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兵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兵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有驹名骓,长骑之。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不敢仰视。-----------《史记·项王本纪》
上面这一段,说的就是项羽,被刘邦极其联合大军重重围困在垓下这个地方,这时候项羽带来的人马所剩不多,粮食更是没有了,情况非常危急。
当是时,刘邦及其联合大军不光是十面埋伏,还采用了攻心计“四面皆楚歌”,在夜晚周围的军士都在唱项羽家乡的歌曲,让非常希望能够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项羽,认为外面的战况是汉军已经大获全胜,从而心态崩溃,无心恋战。
项羽果然上当了,焦虑忧心不已,夜班睡不着,和虞姬一起在帐中饮酒,越喝越沮丧,回想自己的神勇无敌,不禁“悲歌慷慨”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神功盖世,只是时运不济,老天都不帮我,虞姬啊虞姬你说还能怎么办呢)这首诗反复唱了好几次,最后项王眼泪数行而下,其所带的兵士也都哭得不能自己,虞姬此时已经看到大势已去,于是和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就是著名的虞姬《和大王歌》,说的是汉军已经重重包围,而四周也都是楚歌声。而我的大王呀,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斗志,我一个女子又怎可以忍辱偷生呢?说罢,虞姬就横刀自刎了。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
这里已经看出来项羽确实已经被刘邦逼到了绝地,虽然在这次项羽其实是逃出来了的,但是其心志已溃,最终自刎乌江边,身首异处。
一代西楚霸王的神话就此终结。
其实,在刘邦的联合大军中有很多曾经是项羽的部下,或者本来是想归顺项羽的,但是最后却都反骨了。那项羽是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的呢?
项羽其人(从小就心气儿极高,但是缺乏远见):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些记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字羽,下相人(今江苏宿迁)。当初开始发迹的时候,仅仅24岁。他的叔父叫项梁,而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名将项燕。被秦国名将王翦所杀。项氏一族世世代代为楚国的将军,所以被楚国皇帝封在了项这个地方,所以后来姓项。
上面一段介绍了项羽的家族来历。那么,项羽这个人物又是怎么样的呢?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年少的时候,读书读的不好,所以改去学剑,又没学好。于是他的叔父就很生气,项羽就说了:读书只要记得住姓名就好了,而剑术只能打得过一个人,学了没意思,要学的话,就应该学能打得过千万人的本事。”所以项梁就开始教项羽兵法,可把项羽给高兴坏了。然而略同兵法以后,又不想学了。
综上所述,这孩子没耐性。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始皇游历会计的时候,项梁与项羽都去观看了。见到了秦始皇雄武浩大的队伍,项羽不仅没有胆怯,还脱口而出“我可以取而代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把个项梁吓得半死,立即捂紧项羽的嘴巴,斥责道:“不要乱说话,会被灭族的!”
但是自此以后,项梁就觉得项羽是个奇才了。再少长大一些,项羽已经身高八尺,徒手能将铜鼎举起来,力气才气都过人,是个文武全才了,在吴中的年轻人,都很忌惮项羽。
可以看出项羽天生神武,力气过人,还有脑子有智慧,却稍欠耐性,另外不知道是不是读书不求甚解,所以在大局观上少了很多的远见。
项羽其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破事儿):
是战神,也是杀神:
一、坑襄阳;
在于章邯军的战争中,项羽表现非凡,一路追击到襄城。襄城久攻不下,于是项羽生气了,待终于攻下以后,把襄城的人都坑杀了。《史记》中用了五个字来写形容:“已拔,皆坑之”。触目惊心!
二、坑秦降卒二十万;
章邯带亲兵投降了以后,因为秦兵之前的暴行,所以与项羽的军队素有过节,而作为主帅的项羽非但没有将两支军队做很好的调和,还担心秦兵会不服自己的节制,于是趁秦兵不备的时候,将二十万人全部坑杀!
出尔反尔,让以后其他的军队都不敢来投降,也是自己给自己刨了个坑。
三、屠咸阳,烧秦宫;
项羽从西而入咸阳以后,又开始杀人了,又是投降的人:秦降王子婴。然后火烧秦宫,大火三月不灭。就这样还没闲着,同时搜刮珠宝与妇女,继续向东而行。
这不是帝王,这是强盗吧。
是英雄,也是心胸狭隘,短见寸光,出尔反尔之人:
一、著名历史事件-鸿门宴:
明明不该放刘邦,却为了自己可笑的面子放了刘邦,从而给自己留下无穷隐患,还顺便坑了给他报信的曹无伤。
在鸿门宴上,项羽转脸就告诉刘邦告密者是谁,待刘邦逃回汉营以后,就立即诛杀曹无伤。曹无伤这一下可真是一片冰心照沟渠,这样行事的项羽也断了其他人给自己报信投诚的念头;
二、烹说者事件,暴露自己不听人言的毛病,断了真心给予谏言的人的念头;
项羽在咸阳烧杀抢夺以后,被有识之士指责杀性太重,做的都不是人事儿。这已经表明,天下舆论都开始要反抗项羽了。他呢,没有收拢人心,将这个人烹了!也就是活活煮死或者蒸了,这样子,天下舆论岂不是都要反了,天下人也都要反思:这样的暴君真能做天下之主?
三、天下未定,而重封诸侯:自掘坟墓
在项羽烧了咸阳以后,他自我膨胀了,觉得天下自己最大,于是又开始不守信誉了,
他的意思是当初天下未定的时候,草草立了诸侯用以讨伐秦人。而现在秦朝已经灭亡了,这中间都是我和我的将士的功劳,所以这个天下必须重新分配。
于是项羽将天下好的地方都分配给了自己的亲信之人。
之前又出力又出人的各位世家诸侯,能愿意么?这就为以后刘邦联合诸侯十面埋伏做了基础。也是项羽自个儿给自个儿挖的坑。
不好意思,扒拉出来这么些事情以后,历史上的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就打打打了折扣,起码第一印象这个人杀性很重,第二印象是这家伙出尔反尔,完全没有信誉可言。这是降也是死,不降也是个死,这时候汉兵及其他诸侯肯定会扪心自问:如果真的立这样的人,那不得又是有是一个秦皇?
大家太想要太平了,所以面子上看起来温厚的长者刘邦,就成了大家首选皇帝人选。自此,大汉王朝开始建立,而西楚霸王只能永远活在人们的喟叹中。
老祖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项羽能够有更加长远广阔的眼光,真正把自己当做这个伤痕累累的大地上的主人,不这么刚愎自用,能够多一些爱民之心,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