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翔鹭
□河南日报记者赵大明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议发布了5项重大考古新成果,我省占了4项。其中两项分别位于我省两县(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叶县余庄遗址。
偃师,洛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我省中西部,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历史上,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境内有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等。这里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的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叶县,平顶山市下辖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夏、商时,叶县属豫州之域,西周时属应国。春秋时期,楚国建立叶邑,秦时改名叶阳,西汉改叶阳为叶县。叶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年)的叶县县衙,是全国仅存的3座古县衙之一,也是中国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叶县县衙供图:叶县县委宣传部
留存在这两座古城里的不只有厚重的历史,还有那些精彩动人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颇具特色的美味佳肴……且听当地人将那里的人间烟火娓娓道来。
偃师
雪落古亳鼓声远
□李向阳王允飞
雪花打在偃师的市标上,古亳的冬天来了。
偃师作为古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夏商时期。上世纪50年代在偃师城区西南约10公里处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八十年代在城区西发现的商城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上古时期,帝喾曾在今偃师城关镇高庄一带定居。《史记集解》中写道:“黄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公元前17世纪初,商汤攻灭夏桀,在今偃师城关镇的塔庄、新寨一带建立都城,即现在的尸乡沟商城。商汤居住过的很多地方都称亳,历史学家就把这些地方加上方位词予以区分,如我省商丘市南称为“南亳”、山东曹县称“北亳”,偃师商城被称为“西亳”。偃师的市标,呈现的则是与周武王有关的历史故事。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兵车入库,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
雪花也落在大鼓书老人的银发上。说书老人一边击鼓,一边述说着偃师的风土人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洛大鼓起源于偃师,流行于洛阳周边地区。它的主要唱腔板式是“平板”,又名“二八板”,其他常用唱腔板式有“引腔”“起腔”“坠子口”“三字紧”“落板”“五字垛”“十字句”“飞板”“凤凰三点头”“滚口白”“武板”等十几种,主要乐器有书鼓、月牙板、鼓槌、坠琴、警堂木、扇子等。它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是:主唱者左手打板,右手敲鼓,另有乐师伴奏,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它有十一种词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小八义》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偃师说书艺人张天倍随周恩来总理率领的慰问团到朝鲜演出。看罢精彩表演后,周总理问张表演的节目是什么曲目,张回答是流行于河洛地区的大鼓书。周总理微笑着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据这一建议,在年洛阳地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此种曲艺形式被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说起来,河洛大鼓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初,迄今不过百余年历史,但偃师的鼓文化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时代。《吕氏春秋》载,五帝时期,帝喾在亳地登上帝位时,命工师制作了鼓、钟等乐器;大禹在伊洛河流域治水时,与涂山氏“击鼓为号”;夏朝二里头时期,鼓已用于战争;商周时代,鼓与舞相结合的礼乐已成为宫廷舞蹈的重要形式;唐时,生于偃师的玄奘法师取经回国后,在家乡受到了“鼓乐相迎”的礼遇……
