活比较凄凉,受欺负。可能有人说,虽然此时他父亲不在,但是经济上应该没有问题,总会派人送财物。这一点我不反对,但是在那个时代,孤儿寡母,光有钱,是避免不了被欺负的命运的。

有一个佐证,他三十一岁那年,秦军攻入邯郸,他把他在赵国生活时,和他家有仇怨的人全部坑杀。这里面有人说,是他母家,不是他家。我认为,这是一个概念。《史记》原文写的是,说赵姬——就是始皇帝的母亲,是“赵豪家女”,这个要翻译成,出自赵国一个豪门家的女人,而不是这家里的女儿。如果是豪门家的女儿,她怎么会给吕不韦做妾呢。在那个时代,商人地位是不高的。我为什么插这样一段话,是想说明,在这段日子,赵姬和嬴政,不可能生活在他母亲的娘家,赵姬没有娘家,她和嬴政应该是单独生活的,所以母家,就是嬴政自己的家。

那他为什么要坑杀那么多人呢。我们往光明了想,是因为当年他们欺负赵姬和嬴政这对孤儿寡母,嬴政估计也没少被左邻右舍的孩子暴力对待。如果往黑暗了想,以赵姬的天性——我们上一节讲过了,也许有不少绯闻。这个嬴政作为七八岁的孩子时,是肯定明白的。所以也要杀了这些人灭口。

从这一段经历,我们可以总结出,嬴政的童年有阴影,这个阴影,从不严重的角度说,是缺少父爱,被人欺负;如果严重点,再加上他母亲的绯闻,他是有屈辱感的。这在他的性格里,会埋下偏执、阴郁的种子,和对女人的厌恶感。

第三段:九岁到十二岁,以王子身份生活在秦国。这一段时间应该是嬴政作为一个少年,比较无忧无虑的阶段。哪怕有政治斗争的暗涌,按理说,也不会让他感知到那么明显。所以这是他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期。而且这段时间,他的父亲也在身边。他应该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他在后来大开大合的做事风格,不惧鬼神而又向往长生的心态,应与此段经历有关。

第四段:十三岁到二十二岁,继位为秦王,但又没有亲政。秦始皇这段经历,和第二段经历有类似之处。如果说那一段叫做赵国版的“孤儿寡母”,这段就是秦国版的“孤儿寡母”。

这个时候,他面临着几重压力和屈辱感。咱们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重压力,是作为傀儡的不爽,因为朝政把持在吕不韦等权臣手里,他没有发言权。

第二重压力,是宗亲贵族对他身份的质疑。有人可能说,这些话怎么可能会传到他的耳朵里。我认为可能。我们从秦始皇后来的雄才大略以及为人敏感——这些我们后面会细讲,现在先不多说,可以反推,秦始皇长到十三岁以致更大一些时,一定是个人精级别的,既然是人精,捕捉消息方面,都是高手。

可能有人抬杠说,秦始皇大器晚成不行啊。我认为,大器晚成,绝大多数是因为年轻时没有机会,而不是说他年轻时平庸。

这些流言蜚语,如果对于一个普通人,那仅仅是舆论压力——我爹是谁管你们什么事。但是对于秦国大王来讲,那就不同了,如果出身不正,那就意味着可能王位不保。

第三重压力,他的母亲赵姬,不仅跟吕不韦私通,还和嫪毐私通。这件丑事。这对堂堂秦王来讲,母亲的放荡,对他来讲,他的感觉是屈辱和愤怒。

这三重压力:做傀儡,让他向往权力;被质疑身份,让他有深深的危机意识;母亲的放荡,让他压抑和屈辱,同时对女人没有好感。

通过始皇帝嬴政成长的四个阶段,我们对始皇帝性格养成的来龙去脉,基本就了解了,这有利于我们后面分析亲政后的作为。

讲了两节始皇帝了,他的母亲赵姬,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下一节,我们为赵姬专门做个小传。之所以要用一个篇幅,有几个考虑:第一,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太后”,值得我们提一下;第二,她的事情对秦始皇爱江山不爱美人的性格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三,她的情感生活,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

就请大家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