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一统天下,与商鞅、范雎等能人贤士的佐助分不开。当时,有个叫尉缭的魏国人,也曾为官秦国,为秦国的一统华夏,建言献策,殚精竭虑。
不过,根据《史记》的有关记载,战国时期有两个叫尉缭的人。他们都是魏国人,都是政治家、军事家。
尉缭(图像)根据史料,两个尉缭的见解几近相同,都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正义战争。而且,他们都有远离人世,遁于荒山的经历。
因此有些人认为,这两个同名的尉缭,可能就是一个人。
但是,这两个人分别生存于魏惠王时期(公元前至公元前年)、秦王嬴政时代(公元前至公元前年)。时间差较大,这样看来,他们又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尉缭的情况。
有关魏惠王时期的尉缭的记载很少,但明代的刘寅曾根据《史记》中的有关记载进行过研判:公元前年,当孟轲、淳于髡、邹衍等人在魏国都城大梁拜见魏惠王时,尉缭也在场。
孟轲等人见魏惠王(图景)也就是说,公元前年,就有尉缭这样一个人。
历史事实比较清楚的是,秦王嬴政时期的尉缭,不但确实存在,也确实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过贡献。
在李斯的暗箱操作下,韩非子自杀于秦国的监狱后,准备全力以赴解决东方六国的嬴政,因一时间想起韩非的才学,不由发出了感叹。
以秦国之力,消灭东方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嬴政将难以应对。
东方六国谋“合纵”(漫画)所以说,不让六国“合纵”抗秦,是秦王嬴政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最为有效,李斯等人还没能拿出理想的方案。
当李斯得知了嬴政的心结、顾虑后,就为嬴政推荐了正在秦国游学的尉缭。并且说,尉缭的才能十倍于韩非。
嬴政听说有如此高明的人物在秦国,立即命人前去邀请。于是,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年),尉缭应邀见到了嬴政。嬴政待尉缭以上宾,称之为先生。但是,尉缭对嬴政长揖不拜。
在嬴政的一再请教下,尉缭为赢政献上了“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之策。
尉缭畅谈“天下一统”(剧照)他认为,“三晋合而智伯亡,五国合而齐湣走”;对于各诸侯国来说,“散则易进,合则难攻”。为此,秦国应千方百计令东方六国“散而不复合”。这恰恰是嬴政的所思所虑。
当嬴政询问他怎么才能做到时,尉缭建议他广散金钱,厚交各国的权臣。通过这些权臣充分了解、掌握六国方方面面的政治、军事状况,并通过他们扰乱各国的大政方针,进而各个击破东方六国。
嬴政听了尉缭的用兵韬略后,非常认同。自此,嬴政不但为尉缭提供了最好的食宿条件,还时时到馆驿中去礼拜尉缭,虚心听取他的治国安民之道。
与嬴政多次交谈后,尉缭却对嬴政没有好的看法。他认为: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秦王嬴政(图像)于是,看透了嬴政有求于人时可礼贤下士,若被冒犯则会变得凶残暴虐的本性后,尉缭就寻机偷偷地离开了。
嬴政听说尉缭私自离开后,立即命人追寻。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智谋之士轻易走脱,嬴政想,得让他帮助自己完成一统大业。
把尉缭又强行请回来后,嬴政立即拜之为太尉,主管秦国的军事。同时,秦王嬴政还将尉缭的弟子都拜为大夫,让他们一起为秦国服务。
随之,嬴政进一步向尉缭咨询一统天下的步骤、计划。尉缭一见秦王嬴政求教心切,不得不建议道:先攻弱韩,再者赵、魏,然后寻机歼灭其他。
尉缭为嬴政讲解一统规划(图景)于是,尉缭和他的弟子们就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奔走忙碌着。
综上所述可知,公元前年,存在一个尉缭;公元前年,嬴政任用过一个尉缭,而且,该尉缭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个尉缭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虽说古代年过百岁的人少之又少,但寿命较长的人也是存在的,尤其是个别隐士。
如,根据《国语》和《史记》的记载,彭祖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以长寿著称。长寿之人,经过百余年之后,仍有所作为,也是有可能的。
主要参考文献:《史记秦始皇本纪》、《尉缭子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