自古至今,偃师与鼓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制鼓业也比较发达。比如,缑氏镇制鼓技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及魏晋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技艺得以复兴。近年来,当地制鼓文化与制鼓产业同步发展,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缑氏金屯马氏传统制鼓技艺”和“马屯制鼓产业淘宝村”等,受到省市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年,洛阳市文化馆还成立了“河洛大鼓传习所”供人们学习、交流,并举办了河洛大鼓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等一系列活动,邀请著名艺人为群众献上精彩表演。
走在偃师的街上,不妨屏息静听,也许真的可以隐隐听到鼓声,那是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
银条和热豆腐
□云阳杨道宾
如果外地人到偃师做客,问当地人哪种小吃最独特,大家肯定异口同声:银条。这种菜白如茅根,质地致密,吃起来嘎嘣脆,可以解酒清神、消腻利口、增进食欲。
洛河滩的沙土地上,刨出的银条既无须根,也无结节。无论是水焯做成凉菜,还是炝汁或者与虾仁一起爆炒,都是偃师人待客的一种绝佳美味,有“一口脆三年”之美誉。又因它的生长环境极为挑剔,需要土地有水而不湿、有沙而不松,故产量偏低、价格稍贵,有“白菜九畦,难抵银条一席”之说。
银条炒虾仁供图:黄伟伟李建丽
银条的种植历史久远,据说最早来自伊尹的发现和普及。伊尹擅长烹饪,也喜种植,便在西亳南郊培植出了这种紫花绿叶、高不过膝的蔬菜。人们感念伊尹的恩德,将这种植物命名为“尹条”,又因其细若银丝称为“银条”。它不仅在民间受到百姓喜爱,也曾得到宫廷的垂青。明代《偃师县志》记载:“银条作为历代宫廷贡品,寺庄一带银条最为上乘”。近年来,偃师银条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银条罐头远销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被称为“世界奇菜”。如今,银条的种植和烹制技艺也成了省级非遗项目。年,偃师一酒店厨师将银条与虾仁同烹,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满汉全席》擂台赛上一举夺魁,被评为中国烹饪的“金牌菜”。
再来说说热豆腐。这有啥稀奇的?别急——作为古都,偃师的物产大概带了些“贵族”血统,很多小吃的吃法跟外地不太一样,比如早餐桌上的热豆腐。偃师的热豆腐,块头大、颜色黄,还要蘸着汁儿吃。它比豆腐脑老,又比豆腐嫩三分。
其实,当地热豆腐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属于“粗放型”。头天晚上泡好豆子,凌晨三四点就要早起磨豆子,用纱布滤去豆渣,将滤出的豆浆煮熟后再点入老浆。老浆,是上次做热豆腐时特意留下的浆水,点浆后5分钟左右,一缸热豆腐就做成了。天色将亮,顾客上门。如果没卖完就拿回去放入模具,经过挤压就成了豆腐,可以接着卖。这样做出来的热豆腐,看着渣粒明显、颜色泛黄,似乎品相不好,但却保持了豆子的原色原味,营养健康。盛热豆腐的容器也很特别,大多是木桶,容量有一立方米左右,比较重,一般会放在三轮车里拉着走。
偃师人习惯吃咸豆腐:舀上一碗热豆腐,配一碟调料汁。料汁大多是由生抽和老抽调制而成,再加入一些芹菜丁,也比较上相。
那天,经过多方打听,笔者和朋友找到了一家比较正宗的热豆腐店。早上6点左右,店里已经人潮如织。门口一对70多岁的大爷、大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看打扮,他们像是从乡下进城卖菜的庄稼人。两人应该是这里的常客,落座不用说话,老板很快端上来两碗热豆腐,并用小瓷碗分别装了两碗料汁。大娘拿起长勺,右手捏着勺柄,轻轻舀一块豆腐移至碗碟旁,勺子顺势一歪,抄进去两三块芹菜丁和一些料汁,整个过程非常连贯,不急不慢,一气呵成。之后稍作停顿,勺子摆正,热豆腐便缓缓滑入口中。与他们比起来,其他人仿佛只是在填饱肚子,而他们则真正在享受其中。就在那天早上,笔者一行才真正悟到了偃师热豆腐的吃法……
走在偃师,尝尝银条,吃碗热豆腐,再试试蔓菁小米汤和邓记驴肉汤,想必一个外地人也能够一慰乡愁。
叶县
孔子游叶,叶公问政
□徐坡
叶县自古是“文王化行南国”的遵化之地,也曾是春秋时期楚国重臣沈诸梁镇守的军事重镇。说到沈诸梁,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称号——“叶公”,就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角。不过,历史上的叶公形象,和成语中的不太一样。
沈诸梁,字子高,楚国贵族,楚昭王时受封于叶,史称叶公。从《左传》《论语》《史记》中散见的记载可以看出,他在当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勤政爱民,慎刑罚、薄赋税、劝农桑,率叶邑父老修建的水利设施——东西二陂,不知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多少福泽(至今遗迹尚存),就连孔子也觉得应将叶公树立为“仁政”的榜样。公元前年,六十三岁的孔子带着徒弟风尘仆仆“自蔡入叶”,见到了叶公,然后就有了“孔子游叶”“叶公问政”的文化盛事,这段佳话被完整地记录在《论语》中。
叶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地方的良方。子曰:“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为政者首先要赢得民心,能让辖区的人爱戴、敬佩,让远方的人都来归附,那么这一方的治理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一为政思想让叶公很赞同,这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碰撞的一个经典案例。
