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现代人应如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南),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十岁便能诵读《左传》《国语》等历史文献。青年时代的司马迁已遍览群籍,熟谙经传,仍深感博学尚需多闻。二十岁,便去京师远游,开始了考察史迹、访贤问俗,这次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使他大长见识,为以后撰写《史记》补充了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公元前年,其父司马谈在洛阳病重,司马迁闻讯急忙赶赴洛阳。司马谈执其手,泪流不止,叮嘱道:“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论著矣!”不久,司马谈病故。公元前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得观国家藏书,为撰写《史记》开始正式收集文字史料。此后不久,司马迁开始悉心撰写《史记》。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遭“李陵之祸”,中断《史记》的撰写。李陵奉命迎击匈奴,后战败被俘,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其辩护,汉武帝大怒,将司马迁治罪下狱。一年后,传闻李陵在匈奴被委以重任。武帝将司马迁定为“诬罔主上”罪名而处腐刑(宫刑)。腐刑是一种在当时最残忍,也是最耻辱的刑罚。司马迁不堪受辱,本想以死明志,但又深为孔子、屈原、左丘明等发愤著述精神所激励,决心“就极刑而无愠色”,顽强地活下去。他遵父遗训,以惊人的毅力,继续撰写《史记》。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任中书令。约公元前91年,经过长达十年左右的艰苦奋斗,他终于完成了闻名古今中外的史学名著《史记》。

司马迁在面临受“腐刑”的情况下,为孔子等人的著述精神所激励,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意思就是说,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孔子)困厄之时作《春秋》;屈原被流放,才写了《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刑(挖去膝盖骨)后论述《兵法》;吕不韦被贬蜀地,有《吕氏春秋》传世。以上这些圣贤之人都经历了多么大的磨难,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才有后来的传世著作,包括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同样,在我们现代,要成就一番事业,也需要经历多少的挫折和磨难啊!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才可以。

什么是意志呢?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分为以下四种特征:(1)意志的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据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的意志品质。(2)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时,能够分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3)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4)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意志品质。

怎么样培养我们的意志呢?有以下几个措施:(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世界观越正确,理想越远大,这种意志越坚强。司马迁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遍览群籍,游历祖国河山。(2)培养自制力。自己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符合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的就去做,不符合的不去做。(3)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困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故意给自己制造一些困难来试着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4)要正确的对待挫折。得意时泰然处之,失意时淡然处之。要相信挫折只是暂时的,失败是成功之母。(5)向英雄模范人物和成功人士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他们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气概。(6)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把一个个小事做好后,成就的就是大事。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中去锻炼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圣人先贤为榜样,古为今用,努力培养我们的意志,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使我们的事业迈向成功的彼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