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引录文章塑造褒贬传主和证成史观史论的传统。
贾谊《过秦论》即两见于《史记》,一在《秦始皇本纪》,一在《陈涉世家》。司马迁赞同《过秦论》把秦朝兴亡的原因总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引在《秦始皇本纪》,意在证成“仁义不施”,引在《陈涉世家》,意在证成“攻守之势异也”,一因一果,法度谨严。
贾谊本人也与屈原合传,列为《史记》第八十四卷《屈原贾生列传》。屈贾都是一代文宗,传中自然引录了传主文章。贾谊被引录的是《吊屈原赋》,屈原被引录的是《怀沙》。
《怀沙》是楚辞《九章》的第五篇,一般被认为是屈原的绝命诗: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牾兮,孰知余之从容!
《怀沙》节选
诗中说,五彩而被人暗藏,瞎子说它不漂亮,离娄微闭着眼睛,盲者说他目盲,凤凰与鸡鸭共舞,美玉与顽石杂糅,黑白混淆,上下颠倒,在这样的环境里,“任重载盛”“怀瑾握瑜”的俊杰之士既“不知所示”,又不为人知,诗中一再出现“羌不知余”“众不知余”“莫知余”“孰知余”,可见屈原的与世不偶之慨、怀才不遇之感是极为强烈的。
楚辞就是屈原这个具有强烈个性的知识分子对糟糕环境喷发出的反抗,在作品中,他反反复复歌唱着对楚王和当权贵族不采纳自己主张的悲哀和愤慨。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是楚辞文学的主题,这种冲突常被处理为正邪黑白美恶的对比。
在孔子那里陈述性的君子小人对举,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在屈原这里进化为极端化的描绘性的“恶人毒草”对“美人香草”的压抑和摧残。楚辞对所处环境的强烈控诉是与对自己主张的强烈呼吁伴生的,这使人觉得诗人仍然执着期待着美好环境的恢复,这是一种不甘心屈服于命运支配的精神。
楚辞之后有楚歌,项羽在“四面楚歌”的垓下也唱出一曲楚歌:
(图片为湖北京剧院京剧《楚汉春秋》剧照)
这首诗就是那种意识到人类为不可知的命运所支配的人物的心声了。
人类的幸运是偶然的,不幸也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人类被某种超人类之物,可能就是通过“天”这个词指称的那种东西所支配的缘故。天所操纵的命运,一会儿无端的摆向幸运,一会儿又无端的摆向不幸。操纵者是无常的,但它所产生的结果却是绝对的。命运一旦摆向不幸,那就会使人类的力量和努力通通无效。
项羽从不把自己的失败归之于军事和政治,而是归之于不可抵抗的天意,《项羽本纪》垓下突围后,在连续快战之时,在乌江渡口,项羽连说三次“天亡我”: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样的情感在楚辞里是很少见的。
屈原的希望,就是要把自己的世界变成那种善意的美好的世界。因这种希望被辜负而产生的愤怒,是屈原作品的原动力。屈原悲哀的中心内容,就是自己没能生活在理想中幸福的世界。所以,“世溷浊”是屈原经常使用的词语,《离骚》有“世溷浊兮不分,好蔽美兮恶贤”,又有“世溷浊兮嫉贤,好蔽美兮称恶”,《九章》的《涉江》《怀沙》篇都有“世溷浊而莫吾知兮”,《卜居》有“世溷浊兮不清”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把楚辞中的“世溷浊”与项羽歌中的“时不利”区别开来。“世”指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世,而“时”则是一种超越于人类之上的东西,勉强可以称之为天时。在命运无常这一点上,楚辞归因于人类的无常,态度是不甘,而楚歌归因于天意的无常,态度是无奈。
出自楚辞的“美人迟暮”常与项羽垓下的“英雄末路”为人并列使用,抒发那种“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无奈感,其实英雄末路却偏偏面对如花美眷的场面更残忍更无奈,这就是“虞兮虞兮奈若何”了。
与项羽同为楚人的刘邦及其后世子孙,也一再面对着如花美眷唱出一曲曲楚歌,感叹天意的无可奈何。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一度欲易储于其子赵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策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以示羽翼已成大局已定,刘邦无奈放弃易储企图。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之,罢酒。
《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的儿子文帝刘恒,某次出游新丰道,告诉随侍的慎夫人脚下的道路就通往她的故乡。
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由通往爱妃故乡的道路起兴,令爱妃鼓瑟,自己以楚歌相和,唱的想的是身后营建陵寝之事,此情此景,恰如他的孙子武帝刘彻所言,“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风辞》)
武帝本人做皇帝比祖父和曾祖要随心所欲得多,但一样也有无可奈何之时。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术士少翁“能以精诚致魂魄”,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在远处遥望。武帝看到帐中烛影摇晃,有一身影姗姗而来翩然而去,遂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李夫人歌》)
(图片出自邹莉《中国后妃百图》)
项羽喑呜叱咤,刘邦、刘恒、刘彻三代雄主,却皆因成败、子嗣、寿夭这样的命题,面对着心爱的女人唱出楚歌,无可奈何于天意。与屈原归咎于人世人事不同,这四位歌者不太会怀疑自己对人的因素的控制能力,所以对天意无常的体认会更加深刻。
相隔百年,从屈原到刘项、从楚辞到楚歌,对个体命运的解释呈现出从人事到天命的变化,这似乎就是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吧。
(本文为“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投稿)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十册)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顾颉刚领衔点校,赵生群主持修订
繁体竖排
32开精装
2
.00元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十册)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顾颉刚领衔点校,赵生群主持修订
繁体竖排
32开平装
4
.00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准。
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