《论语·子路》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所说的事情,在今天看来是要大力提倡大义灭亲的行为,但孔子认为所谓的“直”也应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父子互相包庇虽然看似不直,但直却在其中,父子互证是违背伦理人情的,是不足取的。
也许通过这次探讨,叶公发现和孔子的思想观点有分歧,便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却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很失望,埋怨子路没有把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状态告诉叶公。其中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叶县人,在金代文庙的泮池前有一座玲珑八角亭曰“愤乐亭”,就是为纪念此事而建。
此外,《论语·微子》还记载了孔子师徒在叶期间两次和隐者擦肩偶遇的故事。一次发生在今叶县田庄乡尤潦村,子路遇到了不愿为官的荷蓧丈人。另外一次发生在今天的九龙街道问村:长沮和桀溺并肩耕地,遇到子路问路,桀溺说:“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你与其跟从像孔丘那样逃避的人,还不如跟从我们这样隐居的人呢。”子路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孔子师徒在叶县,表达了“我尽我义,义当尽职”的积极入世观念。
带着与叶公思想观念的分歧和隐士们的善意劝告,孔子的叶邑之行落下帷幕,离叶而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被尊为至圣,他游叶的经历被汉儒刘向撰出“叶公好龙”这则寓言。古今论者大多尊孔贬叶,叶公的形象也因此而黯淡了原有的光辉。
多年,沧海桑田。黄柏山前田漫漫,已无沮溺旧时耕。遗迹尚在,渡口宛然。
“炝”出人间烟火气
□乔培珠
河南是“烩面大省”,各地又衍生出许多“门派”,如郑州烩面、原阳烩面、尉氏烩面等。而说到“炝锅烩面”,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南阳方城。殊不知,在叶县人心目中,本地的炝锅烩面才最正宗。
一个“炝”字,生出许多滋味。叶县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各式各样的烩面馆,虽装修不同、师传有异,但做法却惊人地相似。大厨立于灶前,大勺舀出些许秘制炝锅油上锅,大火升温,待葱、姜、孜然烹出香味后,把鲜羊肉丝扔进锅里爆炒以收住羊肉的膻味,而香味被彻底地炝了出来。此时,便要尽快加入熬好的高汤。
俗话说“唱戏的腔,烩面的汤”。资深的烩面师傅都知道,一锅好汤是烩面的精华,也是赢得食客“用脚投票”的最大筹码。因此,绝大多数烩面馆的老板会亲自购买最新鲜的原料,以保证高汤的美味。早上五六点钟,把新鲜的羊骨置入清水锅里以大火煮,除去浮沫后放调料提味。武火烧溢后,再改文火炖。到了午饭时间,汤浓如奶,满屋醇香。炝香的羊肉遇上滚烫的高汤,烟火气便沸腾起来了。
接下来,便要扯面入锅了。烩面的“皮儿”,是由高筋面粉和着盐水多次揉搓而成。三揉三醒之后刷上一层植物油,皮光色亮,筋力如胶。扯面时,师傅的手劲必须均匀,这样拉出来的面片才不容易断开,且宽如指、薄如纸。下面时,师傅犹如在表演杂技:两手拿起巴掌大的面坯,一拉、二摔、三扯、四撕,长长的面片在胸前闪转腾挪,翩若游龙,令人眼花缭乱。在羊肉汤中翻滚几下,往锅里下一些青菜(菠菜最佳,小白菜次之),两滚即熟,继而装入陶瓷海碗。上桌前,撒上一把香菜,淋上几滴小磨香油,色香味就全了。
不放辣椒油的烩面是没有灵魂的。叶县“瘸子烩面”是一家老字号,做了40多年烩面的大厨赵水民说,制作辣椒油时不能把辣椒打得太碎,而要用辣椒片,这样高温油炸出来的辣椒才有嚼头,吃着香。辣椒的辣度也要适中,既要保留香味,又要有微辣的口感。
叶县的烩面里并不常见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鹌鹑蛋这些配菜。究其原因,不少叶县人表示更喜欢“原汁原味”,生怕配菜抢了高汤的浓郁和面片的筋道。
叶县是农业大县,村民们进城,烩面是午饭的首选。早些年,烩面只卖五角钱一碗,但分量大、味道足,一碗下肚便足以支撑起一天的精气神。自古以来,叶县也是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南来北往的商人、司机、旅客众多,而路过叶县时吃碗烩面,是其中不少人保留至今的习惯。不用刻意挑馆子,路边任意一家烩面馆都能吃出特有的“叶县味道”。
母亲是个勤快的农家妇女。年轻时,她料理家务、下田劳作,还做些生意补贴家用,一天下来常常累得精疲力竭。此时,母亲经常会到邻近的烩面馆“犒劳”自己一碗烩面。胃里暖和了,疲累似乎也随之消散。后来,我在外地求学,逢人便会推荐叶县烩面;回到家乡参加工作,如有客人来访,也一定会颇为骄傲地带他们去品尝一番。平常的日子里,若三五天没吃烩面便会嘴馋——时光将味道烙在了味蕾上,烩面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尝一口便是乡愁。
这一碗叶县烩面啊,炝出了烟火气,抚胃又抚心。
本版制图/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